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1

连锁药店,血拼O2O$一心堂(SZ002727)$ $益丰药房(SH603939)$ $老百姓(SH603883)$

  相比于仍处萌芽期的兴趣电商而言,零售药店在另一块战场的争夺要惨烈得多。

  根据中康CMH显示,2023年中国医药零售O2O市场销售规模为124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头部连锁药店是O2O市场最积极的参与者。

  以一心堂和益丰大药房为例,这两家头部连锁的O2O门店占比在疫情期间一度达到95%以上。2023年上半年,益丰药店的O2O收入占到了其互联网业务收入的76%;一心堂的O2O收入占比更高,达到81%,远超B2C。

  O2O市场份额的背后,是各个平台和入驻商家真金白金的补贴投入。据知情人士透露,2021年O2O刚崛起时,美团、饿了么等头部平台对TOP300的商品全部都有补贴优惠,并且撬动部分连锁药店以15%甚至10%的低毛利血拼入局。双重补贴下,一盒999感冒灵一度只卖1块钱。

  在普遍只有20%毛利的行业生态里,增量不增利成为O2O市场的常态。益丰大药房新零售事业群总经理颜俊曾经帮一家区域连锁药店做过O2O的财务成本测算,最后的结论是,赚不到什么钱,“当你的线上和线下差不多有10个点毛利差距的时候,理论上来说,如果20%的生意从线下转到线上,你的净利润就归零了。”

  除了利润报表的缺失,O2O的另一个挑战在于维价。相比于B2C只要管控好几个大平台的商品链接而言,O2O需要连锁药店对遍布全国的数千家门店进行商圈级别的价格把控,这无疑对企业的操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行业里有句话,“做得了B2C的连锁药店,不一定做得起O2O”。

  但另一方面,虽然O2O在药品零售的总量中占比不高,却是零售药店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根据中康CMH对国内70个城市的抽样调查,规模占比仅为4%的城市核心直送店,贡献了高达37%的业绩增量。更早之前的《中国零售药店O2O发展报告》也显示,O2O贡献了药店60%以上的销售额增长。

  “它其实是个竞争的手段,主要目的是提高渗透率。”颜俊表示,O2O的终局不取决于一时的价格竞争,而是由多个因素构成,包括企业规模、商品结构,市场营销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等等,很多地域性的连锁药企,确实能够通过价格战获得很高的市场占有率,但当价格战撤回去后,市场份额又会极度萎缩。

  “原因在于,他只有价格这一项优势,一旦市场萎缩,就只能继续打价格战。而我有品牌优势,有品牌的优势,供应链的优势,我可以交叉定价,可以异店出货,所以他除了亏本以外,我看不到任何破局的可能。”

  颜俊认为,从线下走到线上,必然会带来毛利率的下降,但反过来,线上交易也会给规模企业带来降本增效的机会。比如,他曾经尝试把O2O平台上的商品定价,一分钱一分钱地上调,直到测出会影响销售转化率的那个价格。而在此之前,上涨的每一分钱,都是企业的纯利润。

  “零售本质上是一个捡钢镚的生意,只有当你可以精细化地去运作这件事情时,你才能够永恒地活下去。”

全部讨论

04-19 15:27

渣男 你不要国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