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正财经】颠覆性创新黑科技高温超导:行业迎来规模商业化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颠覆性创新黑科技-高温超导,迎来规模化商业化:

超导指的是在特定的低温条件下呈现出电阻等于零的特性以及具备完全抗磁性的材料,一直被称为“当代科学的明珠”。低温超导体(-269℃,液氦温区下工作的材料)早在 1980 年代已经商业化,但由于液氦的稀缺性和高成本,仅在医疗磁共振 MRI 设备中展开规模的商业化应用。高温超导体(-196℃,液氮温区下工作的材料)近几年在材料大规模制备方面逐步成熟,成本下降和良率提升都明显加速。高温超导技术在超导线缆(电网)、可控核聚变、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设备等下游领域展开了规模化商业应用,并且呈现加速放量趋势。随着材料的成熟和下游应用领域的不断开展,高温超导行业已经迎来了规模商业化。

高温超导技术突破磁场上限,多领域开花打开市场空间:

相较于传统的低温超导产品运行时需要用液氦保持低温,高温超导产品只需要用液氮即可实现,大幅降低了运转成本,叠加上游高温超导带材生产技术成熟,高温超导技术在多个领域商业化应用落地。

1)电网领域:上海、深圳两地超导线缆示范工程于 2021 年试点成功,并规划进一步规模化铺设。

2)能源领域:多个基于高温超导磁体的商业化可控核聚变项目于 2022 年获得数亿元融资,并于今年开始逐步落地.

3)商业设备领域:联创光电生产的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设备于 2020 年交付首台,并于今年进入规模化批量交付阶段。同时高温超导技术在熔炼炉、磁控晶硅生长炉、磁储能、磁悬浮等领域的应用研发也正加速推进,将进一步打开高温超导技术的应用空间,整体高温超导应用市场规模数百亿元。

技术迭代、带材成本降低、政策驱动三重因素共振,驱动高温超导行业迎来向上加速拐点:

高温超导技术一直未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主要是受限于高温超导带材产品不成熟且成本较高,因此多停留在实验室和市场拓展阶段,当前在带材成本下降、技术成熟且迭代加速以及政策驱动三重利好下,高温超导行业迎来向上加速拐点。

1)技术成熟:2020 年上海超导带材良率已经达到 90%左右且产品性能大幅提升;

2)成本降低:国内外高温超导带材厂商均在加速扩产,随着规模化和良率的提升,超导带材的价格已经下降到百元/米。

3)政策驱动:高温超导零电阻特性使得下游产品应用更节省能耗,符合“双碳”目标,政策驱动下,超导电缆正从示范工程走向规模化铺设,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设备迎来规模化放量,2023 年成为高温超导应用规模化放量元年。

投资策略及建议:

超导技术目前在电网、能源和商业设备等领域正加速实现应用拓展与规模化放量,行业迎来加速向上拐点。首先建议关注设备和带材公司,未来随着高温超导技术在各个应用领域带来的颠覆,逐步需要关注下游应用领域。重点推荐国内首个实现高温超导商业化设备规模化放量的龙头公司联创光电,建议关注高温超导带材供应商永鼎股份上海超导(未上市)以及布局低温超导业务的西部超导

风险警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上海汇正财经顾问有限公司是证监会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公司, 组织机构代码统一信用码为91310107MA1G0KQW5N,本公司是具有证券投资咨询资格证书,是合法的证券咨询平台。本文仅为投资者教育使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力求本文所涉信息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对投资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