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6-1血痹的治法(类四肢麻痹)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1喜欢:1

这里是黎明素问对《金匮要略》的注解,共同学习经典,吃透中医精髓,学习路上我们不再孤独。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金匮要略·卷上·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六》6-1血痹的部分内容。

 

这里的【血痹】不是指大血管血脉阻滞,是指四肢的麻痹,是四肢末端和肌肤层,经络的末端的气和血,两个方面都有阻滞和缺失;

 

四肢发生麻痹的情况比较多,是因为四肢本身就远离躯干,气血供应处于远端,躯干气血不足的时候,首先是保护内在的五脏六腑,被迫先放弃四肢的供应;

 

西医叫做知觉神经麻痹,研究得比较透,但是这种病西医不会治;

古人不懂这些,但是古人会治疗这种病,这是很值得深思的事情。

 

 

 

问曰: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

按:

学生问老师,血痹病(四肢麻痹)是怎么来的呢?

“尊荣人”就是富贵的人,衣食无忧,很少劳动和运动的人;

又因为平时吃得比较好,所以肥甘肉厚,但是身子骨又比较柔弱;

偶尔因为贪玩疲劳汗出,哪怕是躺着的时候,稍微翻身,很小的寒气就入侵到了肌肤四肢;

于是就得了血痹病(四肢麻痹)。

 

 

但以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

“脉微”是阳气的不足;

“脉涩”是阴血的不足;

寸脉和关脉的“小紧”实际上是寒邪、风邪入侵的表现;

“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通过扎针的方法,扎手脚的末端六经的对应穴位,引阳气过来,让阴血和阳气都充足,“紧去”就是邪气被驱赶的表现,血痹证就会好转。

 

 

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按:

这里继续讲【血痹】的症状;

“阴阳俱微”这里的阴是指阴血,阳是指阳气,阴和阳都比较微弱;

“尺中小紧”这里尺指下焦、主里证,指邪气入里,入下焦;

这个时候外面的症状表现为“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就是知觉神经的麻痹。

 

这里其实明确了,血痹(四肢麻痹)病症的主要脉象,寸、关、尺俱微、俱涩、俱小紧,微就是阳气虚,涩就是阴虚滞,小紧就是邪气盛;

血痹的外证,就是身体麻木,不知痛痒;跟前面历节病的关节疼痛,不是一回事。

 

 

黄芪桂枝五物汤方

黄芪三两 芍药三两 桂枝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一方有人参)

按:

我们来看这个方剂,桂枝汤的基础上加了黄芪,去掉了炙甘草

为什么去掉炙甘草,是因为甘草,甘缓,有缓和的作用,这里我们要驱邪外出,不要缓和;

麻黄汤、桂枝汤、甘草泻心汤,都是利用炙甘草的缓和的作用;

 

黄芪,是很多医生滥用的药物,认为黄芪补气,其实是笼统而错误的;

黄芪针对肌肤这一层,阳气和气血都虚弱的病症;

如果邪气在表皮、腠理、肌肉的力量比较盛,就不应该用黄芪,而应该用麻黄、桂枝、葛根之类的驱邪外出;用了反而敛邪;

驱邪完成之后,可以适当用一些黄芪,做气血的巩固。

 

桂枝汤这里的应用,就是桂枝温通经脉,温补阳气,白芍柔肝补血,补充阴血,加上黄芪的的巩固,由此治疗身体麻木不仁的血痹证。

 

 

案例:

金某,女,22岁,工人。1976年2月5日初诊。

患者一个月前,因用凉水洗衣服,突然发现双手苍白渐即转为青紫,发冷伴有麻木刺疼感,间歇性发作,毎次可达数小时,毎需双手放入温水中方能缓解。

经我院西医外科诊断为“雷诺氏症”曾使用妥拉苏林、烟酸、消炎痛等效果不佳,乃改用中药治疗。

症如上述,舌质淡红,苔白偏厚,脉弦紧。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处方:黄芪60克,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2片,红花9克,桃仁9克,地龙15克。

每日一剂,水煎服。

上方连服二十剂,上述症状已全部消失。原方又服二十剂,病状未见复发。

(摘自《中医杂志》1982,1:72)

 

 

案例说明:

这个案例还是有疑问的,女22岁,这么年轻,不应该有严重的瘀血;

“毎需双手放入温水中方能缓解”放入温水中可以缓解,说明是寒凉为主,瘀血应该是不能通过温水缓解的;

所以用大量的祛瘀血药,比如“红花9克,桃仁9克,地龙15克”,且都是寒凉药物,是不应该的;

应该直接使用黄芪桂枝汤原方加减,或者再考虑当归四逆汤温通血脉,可能更好;

 

还有本方,并没有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六经辨证,这种用凉水洗衣服,手苍白转青紫的症状,大概率还有脾肾的阳虚水湿;

原方连续服用40剂,可能是有问题的;

应该同时考虑少阴阳虚和脾经寒湿的问题,才更为妥当,或者会好的更快。

 

 

好,今天《金匮要略》血痹的治法,就讲到这里。

全部讨论

2022-12-15 07:36

如果邪气处于表皮、腠理、肌肉之中的力量比较盛,就不应该用黄芪。语言理顺了再写出来,否则就不要出来乱写一气。语言能力都不过关,最好不要出来写了,你这样生搬硬套有意思吗?

古人不懂这些,但是古人会治疗这种病,这是很值得深思的事情。你最好不要用这种语言侮辱中医

2022-12-11 16:24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