个人投资者,如何才能战胜量化基金呢?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14回复:227喜欢:30

今年量化多头的表现显著优于股票多头,“显著”体现在高收益产品的比例、赚钱产品的占比,以及今年以来业绩的持续性。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仅有59.38%的主观多头产品赚钱,而今年83.78%的量化产品都赚钱。其中,今年量化多头产品收益普遍分布在10%—20%、20%—30%区间,而主观多头这边的画风却迥然不同。7870只主观多头产品,亏损10个点以上的占比最高。接近6成的量化产品收益在10%以上,而主观产品占比仅34.83%。

话题哥想问:大家觉得 量化基金受热捧的现象可持续吗?个人投资者,如何才能战胜量化基金吗?

 网页链接{#散户能够战胜量化基金吗#}  

精彩讨论

我要打五福2021-09-06 19:22

小编看见这个id就头皮发麻

捡破烂的662021-09-06 19:21

小编我劝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今是而昨非zZ2021-09-06 19:21

哈哈 小编的鸡腿没了

韭镰真人2021-09-06 19:32

嘘毕竟小编没有达到985 211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或同等学力

Zhanbgb2021-09-06 19:23

这条是小编最想删又没借口删的

全部讨论

2021-09-06 19:18

只要个人投资者是真的投资,是真的在长期投资,不是在追涨杀跌,那么长期看买价值好的个股,战胜量化基金是没什么问题的,这个是显而易见的。再就是考虑到未来的长期价值和逻辑,我觉得没有一种风格是会稳赚不赔的,量化目前看有超额收益,但是保不齐资金大了,就是互相割了。。。

2021-09-06 18:41

六七年有一个量化基金非常火,这个基金主要是偏小盘的,结果后来小盘惨了,大家再也不提这个量化基金了,当然最近量化基金又火了……    什么业绩好买什么……大家忘记明星那些刚刚被推下神坛的明星们了吗?$招商银行(SH600036)$

2021-09-06 18:36

长期持有,是个人投资者最有力的武器。

2021-09-06 19:14

我认为量化基金受热捧的现象可持续。
量化交易号称短线交易之王,是冷冰冰机器程序化交易,个人投资者很难战胜量化基金

2021-09-06 19:12

个人认为:量化资金受热捧的现象,可能是昙花一现,或许是由于今年特殊的市场行情;个人投资者,想要战胜量化基金的难度可想而知,但也不是不可能,具体的策略是门将:张雪、后卫:张清华+虞淼+过钧、中场:朱少醒+张坤+赵蓓+丘栋荣、前锋:韩广哲+袁芳+冯明远,343阵型!

2021-09-06 18:47

股市是混沌博弈,量化非神,不可惧怕。量化求的是因数,但是各种策略下,因素的权重各不相同,也不能完全覆盖。股市有政策的影响,资金层面的影响,事件驱动的影响,市场情绪的影响,很多因数都不一定能进行有效的量化。作为个人投资者,多多学习,形成自己的交易体系,收益不一定比量化差。

2021-09-07 10:57

我觉得在相同时间维度内,个人投资者想靠做短线去战胜量化的肯能行大概和高考考省状元难度差不多吧,为什么说高考状元,因为毕竟还是有人做到的,不然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游资大佬又是怎么来的?但是放在全国来看,因为数量太少,就用高考状元来作类比吧,不必纠结。以下是我的核心观点:其一量化资金体量大,相较于个人投资者在通道、摩擦费用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个人投资者如果短线高频交易,一年下来摩擦费用超过30%比比皆是,这等于行情还没开始就先赶上一波大回调,这要年头不好回本都难,更别说战胜量化了。其二是量化建立在数学模型基础之上,只要模型逻辑没问题,短期、个股可能出现例外,但是长期、总盘子必然向逻辑正确的方向运行(类似保险精算,一两个个例来看可能会出现例外,但是一旦覆盖面大,样本够多,总体发展方向必然趋向于模型预测结果)。其三是量化完全排除了个人情绪带来的干扰,一切靠数据进行科学决策,永远在逻辑正确的道路上做寻求着最优解,而个人投资者往往是做不到这一点的,要么是连逻辑都搞不清楚,直接入坑,要么是虽然知道怎么做是对的,但却做不到,总是在内心的跌宕起伏中做着循环,搞得身心憔悴。那么,是不是意味着个人投资者永远无法战胜量化了呢?我觉得也不尽然,因为即使是最正确的模型,也是由一个个“人”来建立的,只要是“人”在做事,必然会有“认知差”,其所认为的“最优解”也是建立在当时环境和认知下“自以为”的最优解,一旦假设条件或者重大变量出现变化,那也是会“入坑”的。因此,我认为个人投资者如果想战胜量化,必须趋利避害,尽量发挥自身优势,以战略性的眼光来操作,具体就是以下三点:1、长线投资。这一点就是要发挥个人投资者最大的优势——时间不值钱(别生气,话糙理不糙),同时也减少了短线投资带来的摩擦费用损失。2、扎根好赛道。无论是私募还是公募,量化的基金属性注定其要为投资人负责,因此必须在“有限时间内”尽量“做大收益”,而量化短线高频的交易属性,也造成其难以负担与其他主观基金相同的人力物力进行投研,更不会单吊某个行业,因此也导致量化虽“稳”难“爆”,基本没有出现过年化50%收益以上的量化盘,而大家耳熟能详的医药、白酒、新能源、消费等赛道,这两年经常有翻倍基金,原因就是这些基金依靠自身投研,敢于在个别赛道“早下手”“下重注”,风口一来,十大持仓股翻倍的笔笔皆是。这样说不是让大家直接抄作业,而是为了说明在深入研究行业的基础上,以长线投资的战略眼光提前布局的优势。3、幸存者偏差。这一点就比较“娱乐”了,量化毕竟是正规基金,无法向个人投资者一样进行超过其自身承受能力风险的操作。而个人投资者就不一样了,很多人情绪来了管他三七二十一就是无脑梭哈,1000个敢连续打板一年的人里面,只有要有一个获得稳定盈利,那这个人必然是江湖又一个游资大鳄啊。因此,想要战胜量化,还要问下自己有没有这“天选之子”的水平和运气。没有,那就老老实实对照1、2条好好努力就成了。

2021-09-06 18:36

散户最大的可能,就是用时间去打败量化

2021-09-06 18:36

价值投资啊,你躺着不动就收割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