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磨难的“乐观”,成了雯露们的“倒刺”?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几个小时前,上海龙华殡仪馆,1994年出生的郑雯露、那个8年前“102天环游世界”的年轻人”,正式与至亲和生前好友诀别!
这是一个鲜活个体的悲剧,也是一个下行周期的注脚。
多年以后,如果有人想记录2024年发生的大事件,一定会把Z金女生的悲剧,以及所激起的舆论涟漪提上一笔,就像是21年前的“孙志平”和14年前的富士康楼顶自尽的年轻人。

………………………………
今天上午,小宇宙总部录音棚,我做客《燕妮聊基金》播客间,复盘了2009年至今,几段刻骨铭心的潮起潮落。

15年的那个春天,2008年金融危机并未走远,4万亿刺激已箭在弦上,一批华尔街归国的金融精英,恍然发现国内“风光这边独好”。
那时候,刚走出校门的财经院校毕业生,也开始“祛魅”大小摩、花旗、四大等外资机构,转而投奔更稳定的央国企金融。
彼时彼刻,恰如2024年的此情此景。
自1978年改革开放、1992年邓公南巡,以及2001年加入WTO,过去40年,一代代走出象牙塔的年轻人,在上行周期中,都沉浸在“奋斗叙事”的激荡——只要你足够努力,就一定能获得向上的“正向反馈”
甚至,很多90后的大学生,也被赶上时代红利的60后父辈、70后的班主任教诲——你要努力做题,冲出小镇,就能出人头地,吃香的喝辣的。

………………………………………………

2015年至2020年,当1990年至1995年出生的年轻人,身披硕士服,扣开金融职场的大门,他们第一眼看到的,依然是那个烫金的时代,以及那个被一代代前辈反复印证的、似乎颠覆不破的逻辑——加油,年轻人!

于是,很多90后的金融人心怀梦想,殚精竭虑,一边承受996,一边心甘PUA,还要努力让嘴角上扬,装作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
于是,工作几年后,他们拿着在上个周期余光中赚得的碎银,以最大的杠杆,跑步“上车”了一套大城市的蜗居。
却殊不知,金融的周期已开始不可逆转的回摆,当经济下行的列车,驶向幽深暗黑的隧道,他们本以为可以“抗一抗”,却没有做好足够的思想准备。
房价腰斩、首付变泡影;收入断崖、前途变渺茫,而在自己最高光之时,估值最贵的时候,他们掏空了四个腰包,赌上了未来三十年的未来,所换得的容身之所,就变成了杀人诛心的“倒刺”。

………………………………………………
“倒刺”,见于蛮荒地的荆棘,也存于猛兽的锯齿。

深陷其中,你越是努力挣脱,也就刺痛越深。
这是一个时代的无法抗拒,也是一代年轻人难逃的劫。

世事的繁杂多变,周期的漫长幽深,会让未经磨难的“乐观”变得沉重,但也会磨炼一颗日渐强大的内心。

从人类历史的视角,我们眼下所有的迷茫与困惑,都不足挂齿。

至少,我们还能坐在咖啡厅吐吐槽,而不是在战火连天中夺路狂奔;

至少,我们还能吃上饭,而不是在黄河决堤时,四处逃荒、食不果腹;

至少,我们还拥有生命权,而不是在清朝入关时抉择于“留辫还是留头”。

在煌煌的历史面前,每一个微小的个体都如蝼蚁和杂草,与其内卷,不如躺平,哪怕笑着、活着,也要熬过周期,未来才有更多的可能。

多年以后,可能是2035年,也可能是2046年,让我们一起在“隧道的尽头”相拥和欢呼!

“老陈聊资管”相关文章——

天堂里没有杠杆,愿雯露永得“好眠”!

在泰山之巅,我放弃了“内卷”的执念!

跑了一天网约车,我放下了“中产”的执念!

摩天楼“内卷”的金融人: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金融街上的平行世界,三位95后的“围城”与“彼岸”

作者简介:陈俊岭,老陈聊资管&深聊投资人创始人、主笔,曾任证券报资深记者、公募基金子营销策划总监、财联社基金副主编,中基协首任媒体监督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