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新教育(NEW)$ 面对朴新的思考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1回复:8喜欢:14

$朴新教育(NEW)$ 一直比较关注教育股,路过看到大家对朴新教育的讨论,看到有球友和媒体都有写朴新似有“割韭菜”的嫌疑,憋不住也来参与讨论一下,分享一下自己的观点。

先立个观点:教育行业的投资机会可能是现在为数不多能带来超额回报的行业之一。这个是时代带来的机会,作为一名普通投资者,一定要重视,重视,再重视因为投资能赢的机会真的越来越少了。

前几天看了一篇“私募教父”赵丹阳的文章,其中有段话很有启发。对投资而言,你把一些大的事情想明白,比你每天盯着电脑,很辛勤的工作挣的多多了你的人生肯定做对几件事情就够,而不是那么辛勤地天天去调研,天天地看。 我们人生要知道大势、大方向,看得懂。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比一切一切都重要。

过去投资最大的机会是房地产,享受了房地产国家放水带来的好处,尤其是早期大比例贷款买房的,这个投资的效率在过去几年当中回报率应该属于超高。其他类型的投资很难跑赢。可最近,房地产暂时被国家基本控制,通过限价,限购,贷款政策的调节等组合拳,暂时熄火。也许房价以后还会继续涨,但是房地产的真正投资能带来超额回报的黄金十年,肯定走过了。

另外一个特大的机会是中国互联网,像腾讯、阿里这样的公司,都有巨大的发展,现在依然还是有很强的确定性。不过,目前移动红利已经基本走到头,巨头间最基础的流量瓜分格局虽有变数,但是大格局基本确定。行业未来可能要进入了一种精细化运营和arpu值、商业化深入挖掘的阶段,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难度系数在增高。

未来的历史性大机会存在于哪里?我认为教育行业大概率是一个。中国家长应该说是全世界对孩子教育最为关注的国家,我身边几乎每个家长都在自己的能力上做着相对极限的努力,因为教育本质实际上是为了保护后代。在国内现在这种全中产焦虑的环境里,每个家长可谓不遗余力。学区房到现在还能维持如此昂贵的价格,背后得有多少家长心甘情愿啊。

而且教育行业的投资机会普通投资者也是有机会来把握的,因为比较容易去理解公司。比如,过去的食品饮料行业。民以食为天,吃吃喝喝作为中国百姓最关心的事,其相关价值受到投资者青睐肯定很能被理解,所以一些投资者很成功的投资了茅台。比如,互联网行业,年轻的投资者们普遍都是其用户,从用户角度也可以理解,一个互联网产品好用不好用,自己总是有个体体验,如果自己不玩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去看评论,去试图理解。而教育行业,谁家都有娃要教育吧,教育培训大家无论老小应该都经历过。理解公司业务是投资成功的基础。

为什么还要关注朴新这样的标的?

一. 像茅台这样的公司增长确定性高的公司太少了,所以很难买到好的价格,如果单纯买企业成长的钱,可能能跑赢银行,能抵御国家薅羊毛的水平而已。

二. 腾讯、阿里这样的企业是顶尖的企业,由于移动红利的结束,增速可能是有瓶颈的了,我们不能期待腾讯阿里这样体量的公司每年还有翻倍的可能。虽然大象企业现在在数据驱动之下,也能起舞,但是这个总归精细化运营和arpu值深度挖掘这种都是有难度的事,我们不能把下注都赌在很难的事情上,我们在自己的持仓组合里还是要找一些比较捷径的投资方式,比如陌陌这样的企业就很有看头。

三. 教育公司里好未来和新东方都是很好的龙头公司。但是教育行业是一个万亿级别的市场,目前只有好未来和新东方这样的巨头,市场占有率还不到5%,那么其他那么大而分散的市场会不会搞出点热闹来,这里面也许能走出非常牛的公司出来,比如现在有VIPKID这样的企业在疯狂的跑马圈地,他们的市场费用每年都大的很吓人,红杉、腾讯这样的投资人依然大手笔重金投入。所以面对如此巨大且分散的教育市场,凡是具有快速拓展能力的公司,应该都第一时间关注,不管是收购并购,还是通过互联网化的网校覆盖,现阶段的核心重点应该是跑马圈地尽快占领市场才是第一要务。朴新恰好就这样出现在了K12赛道第三的位置上了,它这种在市场上快速的拓展能力,也正好是从投资角度上期盼的,万一是个牛逼公司呢?

好了,下面说说朴新到底好不好?

一. 朴新所处的K12和留学赛道领域是极好的,看龙头就知道是好的了。所谓游泳池里养不出鲨鱼来,这里至少是有鲨鱼的可能性。至少朴新教育出发的姿势还是C道出位,具备了明星的潜质。

二. 一个公司主要还是得管理团队靠的住,综合来看,沙云龙的团队还是能靠得住的。去看好未来和新东方的领头人,都是名师出身。这点上沙云龙也一样,而且曾经干过新东方北京的校长,这个可以从常识上推测业务能力是过硬的。后发展为新东方的高级副总裁,又有人愿意跟着沙云龙一起创业,二次确认业务能力肯定合格。如果沙云龙仅有业务能耐想创业的话恐怕做不成今天上市的朴新。按照传统的思路,应该是自己建一个学校再建一个学校这样的发展,但是建立一个学校的时间和周期可能都要轮年为单位来计算,学生学习的时间是必须的,这个是无法改变的。而且线下教培业务发展也和互联网教育产品有较大的不同。所以沙云龙一开始就没有搞过自建学校这个套路,上来就用了另外的方式,通过收购并购来加速发展过程。朴新收购并购这个思路还是有破局的想法的,如果按照传统思路搞,基本能搞成赚点钱,教培行业辛苦认真点,钱还是可以赚到一些的,并不是多难。这里就产生了一个bug,没法交代自己带出来的团队,在新东方打工和朴新打工有啥区别。那为什么沙要破局创业,这个背后的动力是什么?大概率不是因为钱驱动。沙云龙2001年就加入新东方,后来成为了新东方的高管,中间经历了新东方的上市,理论上在这个期间,应该分享到了新东方胜利的果实,想要在北京过的舒服应该不是什么特别难的事情。沙在公开场合的照片大家可以去翻看,我仔细过了一下,没看见任何着装奢华的痕迹,非常朴素,有媒体写文章说沙控制成本几块钱的笔和纸都节省,我理解这更像是一个人自控和习惯的体现。所以这个事应该不是纯粹为了钱驱动。沙为人低调,接受媒体采访极少,翻翻百度百科的介绍,几行字而已,更没有浮夸的各种身份,所以排除掉追求名声。那基本推测只能干事了,我没想出来还有什么还能是他的驱动力。所以,目前阶段收集到的信息去分析,说是朴新上市就为了“割韭菜”,这个应该是一个对“收购并购”概念人云亦云的说法。

三. 焦点问题一:朴新到底对收购来的标的有没有业绩上的改善。答案:肯定有改善。招股书中披露朴新教育在2015年收购的学校运营利润率也已从2016年的-5.5%提升到2018年第一季度的10.8%,在2016年收购学校运营数据中,运营利润率则从-16.1%增长到当前的3.3%资料显示,朴新收购环球前,环球2016年全年亏8270万,2017年1月1日到2017年8月16日朴新收购前环球亏损4820万,朴新接手环球后2018年Q1环球亏损已收窄至870万,从数据上看,收窄还是很明显的,到2018年Q3,朴新收购环球将满一年,我们可以继续关注一下环球Q3的情况。单纯去看2018年的运营层面的亏损,其实并不是很夸张,剔除掉股权支付的部分,当季亏损4507万。做一个大胆一点的预测,假如现在朴新不发生新的收购并购,2019年现在所有的学校运行下来可能运营层面就已经可以扭亏了。补充,我找太原一当地的朋友调研了太原福布斯的运营情况,这个是被朴新之前收购的标的,其中一位老师证明了还是有很大的改善,管理上管的也比较严格,老师们确实也比较辛苦一些。关于收购学校的这个问题,我们也可以用一个常识一些的思路来考虑,什么样的学校会出售,如果运营良好的学校,在我看来就是稳定利润来源,学生一茬接一茬,现金流良好,这种生意怎么舍得几倍PE就卖掉,所以肯定是运营方面有某些阻碍的标的才可能被收购,这种就看最终朴新的改善能力了,收购后必然要经过一个微笑曲线的过程,收购后直接火箭速度改善的话,是一个不切实际的预期。所以还需要追踪季报的情况,暂时还不知道季报披露的程度是什么样的。

四. 焦点问题二:沙云龙之前的对赌是否有坑。答案:应该没。这个我在招股书里面自己没发现。有球友提出来了,我还以为自己真踩雷了。我找投行的朋友问了问类似这种情况是否常见,是否有坑。据说,保底协议是行业常规的情况,并且20%是非常常见的保底收益,可以松口气。

五. 关于估值的方式。其实估值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当初设定了17-20的区间,最后按照17发行的,暂时就默认17是相对市场前期沟通比较安全的一个数字了。相比于专业投资机构,普通投资者在估值博弈的这件事上并没有很好的优势,第一自己量化的能力是不如专业机构的,第二,和上市公司间的信息获取优势也有很大差别。所以作为普通投资者的我们还不如拿出时间来长时间观察朴新教育,看看其收购并购转内生增长的路径是否能够完全跑通。

所以总结:朴新处在一个好的赛道当中,有一群还不错的管理层以及一个有特色的方式出发了,后续进展需要认真追踪,以事实为最终依据。应该摒弃对“收购并购”的偏见和冷静的态度去观察和发现它的机会。如果它真的有机会,那这个机会可能不小,我们作为普通股民争取努力别错过。

投资市场里面偏见往往会造成机会的错失或者决策的失败。Ray Dalio的《原则》书中也有教导,我们需要让我们的脑袋极度开放。仅此为记。

全部讨论

2018-07-09 22:19

收了多少钱?文章写的这么老练!

2018-07-09 16:22

收购这么容易新东方好未来为啥不干,收购永远是最难的,各怀心事,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里做培训老师们的生意

2018-07-09 19:57

教育没有这么容易并购做的,每个小区内部很多烂摊子的,这些一旦爆发,而且他还把创始人都辞退,这对学员维护是个考验。一般校区利润很微薄了,好的校区怎么可能被并购

2018-07-09 23:18

大部分收的企业业绩都在下滑才是真的

2018-07-09 15:32

嗯,说的还是有点道理的...

2018-07-11 22:20

吹牛,朴新哪有这么牛,就第三了,我旁边的家长们基本没听说过,虽然有个同事家娃在上朴新的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