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15-2黄疸病的方剂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这里是黎明素问对《金匮要略》的注解,共同学习经典,吃透中医精髓,学习路上我们不再孤独。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金匮要略·卷中·黄疸病脉证并治十五》黄疸病的方剂。

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汤主之。

按:

这条讲谷疸的治法;

“寒热”是指发热恶寒的表证,“不食”是指吃不下东西;

由于湿热郁蒸,如果“食”,会增加脾胃的湿热,所以“心胸不安”,瘀热上攻则会出现“头眩”;

湿热郁结,阻滞膀胱排泄,所以出现尿黄而少;

湿热郁结瘀热时间长了,熏蒸肝胆,胆汁外溢,就“久久发黄为谷疸”。

主方用茵陈蒿汤,治疗得当,湿热从小便化去,表现为后文的“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茵陈汤方

茵陈蒿六两 栀子十四枚 大黄二两

右三味,以水一斗,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按:

茵陈蒿:又叫“绵茵陈”,清热利湿,退黄的功效,主治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针对的是脾经、肌肉层和皮肤层的;

栀子,我们在《伤寒论》的栀子豉汤中学过,是针对胸腔、腹腔的郁热的,向上有轻度的轻宣散热的作用,向下有清热、寒凉通小便的作用,针对足阳明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

大黄:以强力通足阳明大肠经的作用,寒凉泻下;

整个茵陈蒿汤,寒凉清热祛湿,通小便,退肌肉皮肤发黄的效率极高;当然这是以阳症为主的,阴证不适合。

黄家日晡所发热,而反恶寒,此为女劳得之。膀胱急,少腹满,身尽黄,额上黑,足下热,因作黑疸。其腹胀如水状,大便必黑,时溏,此女劳之病,非水也,腹满者难治,用硝矾散主之。

按:

“黄家日晡所发热”,黄疸病症的人,本来是阳明有水湿瘀热,应该出现“日晡所发热”;

“而反恶寒”,但反而出现了恶寒的状况,说明不是阳明的瘀热,而是血热,加上少阴阳虚太阳表寒,这个时候的发黄,就是假象了,真正的病症是“女劳”;

“女老”不是说只有女性得的病症,是指阴血不足,造成的各种病症,男女都有,主要表现有:

“膀胱急,少腹满”是膀胱蓄积尿液的能力下降,总是想去小便,比如尿频、夜晚起来夜尿,都是类似的病症,本质上来说是筋脉的抽紧,舒展不够造成的;小建中汤的腹痛也是这个原因;

“身尽黄”,身上发黄,这里其实是黄黑,不是阴黄,更不是阳黄,那种黄;

“额上黑”,这是肾阴虚,血虚的表现了,其实不管是额上黑,脸上、手臂上、身上皮肤都会不同程度地发暗黑,太阳一晒,阴血虚损加重,会更黑,所以都属于阴血的亏损,心血虚、肝血虚,也叫肾阴亏损,其实都是一个意思;

“足下热”,这是由于五心相连,包括手心、脚心,只要心包这里有热,会通过手心脚心散热,比如有的人紧张就会手心汗出,就是这个原因;我们通过手心发热,也可以提前半天发现孩子要发烧了;

“因作黑疸”进一步严重,产生叫作“黑疸”的病症:

“其腹胀如水状”,腹部鼓胀,好像装满了水一样;

“大便必黑”,这个大便黑,实际上是腹部瘀血出血,血变黑之后的表现;

“时溏”,时常便溏,“此女劳之病,非水也”但不是普通的太阴水湿病症,因为同时还有瘀血、血虚;

“腹满者难治”,腹满就是太阴寒湿气机不畅,既有血虚和腹部的瘀血,又有太阴的寒湿,治疗起来就比较复杂了,考虑用硝矾散主之。

硝石矾石散方

硝石 矾石(烧)等分

右二昧,为散,以大麦粥汁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病随大小便去,小便正黄,大便正黑,是候也。

按:

硝石:苦寒入血,软坚散结,清热凉血;

矾石(烧):渗利水湿,清热解毒;

大麦:补益脾胃,消积进食,缓和硝石矾石的峻猛;

硝石矾石散方,不仅仅针对女劳,兼腹部瘀血的黄疸,还能治疗腹部其他黄疸病症,比如胆石、钩虫,形成的黄疸病症。

酒黄疸,心中懊憹或热痛,梔子大黄汤主之。

梔子大黄汤方

梔子十四枚 大黄一两 枳实五枚 豉一升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

按:

这条讲长期饮酒造成的黄疸的治法;

“心中懊憹或热痛”本质上是阳明的湿热,用栀子大黄汤;

栀子,清热祛湿,针对胸腔、阳明胃经、肌肉水湿瘀热;

大黄,清热泻下,针对大肠,湿热瘀堵;

豆豉,宣上通气机,达到散胸腔瘀热的效果;

枳实,破气,下行,针对胸腔的、胃经上焦的气结。

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芪汤主之。(方见水气中)

按:

这条讲表证为主的“黄疸”;

不是“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通小便就可以了;

“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脉浮,就是表证,同时有黄疸,就是用发汗的方法;

用桂枝汤+黄芪;这里不能用麻黄汤,因为水湿瘀热,不是风寒在表。

诸黄,猪膏发煎主之。

猪膏发煎方

猪膏半斤 乱发如鸡子大三枚

右二味,和膏中煎之,发消药成,分再服,病从小便出。

按:这条讲黄疸病症,严重到阴血枯燥的阶段的时候,治法用润燥的方法,猪膏发煎方;

“猪膏”指得是猪油,《伤寒论》少阴病有“猪肤汤”,实际上一个思路,润血燥的策略;

“乱发”是头发,烧焦之后,入血、清热、化瘀血的效果很好;

所以如果出现白发、脱发,多数与血虚有关。

黄疸病,茵陈五苓散主之。(一本云茵陈汤及五苓散并主之)

茵陈五苓散方

茵陈蒿末十分 五苓散五分(方见痰饮中)

右二物和,先食饮方寸匕,日三服。

按:这是治疗阴黄的黄疸;

水湿瘀热,以湿盛为主,兼有黄疸瘀热发黄的,称之为阴黄,用茵陈五苓散。

根据瘀热的严重程度,还可以加栀子、黄柏;

根据水湿的严重程度,还可以加半夏、藿香、佩兰、厚朴、滑石;

黄疸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为表和里实,当下之,宜大黄硝石汤。

大黄硝石汤方

大黄 黄柏 硝石各四两 梔子十五枚

右四昧,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内硝,更煮取一升,顿服。

按:

这条讲,阳明里实热重的黄疸治法;

“自汗出,此为表和”,自汗出,表示没有明显的太阳风寒证:

“黄疸腹满,小便不利而赤,此为里实”腹满,应该还有拒按的腹痛,小便不利而赤,说明下焦热,属于阳明经下焦的里实,大便湿热堵住了大肠,用下法大黄硝石汤;

大黄、硝石,寒凉攻下,通便泻热;

栀子、黄柏,清热燥湿,除湿退黄;

使湿热瘀堵,从大便下泄而去,这条比前面的大黄栀子汤证,阳明湿热更严重,泻下力更强。

黄疸病,小便色不变,欲自利,腹满而喘,不可除热,热除必哕,哕者,小半夏汤主之。(方见消渴中)

按:

这条讲一个阴黄湿多热少的黄疸病的错误治法,以及纠错方剂;

“小便色不变,欲自利”这种黄疸病,热并不重,湿更重,所以小便不黄,尿频不断;

“腹满而喘”这是太阴寒湿重,造成了太阴脾经的“腹满”,还造成了手太阴肺经的“喘”;

“不可除热,热除必哕”,这种情况下,不能去针对黄疸病的“热”(应该针对性的去治疗“湿”);

“热除必哕”如果用寒凉清热的方法,必然会导致“哕”念yue3;

“哕”是呃逆,是胃肠被寒凉药物所伤,脾经想升而不能升,胃经想降而不能降的症状;

小半夏汤,半夏一升(约20g),生姜半斤(约20g),降逆温中;

恢复脾胃循环之后,再考虑黄疸病症的治疗。

诸黄,腹痛而呕者,宜柴胡汤。(必小柴胡汤,方见呕吐中)

按:

这条讲少阳郁热导致的,脾胃湿热;

“腹痛而呕”,多属于少阳证的表现了,可能还有胸肋苦满,头晕目眩等等症状;

用小柴胡汤;

这条讲的发黄,发黄肯定不是很重;

如果湿热比较重,身体发黄比较重,舌苔发黄,大便不畅,还可以考虑加栀子、茵陈、大黄等;

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方见虚劳中)

按:

“男子黄,小便自利”男子身体发黄,还出现小便自利,说明阳明的湿热不重;

一般身体发黄是属于实热,这条“小便自利”,说明不是实热;

不是实热,还会身体发黄,属于虚热,上有湿热,但下有寒凉脾胃寒凉;

脾胃寒凉的情况下,上还有湿热发黄,就属于阳虚的前提下,还有阴虚的瘀热;

文中的症状太少,我们用小建中方剂反推,

治疗上,既要兼顾脾胃虚寒,用生姜大枣炙甘草;

还有兼顾阴虚的瘀热,用白芍;

针对肌肤的发黄,用桂枝荣养肌肤,温和皮表。

附方

瓜蒂汤:治诸黄。(方见暍病中)

按:

这条针对,黄疸湿热凝结在上,而且有上逆作呕的症状;

用瓜蒂散,因势利导,吐而去黄;

当然这条也是实热湿热,不是虚热,虚热不能用瓜蒂散;

虚热,看脾经是否小便自利、尿频,看大便是否溏泻;

虚症用瓜蒂散,很容易,有坏证的风险;

实证用瓜蒂散,也要控制用量,每次用药不好超过3克。

《千金》麻黄醇酒汤:治黄疸。

麻黄三两

右一味,以美清酒五升,煮取二升半,顿服尽。冬月用酒,春月用水煮之。

按:

本条我们也从方剂用法反推症状;

湿热邪气瘀堵在皮肤表层,表阳闭郁,表实无汗,热郁在表,发黄疸;

用麻黄,干燥刚烈,辛温发汗,利水湿,使得湿热从表汗而散;

用醇酒,美酒黄酒,温散而通血脉,助麻黄发汗,通行营卫,黄疸随汗散去。

小结一下:

由此诸多治黄疸方剂,总体跟其他六经病症的治法还是一致的:

(1) 湿热在太阴阳明,热重于湿,或湿重于热:

湿热黄疸在阳明,为上焦实热,心中懊恼,用栀子大黄汤;

湿热黄疸在阳明,为中上焦实热,用茵陈蒿汤,通泻阳明;

湿热黄疸是阴黄,湿重于热,用茵陈五苓散;

(2) 湿热黄疸为实热,在上焦或下焦:

湿热黄疸在上焦,上逆作呕,且为实热,用瓜蒂散;

湿热黄疸在下焦,腹满尿赤,无表证,用大黄硝石汤;

(3) 湿热在太阳表层,表实或表虚的:

湿热黄疸是表虚,内热不重,汗出恶风,用桂枝加黄芪汤;

湿热黄疸在太阳,为表实,用麻黄醇酒汤,温散解表;

(4) 湿热在阴血:

湿热黄疸为阴虚,腹部有瘀血,用硝石矾石散;

湿热黄疸有阴虚,但有虚寒在下,为阴虚脾虚,用小建中汤;

湿热黄疸而燥的,伤阴化燥,用猪膏发煎,润燥化血。

好,黄疸病症的方剂,我们就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