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梦想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0
虽然第三方理财(资管)机构有更好的激励机制、运营效率、营销手段,但无法逃避的是在信贷类资产的投资上,它终究比不过银行和头部信托,也比不过核心企业(如阿里、京东)的供应链金融。这是由资金成本和信息优势决定的,所以好的资产都被挑走了,剩下的才会留给第三方。当经济下行时,这些挑剩的资产首当其冲会先爆雷。

不能说银行就没有创新和试错精神。当年经叔平先生创立民生银行就是为了帮助民营企业融资。当时,民生银行的主要股东也是民营企业。02-03年,民生银行就率先探索利用票据贴现帮中小企业融资,03-04年就探索供应链融资,06年引进淡马锡的团队帮助建立小微事业部,07-08年建立小微事业部,09年推出针对小微企业的商贷通。与行业协会、商会合作,客户经理登门调研拜访,建立专门的小微业务IT系统,全方位搜集相关指标,基于大数定理开展小微业务工作。那时民生银行并不一味追求低坏账额、低坏账率,而是信奉为风险合理定价。不能说民生企业文化不支持创新、试错,不能说民生在小微业务模式探索和技术方面投入不够,但是当经济周期与你作对,当小微企业普遍出现坏账,民生银行也只能无奈地大幅提拨备核销坏账。基于同一类资产的大数定理是逃不过周期的。

大行在放贷风控上也不会输给市场化机构,他们现在不愿意加大高风险类资产的敞口,很大原因是因为周期不对。但当国家要求他们做小微,大行照样可以做。比如建行的小微快贷就可以做到快速放款,即借即还,80%纯信用,一个季度增加12万客户,1000多亿贷款,同时保持很低的不良率。

并不是要否认互联网巨头的贡献、比如阿里巴巴可以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围绕买家、卖家、供应链来放款,同时依靠自己的信用去市场上低成本融资。但是跳出这个体系,它还是无法和银行的放贷风控水平相抗衡的。

最后,毫无疑问,互联网巨头大幅提高了金融产品的销售销率,降低了销售成本。但这种模式只适用于简单、标准化、流动性高、规模大的金融资产。不适用于复杂、差异化、流动性低,单体规模有限的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