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赏】11月单月销售收入新高,牧原股份以量补价能否走出底部?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22回复:58喜欢:4

#牧原11月生猪销售超200万头#  截至今日收盘,牧原股份涨0.81%,报收78.77元,今年累计涨幅为51.53%。

12月6日晚,牧原股份发布了11月份生猪销售简报。根据简报显示,公司11月份共销售生猪 207.6 万头,销量大增,但销售收入 50.78 亿元,增幅较小。11 月份,公司商品猪销售均价26.32元/公斤,比10月份下降4.81%。受猪肉消费旺季临近及中南省区生猪禁运升级等影响,未来猪价存在上涨空间及产销区价格差异增大等趋势。

那么问题来了,牧原股份11月单月销售收入新高,牧原股份以量补价能否走出底部?你对接下来猪肉股行情怎么看呢?

$牧原股份(SZ002714)$ $温氏股份(SZ300498)$ $罗牛山(SZ000735)$ 

  

全部讨论

2020-12-08 09:02

12月份猪价上涨。估计有资金来炒,以量补价的逻辑完全正确,明年净利润增长50%以上完全可以做到。是在猪价大跌的情况下完成的。行情大小还是看猪价反弹的幅度。1月份:12月份的出栏可能达到230万头。这是非常可观的数字。可能会打破偏见,牧原单独上涨。公布2021年计划以及出栏的预期,会提高市场的预期,打破悲观的气氛。总之,春节前牧原应该有一波比较好的上涨,能否创历史新高有待观察。但走出底部没有问题。
市场的偏见很重,这养猪股是周期性非常强的。他们无视成长,认为到后面是全行业亏损,哪有这么容易?现在养猪成本拉得很开,一旦亏的多,就没人养猪了,全行业亏,全国的人吃肉如何解决?大的问题,二元母猪已经老化的很厉害,而三元母猪的效率很低,所以全国养猪的平均成本20元,这个还是自繁自养,没有中招非洲猪瘟的成本。假设明年平均猪价22元,我认为是可以做到的。猪价只要跌破25很多养猪户退出,也就稳定了猪价。而且明年有生猪期货,如果期货炒得高牧原可以套期保值的。现在市场最缺的是育肥的产能。特别是能确保防住非洲猪瘟的产能,所以现在小猪价格跌的低,就是因为好的育肥产能少。农业股近期涨的不错,一方面是因为板块超跌反弹,我们知道,鸡肉股和猪肉股已经连续跌了几个月了,另一方面,离过年还有2个多月,短期内供需面会有一个提振,大家要准备腊货了,所以接下来猪肉走一波小行情也是有可能的。

2020-12-07 22:39

以牧原股份2020年的基本情况参照现在的股票价格计算估值,约为8.7倍左右。近些年,公司的估值波动幅度比较大,参考的价值不是很高。但,从公司情况来说,当前最大的争议还是在2021年、2022年,市场对净利润增速普遍看衰。但,个人并不这样认为,上述我们也讲到了,可繁殖性母猪的基量看上去恢复不错,不过,实际缺口仍旧比较大,猪肉价格虽说在产能提升的基础上有下跌趋势,可未来二年的下滑幅度大概率还是会维持较高水平。所以,就现在牧原股份的估值来讲,个人认为,还是处于合理区间的。

2020-12-07 22:37

1、很多人认为牧原股份明年出栏率大增,公司可以以量补价,因此强烈看好。短期来看这种观点逻辑是成立的,不过随着市场越来越关注企业中长期的发展,目前公司不值这么多钱。对于牧原来说,短期最主要的风险,是行业扩张超预期,带来价格下跌超预期,最终企业盈利和股价下跌超预期。因此,短期准备入手的建议等待超跌的机会。
2、长期来看,我也很看好牧原,看好的逻辑是产值上万亿的行业真的太少了,而且这个行业集中度很低,不管是疫情或是其他什么原因,必然会催生集中度的提升,最终产生大市值企业。而牧原的优势在于产业化养殖,低成本,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可以比其他企业活的好,因此,我觉得牧原大概率可以走出来!
3、所以,作者的问题关键是入手价格稍高,长期来看赔钱的概率不大,但是中间的大波动和煎熬不可避免,持股体验会比较差。每个人的资金成本、收益期望都可能不同,这里只能给出一点自己对于牧原的看法,具体买卖建议还是没法给出确定的答案。

2020-12-07 22:25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现在猪肉股就是要以量换价了,接下来几个月大概率将维持量升价稳的格局。但是猪肉是属于典型的周期股,上升周期暴赚,同样下行周期即便销量增加,利润恐怕还是会缩水。商品猪价格连续下降,11月单月销售量上升,此消彼长,在预期之内。至于股价,我认为近期的反弹已经把这种预期反应出来了,不排除资金借利好再次出逃的可能,所以,要防止冲高回落或者高开低走的走势。

2020-12-12 17:28

牧原集团专注于养猪事业,多达28年,通过延申产业链条,早已形成了建筑饲料种猪以及养猪到肉猪的产业链,具有产业链优势。牧原集团总部位于河南南阳的内乡县,依托南阳市的千万人口,相对于其他同类型企业,更具有人力资源成本优势,短期内可以凭借成本优势取得优于同行的营收。
   牧原股份以量补价能否走出底部,我觉得是有可能的,董事长秦英林曾做出过永远不使用瘦肉精的承诺,猪肉也出口到了日本市场,证明了其产品的卓越品质。伴随着“疫”猪肉的影响,未来市场监管部门对于肉类食品的管控将会趋于严格,资源将会收拢于各个养猪巨头。长期来看,牧原的组织架构较为合理,拥有一支年龄较轻,更有干劲与技术优势的团队。
  大商所出台猪肉期货,说明了国家层面对于猪肉市场的重视,必定是一个利好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