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阴脾经的常用方根方药(3)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1喜欢:6

太阴脾经的常用方根方药(3)

书上和网上,关于方药的作用很乱,

包括本草这些书籍

白术的作用我们搜索一下:

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

主治脾气虚弱,脾虚积滞,脾虚饮停,痰饮,肌表不固而汗多以及胎动不安。

这里面,健脾、燥湿,是根本作用,

其他都是使用的结果,不是原因,

其实健脾,也是结果,不是原因,

使用结果还会有很多,

很多时候你用也不一定会出现这个结果;

---

比如,止汗,

你要是用白术去止汗;

大部分情况不能如意。

比如,补气,

更是雷同臆想;

让人丈二摸不着头脑,

初学者,怎么能学会中医!

===

我们继续了解一下方药的作用:

(1)白术:

运化脾经,让脾经行动起来;

燥湿;

炒白术和苍术的燥湿能力更大,

血热的不能用的太多,

苍术和炒白术运化能力不如生白术。

(2)茯苓:

淡渗利湿,针对整个身体;

泽泻有点凉,针对上焦湿热水瘀堵;

猪苓是寒凉,针对下焦膀胱的水湿瘀热;

这是五苓散的三味药,注意区别。

(3)生姜:

温中,温腹部,温脾经;

协助化水湿;

有协助温热全身、驱寒的作用;

婴儿寒湿感冒无汗,就用生姜葱白;

但是有的不能用生姜,比如血热、比如汗出怕热的人;

(4)干姜:温中,驱寒,驱腹部的寒凉;

干姜守而不走,生姜走而不守!

这是干姜和生姜的区别;

其他的诸如煨姜、良姜,也只是温热力度,以及升发力度的不同;

所以治感冒鼻塞鼻涕要用生姜;

用肚子冷,但是怕热汗多,用干姜;

血虚血热,皮肤过敏皮肤病,经期问题,

姜都要慎重少用,因为会加重血热;

当然不是说不能用,就是大量用要思考清楚。

---

(5)炙甘草:

炙甘草:温中缓和补体液;

炙,是在火上面烤肉的意思;

炙甘草,是在锅里炒制,去了些寒湿的;

生甘草,偏凉;

炙甘草,偏温;

药店里卖的,用蜂蜜炒甘草,其实不好!

甘草另一个作用,缓和药物的行进速度,

比如四逆汤、三泻心汤都利用炙甘草缓和;

需要加强缓和能力,

比如《金匮》里的乌头汤,直接加蜂蜜好了;

甘草,有助水湿的作用;

所以,水肿的,要少用甘草,

比如真武汤,就去掉了炙甘草;

(6)大枣

温中、缓和、补充体液;

大枣跟炙甘草的根本区别:

大枣利水,甘草滞水;

当然力度都非常小;

所以,去水湿的方剂,又要缓和,就用大枣;

比如葶苈大枣泻肺汤、十枣汤;

《伤寒论》中,桂枝汤用大枣12枚;

实际使用中,

桂枝白芍是9克的话,用大枣3-4枚即可;

当归四逆汤也一样,里面的大枣要大减。

(7)桂枝

桂枝,又叫桂枝尖;

是树枝的尖尖细细的;

皮和肉无法分离的部分;

《伤寒论》中桂枝去皮,应该是指去掉皮肉能够分离的桂枝;

市场上,还专门有卖去皮的桂枝,这完全没有什么功效。

----

在树枝尖尖的东西,进入人体内,肯定向表层皮肤走;

所以桂枝是温通经脉的;

《伤寒论》中有桂枝汤、桂枝甘草汤;

还有炙甘草汤、五苓散;

都是起到反佐作用,避免过于寒凉;

促进整个循环;

炙甘草汤是血循环;

五苓散是水循环。

----

感冒鼻塞、有微汗的,可以用桂枝+生姜炙甘草大枣;

就是说桂枝汤去掉白芍;

因为白芍是收敛,汗不多,就没必要收敛了;

鼻塞鼻涕怕冷,你一收敛,感冒更重。

(7)厚朴

厚朴,燥湿、破大肠湿气瘀堵下泻通便;

大便粘马桶、湿,都可以用;

最常用的方根是枳实厚朴;

枳实微微寒,破胸口的气结胀满;

枳实和厚朴一配合,通便破大肠大便湿粘的力量就强了。

这是寒症用法;

热症,阳明承气汤,配上大黄即可;

湿热症,比如达原饮,上焦清热黄芩知母白芍,下焦祛湿这种温热的厚朴草果槟榔大腹皮,仍然可以用,注意比例搭配即可。

(8)党参

典型的用途是,白虎汤加人参汤;

说明人参这里指党参,用来给身体提供津液的;

党参是温性的,西洋参、芦根是凉性的;

党参提供脾经的精气神,

人参败毒散,就重点用了党参;

热证,同样用寒凉药的时候,防止伤脾经元气,

比如小柴胡,就加党参。

人参是古代的总称,

包括党参、生晒参、红参、西洋参,

《伤寒论》里的人参,指河南产的已绝种,类似现在的党参。

(9)黄芪

典型的应用是,黄芪五物汤、玉屏风散;

固表的作用;

所以需要排出汗液、解表散寒,不要去用黄芪;

外面滥用黄芪的方剂很多。

党参黄芪炙甘草,这个方根李东垣喜欢用;

说是甘温除大热,针对的是脾经不升,湿气不重;

其实阳明胃经的瘀热,还是要加荆芥薄荷,重的加葛根白芍,严重的加黄芩黄连、大黄;

(10)吴茱萸

小腹部的严重寒凉,甚至头痛欲吐;

这味药,归入肝经虚寒、少阴虚寒的也可以。

典型方剂是吴茱萸汤;

非常非常的热辣,如岩浆入口沿着食道下行;

巨大的辛味,10克就整个房间味道大,

煮之前,冷水冲洗,手抓洗,去掉点辛味。

现在药店卖的,没这么大味道,可能我买的是野生的原因。

(11)花椒

开口的四川花椒;

燥湿、温热为主,

典型方剂是乌梅丸;

古代泥墙中参入花椒,防虫燥湿的作用,

所以花椒温热、燥湿、杀虫,

家里做鱼汤的时候,放花椒,就是驱寒的作用,口味也不错。

====

太阴脾经的常用药物,

也算是六经之中,仅次于肝经的药物数量了,

单就这么多,

长期用的其实也就5-6味,组成4-5个常用方根;

-----

今天就写到这里

黎明素问

20231209

全部讨论

写的真好,你对王正龙的医学思想怎么看

2023-12-10 19:35

感谢,看你的文章,有点方向感了,知道要学什么了

2023-12-10 18:12

跟着学习,感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