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2回复:13喜欢:9
$南京新百(SH600682)$ 要识别优质上市公司的前提是首先你得识别垃圾公司,特别是造假的公司。
近两年上市公司造假案例急剧上升,本君在上市公司业务风险管理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许多案例也是本人在业务实际中所遇到,现将个人识别上市公司造假的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祝大家在2019年,好事连连!
去做无端损害他人利益的事情,必然是目的性极端强的。造假的目的性就非常强,所以你得先分析某个公司造假的动机高不高,大股东是否值得去造假?对造假动机的正确分析,是识别是否造假的前提,基本上算是成功了一半!
所以,我先将上市公司不同类型的造假动机总结给大家。
一、造假动机分析
给大家画个图,阐释上市公司如何套路股民,如何割韭菜(不是所有上市公司都这样,但是存心想在资本市场捞钱的,套路万变不离其中):

其实这张图是本人在2017年7月的一次汇报中分享的,一年多以来,市场最终给出了该图右上角问号的答案:不少大股东被自己的股票所套,并在2018年集中被拉爆,在2018年,有数百家上市公司爆出问题,特别是大股东股票质押爆仓,业绩造假等问题。
要知道,该套路在2017年前是玩得风生水起。
总结起来,2005年,不少民营企业抄底了国资壳资源,并紧随其后注入资产,增大对上市公司股份的持有比例,并在2007年大牛市进行大规模套现。
2008年至2014年这六年,股市一直相对低迷。2008年底部后,在2009年有近1倍的反弹,后从2009年一直跌到2014年,持续时间近5年。
在2013年开始筑底,而上市公司股票质押融资也从此时兴起,股票质押融得的资金,进行上市公司体外循环,要么培育资产后并入上市公司获得定增股票,定增股票又可以质押融资,进行隐蔽性二级市场操作。
第一波这样通过股票质押融资、参与定增(也可能是并购)获得新股份、质押融资、市值管理的资金,在2014年、2015年完成套现,赚得盆满钵满。
因此迎来第二波更大规模的资金参与到此套路,2015年的股票质押融资大军、并购重组大军,并进一步激发市场大涨,在2015年大涨期间,定向增发的股份大部分股票由于有1-3年不等的限售期,无法套现,故二级市场在股票质押融资、融资融券、资管计划、伞形信托、场外配资等杠杆资金推动下,大举上涨,催生了2015年疯狂的上涨年,且创业板、中小板的涨幅远远大于主板。
但好景不长,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已经知道了。对比现在市场价格,80%当年参与定增的资金,是浮亏的,而且浮亏金额之大。曾在二级市场进行市值管理的大股东们,也因为股票质押率过高,屡屡被爆仓,惨不忍睹。
因处罚力度低,造假损失小,而造假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实在诱人,故造假公司层出不穷。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方式多种多样,但动机总结起来,也是有迹可寻的。
(一)IPO动机造假
IPO造假主要动机有顺利上市和做大利润尽可能的多融资。典型的案例有欣泰电气,该公司为作为创业板第一家退市公司,同时也是第一家因欺诈发行上司而被退市的公司。具体而言欣泰电气通过外部借款、使用自有资金或伪造银行单据等方式,虚构应收账款收回,涉及财务虚假的总金额仅应收账款一项就超过7.5亿元,进而对公司净利润产生重大影响。
该案例是被证监会调查并处罚退市的企业,实则,在资本市场,IPO前,公司过度粉饰财务报表,做大利润的案例还非常多,有的处罚较轻,有的并未有被发现,蒙混过关。这也是在投资决策中,部分投资者对次新股股票敬而远之主要原因之一。
(二)支撑有息负债动机造假
上市公司为持续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铤而走险造假的案例也非常之多。在企业发展中,举债发展,攻城略地,是许多类型企业的不二选择。但是在债务逐步累积的过程中,发现企业运行轨迹没有向预想的那样好,出现了一些不利因素,如市场变化,技术革新等,导致了企业无法实现正现金流,无法实现净利润。但金融机构的借款已足够庞大,无法停止前进的步伐,企业这个时候往往就会修饰财务数据,粉饰自己的经营模式仍然大有可为仍然有利可图,从而骗取金融机构的信任,以新债维持旧债,包含股票质押融资等。典型的案例如神雾环保、保千里、凯迪生态巴士在线乐视网康得新信威集团等。
(三)套现需求动机造假
上市公司主要股东减持前,有可能粉饰报表或制造概念热点等,以获取较高的套现价格,典型的案例有天龙集团、乐视网、永大集团(现更名为融玉集团)、中润资源、信威集团等
(四)不被st,不被退市的动机造假
该动机显而易见,企业连续无法正常经营,为顾及现有利益,造假动机较大,最明显的案例就是许多上市公司扣非净利润连续多年亏损,但净利润受非经营性利润影响,始终在盈亏平衡点徘徊。

以上为本君总结的A股市场主要的造假动机,基本覆盖大部分情况。认识了造假动机,分析企业是否有无造假动机,再结合企业的基本面情况、财务数据是否有异常等,自然就能规避掉许多投资雷区。

二、造假迹象识别
不管多高明的造假, 毕竟是造假,只要造假,就会留下迹象,关键是去怎么发现造假迹象,如下是本君总结的几点造假迹象。
(一)、非常规更换会计师事务所
我们知道,一家会计事务所最多连续审计一家上市公司五年,在第六年更换会计事务所,称之为常规操作。但是若果一家上市公司不是因为此项原因而更换会计事务所,甚至更换得比较频繁或者是出具年报前夕更换,那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可能是原有会计事务所认为审计风险过大,而放弃继续审计。这也就意味着财务造假可能性大,典型案例有,神州长城雏鹰农牧春兴精工、中安消、金利华电等。
(二)、增毛不增利
经营性现金流连续为负,报表利润持续走高,有息负债不断加码,现金分红历年极少。典型案例有康得新、信威集团等。此迹象本君虽然描述不多,但如同话少人狠的江湖术语,该迹象是最有指向性的造假迹象之一。
(三)不断并购与主业不相关的公司。
不断并购主业毫不相关的业务,一是生硬的把几个不同行业公司的报表合并成一个报表,去分析合并报表,完全无法通过经营模式结合财务数据分析,但上市公司子公司报表又不披露,想去质疑其中的逻辑关系,还找不到依据,并购不同行业公司一是可以给合并报表造假提供便利。二是通过新并购公司的利润,对冲原有主业的不利,同时在二级市场上讲故事,拉高股价。三是资本套利,所并购的公司隐形股东很可能与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若果发行股份支付并购价款,可以进一步获得上市公司股权,如果支付现金收购,则背后的股东获得现金支持,损失的只是上市公司现金,反身坑的就是散户。典型案例有赫美集团、坚瑞沃能、南京新百、万家乐等。
(四)公司财务指标与同类公司大相径庭
同属于一个行业,公司规模有大有小,但经营模式相似,所面临的商业环境一样,经营数据有差别,但不应该是天壤之别。如果与同类型公司相比较,经验数据差距过大(如毛利润率、员工产出比等),那么就必须谨慎。典型案例有赫美集团、雏鹰农牧等。
(五)少数股东权益不断增长
少数股东权益主要是上市公司旗下并表的公司,但上市公司持有的股份数量没有100%。即上市公司持有的并表公司股份以外的股东权益就叫少数股东权益。如,上市公司持有某公司51%的股份,按照会计准则,为上市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公司,但其他49%的股份在权益表中,以少数股东权益体现。不过该子公司的所有收入都合并计算到上市公司的合并报表收入中。
不可否认,该种持股模式为正常的商业行为,但许多上市公司通过此种非全资公司的并表,不断美化上市公司的合并报表,即使专业人士也很难发现其中的猫腻。若果某上市公司旗下涉及此类公司众多,少数股东权益不断增长,则要警惕合并报表人为过度美化。

三、结语
若果发现某上市公司,造假动机与造假迹象同时拥有,最明智的方法就是避而远之。经过笔者十余年的投资经验验证,不能一定就下结论,某公司同时兼有两者,就一定是造假,但是若发现此类公司敬而远之,则可以避开A股上市公司99%的造假雷区。各位股权投资者们,对照一下自己持有的个股,有木有造假动机和造假迹象吧!

全部讨论

令狐Z少侠2020-04-06 19:09

给我把鸡子撸出火星子来

令狐Z少侠2020-04-06 19:08

白在这来给我抖擞

令狐Z少侠2020-04-06 19:08

赶紧的

令狐Z少侠2020-04-06 19:08

你给我撸管去

似水而静2019-04-07 22:45

闭嘴,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