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11五藏风寒积聚病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6喜欢:3

这里是黎明素问对《金匮要略》的注解,共同学习经典,吃透中医精髓,学习路上我们不再孤独。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金匮要略·卷中·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十一》;

这一章,分别从五脏的角度上,讲了各自病症的主要特征,虽然很多在其他篇章都有提到过,但是提到了2个非常有效的方剂,其中的方根对我们非常有用。

 

直接看条文

一、先讲肺

肺中风者,口燥而喘,身运而重,冒而肿胀。

按:

肺气血不足,假设中了风热;

上焦会因为津液向上供应不足,表现为“口燥”,肺气不通畅,表现为“喘”;

下焦由于气结不舒,水湿泛滥,导致身体肌肉充水“身运而重”,水湿拥堵身体肿胀;

上焦的浊阴不降,下焦津液蒸腾不上,阳气供应不足,所以头部昏冒;

相当于,太阳光照大地,水湿蒸腾向上,到云中凝结成水,下雨滋润大地,这一整个循环,都依赖于肺气的敛降“风调雨顺”;肺中风邪之后,循环中断的一系列病症。

 

肺中寒,吐浊涕。

按:

这个在《肺痿肺痈》的篇章里讲过;

寒气闭塞了肺气,使得瘀热不能散出,瘀热煎熬肺中的津液,变成了浊痰、浓涕。

 

肺死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

按:

本文提到了很多【真脏】之脉;

肺将死之前,脉浮、但空虚;

“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脉管是空壳的样子。

 

二、下面讲肝

肝中风者,头目目闰,两胁痛,行带伛,令人嗜甘。

按:

肝经中了风热邪气,肝经被郁结,肝血虚热,所以出现肝阳上亢,“头目目闰”;

肝气郁结,多数胸闷,但也常见“两胁痛”,走路都驼背“行带伛”;

肝气郁结,还有一个内因,就是太阴脾经寒湿,太阴脾经虚弱,所以病人自己会喜欢吃甜的东西,试图夯实脾土,解决肝气郁结的问题。

 

 

肝中寒者,两臂不举,舌本燥,喜太息,胸中痛,不得转侧,食则吐而汗出也(《脉经、千金》云,时盗汗、咳,食已吐其汁)。

按:

肝经中了风寒,肝气郁结,筋脉滋养不足,会导致“两臂不举”胳膊酸痛;

实际上还会有全身各种筋骨的酸痛,包括颈肩腰腿脚,还有手指,这些酸痛有很多是游走类型的;

肝经受寒郁结后,会有血虚血热,所以会有口干眼干,舌根发躁,所以“舌本燥”;

肝经喜欢条达,中寒被郁结之后,会有胸闷气短的病症,喜欢叹气、深呼吸,所以“喜太息”;

肝经郁结,郁结痼结了心脏周围的血脉,所以胸痹“胸中痛”;

肝经郁结造成筋脉的拘急,所以有手麻、脚抽筋“不得转侧”;

肝经郁结,生热,胃经上逆,胃中也有邪热所以“食则吐”;

也可能有“汗出”,但身体的下焦部分,腹部腰腿等可能还是冷的。

 

(《脉经、千金》云,时盗汗、咳,食已吐其汁)。

按:

肝气郁结,瘀热上攻,所以晚上可能有盗汗;

也会出现突然爆发的咳嗽;

“食已吐其汁”实际上是干呕、胆汁上逆等等,口苦、咽干、喉痒的现象。

 

肝死藏,浮之弱,按之如索不来,或曲如蛇行者,死。

按:

肝的真脏脉,肝脏将时之前,脉浮,但是弱;

“按之如索不来”,沉取的时候,脉像象绳索,郁阻坚劲,没有脉浪的来潮;

“或曲如蛇行者”僵硬没有柔和的脉像,这是肝的死脉。

 

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复花汤主之。(臣亿等校诸本族复花汤方;皆同)

按:

肝经的气郁寒凝,胸肋经络郁结,胸肋痞闷,胀痛不休;

这时病人喜欢捶打自己的胸口,可以稍微使胸中的寒凝得到一点疏解,舒服一点;

“先未苦时,但欲饮热”,还没有发作前,先喝热饮,会缓解一些,就是热能胜寒,有利于气血行进;

以旋覆花汤主之。

 

旋覆花汤,这里没有方剂的明细,在后文《妇科》相关条文中有:

旋覆花3两  葱14茎  新绛(少许)

按:

新绛,别名一般是茜草,茜草的药用部分是根或根茎;茜草味苦、性寒,归肝经、心经,功擅凉血、祛瘀、止血、通经,临床上可治疗血热上逆、出血之类;

旋覆花,辛味很大,专解肝经严重气结;

参考旋覆代赭汤,也是类似功能;

葱白,经过30分钟以上的沸煮之后,解表作用已经不大,但是还有温通阳气,领衔阳气通达全身的作用;

葱白14茎的用量也比较大,白通汤那边只用4茎;

白通汤,就是四逆汤去掉缓和留中的炙甘草,换成了4茎葱白,领衔附子干姜的阳热通达全身,破解隔阳戴阳寒气隔绝。

 

三、下面讲心

心中风者,翕翕发热,不能起,心中饥,食即呕吐。

按:

心经本身气血不足,阴虚虚热,又中风热,向外发泄,就会翕翕发热;

翕翕,是鸟的羽毛微微蓬开的意思;

风热伤津液,伤阳气,所以“不能起”不能行动;

“心中饥”,是心血不足的表现;

如果吃东西吃饭的话,食物助热,就会热上加热,导致“食即呕吐”。

 

 

心中寒者,其人苦病心如口啖蒜状,剧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譬如蛊注。其脉浮者,自吐乃愈。

按:

心中风寒的,心中难受,就好像吃蒜之后,心中嘈杂而辣的样子;

“剧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严重的寒邪阻滞心包周围的经络,会使得“心痛彻背,背痛连心”,“譬如蛊注”就好像中了邪术一样痛苦;

这种痛,通常发生在晚上后半夜,肝经升发的时候;

西医这个时候,往往开的是速效救心丸,虽然当时有效,但是每天继续会犯,而且越来越严重;

中医用瓜蒌薤白白酒汤,白酒是现在的黄酒料酒,度数不要太高,瓜蒌用全瓜蒌,如果大便溏的话要去掉仁,否则助湿助溏泻,瓜蒌要用50克以上;一般2-3剂就能好转,再减量使用几剂,就好了;

之后再调理其他三阴证的病症;

 

如果“其脉浮者”,说明邪气在上,如果能够使之吐出来的话,“自吐乃愈”;

当然也不可能吐了就好了,心痛好了之后,病因并没有解决,大概率还有心经的血虚、厥阴肝经的郁结和血虚热,以及太阴脾经的寒湿。

 

心伤者,其人劳倦,即头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烦,发热,当脐跳,其脉弦,此为心藏伤所致也。

按:

心伤了血,如果稍有劳倦,心阳浮于上就会出现“头面赤”;

肾阳不能蒸腾津液,阳虚水湿泛滥就会出现双腿水肿而“下重”;

血虚不能养心,热郁心中,所以“心中痛而自烦,发热”;

下焦的肾阳不能蒸腾津液,水湿泛滥,寒凉上攻,严重的类似奔豚,所以“当脐跳”;

血虚不能养心,血虚也不能养肝,养筋脉,所以“其脉弦”;

这些都是“此为心藏伤所致也”。

(“心痛自烦发热”应该是心经有热像,气分热和血分热都有,应该多考虑血血血热的治疗)

 

心死藏,浮之实如麻豆,按之益躁疾者,死。

按:

心的真脏死脉,心血枯竭,心阳浮动,所以是浮,但坚硬燥急;

“按之益躁疾”,重按躁动不安,是心阴耗尽,属于死脉。

 

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心气虚者,其人则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

按:

“邪哭”,悲伤哭泣,魂魄不安,心神不宁,是心血亏损的原因;

心血亏损严重的人,精神涣散,闭眼无精神总想昏睡;“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

 

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

按:

阴血亏损的为癫;

津液亏损的为狂;

这里“阳气衰”指津液亏损,出现躁动,而属于阴虚阳亢,例如桃核承气汤,膀胱瘀血严重人发狂;

少阴阳虚就不可能“发狂”了,最多是轻度的烦躁,没那个能量了。

 

四、下面讲脾

脾中风者,翕翕发热,形如醉人,腹中烦重,皮目瞤瞤而短气。

按:

脾中风热,所以风热束表,“翕翕发热”,面色红如醉;

腹中因风火所以水湿瘀热而烦重;

“皮目”是指上下眼皮,“瞤瞤”是跳动的意思;

脾呈上肺启下肾,脾有风热,所以肺气得不到津液的滋润,阳气不足,开合不顺,所以“短气”。

 

 

脾死藏,浮之大坚,按之如覆杯,洁洁状如摇者,死。

按:

脾的死脉,浮大坚硬,按下去却阴液空虚,而且燥急不宁,像摇晃空杯。

 

(臣亿等:详五藏各有中风中寒,今脾只载中风,肾中风、中寒俱不载者,以古文简乱极多,去古既远,无它可以补缀也)。

按:

北宋名医林亿等整理《金匮要略》是,注释道:“五藏各有中风中寒,今脾只载中风,肾中风、中寒俱不载”,五脏都有中风热和中风寒,但是脾只有中风热,肾中风热和中风寒都没有,是历史传递中缺漏,没法补上了。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按:

脚背上的“趺阳脉”,专诊胃气的;

脉浮而涩,浮是代表“胃气强”;

小便数,为津液匮乏,所以脉涩;

实际是胃燥热,但是脾阴液不足,血燥,没有润滑,所以大便坚硬;

这个种脾阴液燥干的情况,叫做“脾约”,用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方

麻子仁二升 芍药半斤 枳实一斤 大黄一斤 厚朴一尺 杏仁一升

右六味,末之,炼蜜和丸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渐加,以知为度。

按:

枳实、厚朴、大黄,破气下行,通便,是小承气汤的方剂;

麻子仁和杏仁,都是有润滑大肠的作用;

芍药、麻子仁,都是滋阴润燥的作用,在这里润燥,针对阴虚血热,是这个方剂的核心;

“末之,炼蜜和丸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渐加,以知为度”,丸药的用量不大,入血的滋阴润燥的药,跟前面章节的很多阴虚的方剂一样,用了丸剂;

 

 

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一作表)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按:

肾中了寒湿之邪,阳虚水湿泛滥,“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

“反不渴”是阳虚水湿泛滥,太阴脾经寒湿的重要表现;

“饮食如故”说明是水湿为主,不是饮食阻滞;

“病属下焦”病症是在要以下部位;

“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农民劳动,常常汗出,没法换衣,汗出衣湿冷,成年累月,变成要以下冷痛,腰部沉重;

实际上腰酸、腰痛,也常常是“脾经寒湿”这个原因。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方

甘草二两 白术二两 干姜四两 茯苓四两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腰中即温。

按:

白术2茯苓4干姜4炙甘草2两,是一个非常好用的方根,祛水湿、驱腹寒,针对腰痛腰酸非常有效。

 

肾死藏,浮之坚,按之乱加转丸,益下入尺中者,死。

按:

肾的死脉,肾阴匮竭,肾阳不固浮动余外,势将外脱,所以脉浮而坚硬,重按之下,“乱加转丸”,躁动不柔和,尺部明显的,死脉。

 

 

问曰:三焦竭部,上焦竭善噫,何谓也?师曰:上焦受中焦气未和,不能消谷,故能噫耳;下焦竭,即遗溺失便,其气不和,不能自禁制,不须治,久则愈。

按:

学生问老师:三焦的脏腑气血亏损严重,上焦枯竭就会常常嗳气,为什么?

老师回答:上焦心肺受中焦的气血滋润,中焦脾胃气血枯竭,就不能消化食物,所以打嗝嗳气;

(脾经不升,胃气不降,上下气机不通,所以打嗝嗳气)

下焦肾和膀胱气血亏损,不能制约二便,所以“遗溺失便”;

但不需要治疗下焦,只要治疗上焦,心肺气血恢复,下焦制约二便功能即可恢复。

(多半是阳虚了,不能制约二便,轻度的治疗脾经即可,严重的考虑加温肾阳的益智仁和补骨脂)

这是很重要的三焦互相影响的人体内在逻辑,之前的肺中冷【咳而尿】的案例,就是干姜甘草,脾经,肺经恢复,咳尿即愈。

 

师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热在中焦者,则为坚;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

热在上焦,肺热燥火内盛,耗伤肺阴,肺叶不润,则犯为燥咳肺痿;

热在中焦,脾胃热盛,伤津耗液,不润大肠,所以大便干硬燥实;

热在下焦,肾与膀胱热盛,迫血旺行,就是尿血;

煎熬尿液,则尿少赤疼,或热炼为砂淋、石淋、尿闭等症。

 

大肠有寒者,多鹜溏;有热者,便肠垢。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热者,必痔。

按:

大肠有寒邪的,水谷不分,多溏泻;

大肠有热邪的,燥伤肠液,阴虚血热,涩滞不行,成为肠垢,所以下痢、便血、粘滞而臭;

小肠有寒邪的,阳不化阴,湿浊停留,所以下泻重+便血;

小肠有热邪的,热邪进入血液,蓄积在肛门,所以成为痔疮。

(痔疮的本质是血瘀血热,懂了这个,就知道怎么治痔疮了)

(这里实际上是告诉我们几个病症,属于什么病因,大家要记熟练)

 

 

问曰:病有积、有聚、有馨气,何谓也?师曰:积者,藏病也,终不移;聚者,府病也,发作有时,展转痛移,为可治;谷气者,胁下痛,按之则愈,复发,为谷气。

按:

积,是脏病,脏主收藏,所以无时不有,始终不移;

聚,是腑病,腑主排泄,所以发作有时,辗转痛移;腑病易治;

谷气,是肋下痛,按着就好一点,不按复痛,是寒湿水湿;

 

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

按:

诊断【积】的病症的基本方法:脉细,而且沉到骨边,为积的病症;

 

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

按:

以上脉象,脉沉细;

如果在两寸,代表积在胸中;

微出寸口,积在喉中;

关上沉细,积在脐旁;

上关上,积在心下;

微下关,积在少腹。

尺中,积在气冲;

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

脉两出,积在中央;

各以其部处之。

以上,根据脉像,沉细所在部位,判断【积】症位置,确实是对的。

(当然更多的要根据具体病症来辨证,光靠脉象是不行的。)

 

 

小结一下:

本文不太象仲景的文笔

但确实有两条重要的条文,值得我们记住:

1) 腰痛腰酸腰腹冷,用白术茯苓干姜甘草,这个方根非常好用;

2) 【积】的脉象,在寸关尺的位置,非常实用。

 

 

好,《金匮11五藏风寒积聚病》,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

全部讨论

上焦的脏腑气血亏损,嗳气用什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