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5-2广义中风的治法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2

这里是黎明素问对《金匮要略》的注解,共同学习经典,吃透中医精髓,学习路上我们不再孤独。

 

广义的【中风】

《金匮要略》的中风,不仅仅是现在所说的“卒中”,而是的体内气血虚,同时遭遇外部风邪侵袭,形成的多种不同的症状:

 

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

按:

寸口脉,这里是指现在左右手的寸关尺脉六部;

“脉浮而紧”,这里应该是不耐按的,“浮则为虚”,“紧则为寒”应该有点弦,有点细的意思;

这个“浮而紧”,跟太阳病麻黄汤的浮而紧,不是一回事,麻黄汤证,必然是按下反弹明显的,因为气血充足,阻挡寒邪在表;

这个虚浮、小细弦紧的脉象,应该是表示寒邪在外面,所以“邪在皮肤”;

但是本质问题是,里面阴血不足、血虚,同时阳气还不足(卫气不足),太阴脾经和少阴肾经的气血都不足;

 

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喎僻不遂。

按:

《伤寒论》中有脉大为虚的说法,重度的血虚,血脉发而会出现脉大而虚的现象,比如“芤脉”也是其中一种,所以这里说“浮者血虚”,脉虽然浮,但是不受力,反弹无力;

“络脉空虚”,这里指血虚之后,指阳气也会衰微,无力抗邪,所以“贼邪不泻”滞留血脉;

比如太阳病的桂枝汤证,桂枝、白芍,其实就是血虚了,最轻度的血虚,由于汗出导致的,最轻度的血虚,所以用白芍,凉血活血、收津敛汗;桂枝是补充阳气的,治疗“阳虚恶风”为主的;

“或左或右”是指左右两侧不一样,受邪的一侧,气血受损,经络缓软不用,肌肉松弛,运动无力;不受邪的一侧呢,正气相对充足,阳气足;

但是阳气足的一侧,并不能足到排出另一侧的邪气,反而由于血虚进一步丧失阳气,导致正气的退却,于是邪气跟随着深入;

正气独治而紧急,于是正气引邪,肌肉拘急,正气充足的一侧,反而出现半身不遂的症状;

所以半身不遂的在左侧的,邪气反而在右侧,右侧半身不遂的,邪气反而在左侧。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府,即不识人;邪入于藏,舌即难言,口吐涎。

按:

络是经脉的末端,直径远小于经,在皮肤肌肉里,所以“邪在于络,肌肤不仁”,不仁就是麻木的意思;

病加重的,邪气沿着经络注入经脉主干之中,所以“邪在于经,即重不胜”,肢体重滞,不易举动,出现开头第一句条文的“但臂不遂”;

其实也有脚的屈伸酸痛出现,还有脖颈、腰背、膝脚等酸痛,我们在《伤寒论》厥阴病里提到过;

病情进一步加重的,“邪入于府”,腑在《内经》里指“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这些属于疏泻功能的阳腑,中邪气之后,会导致垃圾水湿无法正常排放,堆积之后,形成湿浊郁蒸;再顺着胃经上攻到头部,使得头脑混沌模糊,不能识人;

 

比如长时间开车,高速疲劳驾驶的,久坐导致胃肠瘀热上攻,使得头昏脑胀,昏昏欲睡,更不要说看路开车了,就很容易出现事故;

这种情况治法,其实很简单,喝一大口冷水,或者绿茶,湿热的胃气马上降下去,头脑在几秒钟之内,就会立刻清醒;

当然这个方法只是暂时的,太阴脾经寒湿的,瘀热上攻过不了半小时还会卷土重;

所以路途中还应温中祛湿,用理中丸和藿香正气丸。

 

“邪入于藏”,藏同脏,主要指心;

舌根是各个阴脏的经络,都汇集的地方,脏器(心和肝)受邪,舌根经络气血受滞,所以舌直挺难言;

“口吐涎”,稀薄为唾,粘痰者为涎,这里指二者都有;

肺部缺津液补充,产生瘀热,熬成白痰稀痰或浓痰;

血虚虚热严重的,变成后面的章节肺痈的内容,吐脓血了。

 

所以,中风有四个阶段:邪在于络、邪在于经、邪入于腑、邪入于藏;

我们见到的脑中风,其实基本上是属于“邪入于脏”了;

再回看西医对中风者的开颅手术,实际上作用不大,才会导致病人命救了,回家仍然瘫痪在床的普遍现象;

回看中医的十指放血,就是给邪气以出路的方法,西医也自愧不如,所以中风急救法排第一;

再看后文的小续命汤,更是排邪外出的大思路。

侯氏黑散 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外台》治风癫)

按:

“大风”不是指外面的风很大,指的是人体内血气虚衰,风邪直入肌肉脏腑深处;

体内阳气虚衰,所以“心中恶寒不足”;

邪气困于肌肉,入于脾经,脾主四肢,所以“四肢烦重”;

总体看,这个病案,既有少阴阳虚,又有厥阴血虚、血热;

还有血虚虚热,熏灼而成的粘痰;

“治风癫”这个“癫”指癫痫,由风邪而来,古人叫风癫;

 

看方剂

菊花四十分 白术十分 细辛三分 茯苓三分 牡蛎三分 桔梗八分 防风十分 人参三分 矾石三分 黄芩五分 当归三分 干姜三分 穹 穷三分 桂枝三分

右十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初服二十日,温酒调服,禁一切鱼肉大蒜,常宜冷食,在腹中不下也,热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药力。

按:

菊花、防风 :驱散表里之风,防风驱太阳之风,菊花驱肝经邪热,散风热;

黄芩 :专清少阳胆经的瘀热;

矾石(明矾)、牡蛎、桔梗 :矾石化痰除湿;牡蛎收敛心阳,养阴祛心包痰邪;桔梗开提肺气,祛肺喉之痰;

当归、川芎:温血、活血、化瘀;

白术、茯苓、干姜、人参:温中祛湿;

桂枝、细辛: 桂枝温通经脉,解肌开痹,细辛祛风祛湿驱寒;

 

方剂说明:

从整个方剂的组成来看,我们能够理解这种夹寒证的中风:

1)该夹寒证的中风有肝经的瘀热,用菊花和黄芩;

2)该夹寒证的中风有外部风邪,用防风和菊花;

3)该夹寒证的中风有痰湿(热痰胶着),用明矾、牡蛎、桔梗;

4)该夹寒证的中风必有血虚,这里血不热,用了温血活血的当归、川芎;

5)该夹寒证的中风有脾经的寒湿,用了白术、茯苓、干姜、人参;

6)该夹寒证的中风有经脉的寒凉,用了桂枝和细辛。

我们在用的时候,要分别思考以上情况,当前患者是否有变化,不能照搬照抄。

 

从药物的用量

除了菊花量比较大,40分=约10两,其余用量都很小;

酒服方寸匕,也就1克左右,连续服用多日,实际上是一个非常缓慢的治疗过程;

因为上有肝经邪热,但是下有脾经寒湿和经脉虚寒,寒热矛盾,太热伤阴,太阴伤阳,只能慢慢来;

 

温酒服,是一个帮助渗透药物的方法;

我们常用的藿香正气水里也有酒的成分,开车的朋友不能多喝,改用丸药即可;

 

东汉1两=现在15克,但清朝名医1两=3克的用量即见效,我现在也按1两=3克,效果仍然很明显,关键在辨证正确上;所以上述4分=约3克即可;

当然阳证小柴胡汤加生石膏,治高烧,要用极大的用量,生石膏90克,柴胡40克以上;

小陷胸,瓜蒌要用50克;龙骨牡蛎心阳浮动厉害的,分别要用30克,要根据情况而定,不能拘泥固定。

 

这句“常宜冷食,在腹中不下也,热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药力”,这句肯定有问题,本来就用白术茯苓干姜细辛桂枝,温中祛湿,还要去吃冷食,说不通的。

 

 

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荣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心气不足,邪气入中,则胸满而短气。

按:

这条写了三个阶段的风邪入侵

第一个阶段,邪中浅表

“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荣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

营血不足,脉至无力,称为“缓”,重点是脉无力,这里指“亡血”;

卫气不足,气之行不及,称为“迟”,重点是脉迟,脉来的速度很慢低于一个呼吸的4次搏动;

这个阶段,就说明本身患者就阴阳两虚了,很容易受到外部风邪的侵袭;

这个阶段,应该考虑用桂枝汤,或者黄芪桂枝五物汤之类的方剂,充实营卫肌表;

 

第二个阶段,邪气中经

气血两虚,所以气血欲行不能行,汗湿欲透不能透,风湿就郁结在皮表,可能发生风疹,身体奇痒;

“痒”是气欲行而血不行,即阳盛阴虚;

血郁结热发,发于汗出之外,就是红斑;

卫气收敛,不能透发,红点隐于皮肤之内,就是瘾疹;

这里虽然说是“邪气中经”,由于体内脏腑经络还有一些阳气,对邪气有一定的驱赶能力,但是不足以驱赶出体外,所以风湿就郁结在皮表;

这里应该考虑的方剂有,麻黄二桂枝一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等;

 

第三阶段,邪气入中

邪气中经之后,如果心气不足,(心阳不足),邪气乘虚而入,胸中气血抑制,则胸肋胀满而短气不舒;

这个症状,类似厥阴病方剂,血府逐瘀丸症的胸闷气短,加血虚血热。

 

风引汤 除热瘫癎。

大黄 干姜 龙骨各四两 桂枝三两 甘草 牡蛎各二两 寒水石 滑石 赤石脂 白石脂 紫石英 石膏各六两

右十二味,杵,粗筛,以韦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温服一升。(治大人风引,少小惊癎瘛疭,日数十发,医所不疗,除热方。巢氏云:脚气宜风引汤)

按:

“瘫”指半身不遂,“癎”指癫痫;

这是一个五脏火热内盛,血热上升,引发的中风瘫痪,癫痫,小儿惊风等病症;

具体病症,应该有类似:

头痛、眩晕、手脚麻木瘫痪、面红、口苦、耳鸣、便秘、小便赤红,舌质红苔黄,脉弦硬数,血压飙升等等,肝火上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等等。

 

拆解一下这个方剂:

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镇静安神,补养心阳,清心热,止惊风;

厥阴少阳重度瘀热,火发生风,木克脾土,脾经炙热,灼液成痰,阻塞四肢,便成瘫痪,用大黄的寒凉荡涤脾胃湿热,用干姜反佐大黄,顾护脾胃;

生石膏清透阳明炙热,用滑石寒凉下利湿热;

用白石脂,涩肠,清热、祛湿、净脓血;

紫石英,敛心神、补心阴,治怔忡、惊痫;

寒水石,治积热烦渴,吐泻,水肿,尿闭,齿衄,丹毒,助肾水之阴;

但这个方剂,缺少两类药物,辨证得当,可以加用:

一个是活血凉血的药物,比如生地、赤芍、川芎等;

一个清肝经瘀热的药物,比如菊花、钩藤、生石决明等;

 

 

防己地黄汤 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

防己一钱 桂枝三钱 防风三钱 甘草二钱

右四味,以酒一杯,浸之一宿,绞取汁,生地黄二斤,口父 咀,蒸之如斗米饭久,以铜器盛其汁,更绞地黄汁,和分再服。

按:

这条主药是生地黄,然后是防己、防风、桂枝、生甘草;

防己苦寒伤胃,故内服不宜量大,祛风湿药,具有祛风止痛,利水消肿的功效;

防风味辛微温,伤阴血而助火,防风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的功效;

 

这条有三个要点:

一是,血虚血热比较重,用了生地黄,身上应该本身有血虚燥热、心血心阴亏损、舌暗红无苔,脉细数;心阴不足,心阳也会不足,用了桂枝生甘草,也助心阳;

二是,阳虚表有风邪,夹杂着湿邪,用了防风3、防己1、桂枝3;

防风、桂枝都是微温,防己苦寒用量小,说明表寒湿更多一点;

三是,桂枝甘草也有助心阳的作用,反佐生地补心阴的寒凉;

 

总体,本条是本身患者血虚热,加阳虚,阴阳两虚;这时感受热的风邪,风邪直接侵入心包;

风盛带动气,气涌必然滞涎,滞涎成为痰饮,痰饮必有湿滞,湿滞壅火,火邪入心;

心火炽盛,心阴亏损严重,心阳也不足,所以“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

“无寒热,其脉浮”脉浮是表有邪气;但是无寒,热是内在有热的,表没有热,说明表没有风寒,不是太阳病;全是内在的心火炽盛,心阴亏损、热向外散的表现;

所以用防己防风,驱风外出,祛除表证;

防己偏向于祛表和肌肉的湿气,兼顾驱风;防风偏向于驱表证风邪,兼顾祛湿;

桂枝甘草生地黄,有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的意味在里面;

桂枝也温通血脉,向肌肉,向表输送阳气,协助防己防风驱风祛湿;

生甘草祛脾经湿热,收阴。

 

 

【病案举例】

陈某,女,41岁。

诸关节酸痛一年余,屈伸不利,经常咽痛,舌苔薄,脉满,血沉95毫米/小时;

 

给予祛风胜湿清热的防已地黄汤加味治疗:

生地15克 桂枝9克 生甘草9克 木防己15克 羌活30克 防风9克 蒲公英30克 西河柳30克;

共治疗18天,关节酸痛消失,咽痛亦除,复查血沉降至5毫米/小时。

(摘自《新中医》1980,2:36)

 

血沉,是西医的检测,红细胞沉降的速度;中医角度看属于血瘀血热;

西河柳:可解表,透疹,散风热;用于麻疹不透,感冒,风湿关节痛,小便不利等症;外用于风疹瘙痒,煎水洗;

羌活,解表、驱风、祛湿的能力比防风更强,辛味极大;

蒲公英,黄花地丁,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疠,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这个案例,舌像应该暗红有瘀血,配合血沉数据;舌苔应该薄黄,代表上焦瘀热;

“关节酸痛一年余,屈伸不利,脉满”,属于有表证,这个判断比较关键,有点类似麻黄汤证的骨节疼痛原理。

 

头风摩散方

大附子一枚(炮) 盐等分

右二味为散,沐了,以方寸匕,已摩疢chèn上,令药力行。

按:

这条是头风,外治法;

由于虚弱,脉络涩滞,风寒侵袭头面,头面的经络拘急,凝涩不通,故多见偏头痛,甚至有口眼歪斜的症状;

头风,就是发作性头眩、头痛一类的疾患,中医认为是头部的经络中了风邪所致,这种头痛往往比较严重,也比较顽固,所以称为头风。

 

《三国演义》中,曹操就是得了头风病,时不时发作,华佗想要用开颅手术来治疗,曹操认为华佗想趁机害他,于是杀了华佗;

这当然是罗贯中的小说,不一定是真的,但头风病却是客观存在的;

青盐甘咸而寒,入肾经,能助水脏,平血热,坚骨固齿,明目乌发;治目痛赤涩,吐血溺血,齿舌出血;

目前市面上的盐,大致可以分成两种,一种只是纯盐,另一种是加了抗结剂的盐;

加了抗结剂的盐非常稳定,不会因为潮湿或其它原因而结块,没有加抗结剂的盐很容易结块,使用上会有些许的不便,不过添加剂越少越好;

 

食盐,对皮肤有渗透、清血热的作用,引药力进入,引邪外出;

附子,大辛大热,既温通血脉,又散风寒;

简单地说,头风,就头面上的阴阳两虚,既有阴血虚,又有阳气虚,所以用附子和盐两个完全相反的东西配合,确实巧妙。

 

头风摩散如果提早准备的话,要把炮附子打粉和盐打粉分开装,等到要用的时候再混合;

使用方法是先洗头,再用2-5克左右的药粉摩擦患处;

汉字是博大精深的,沐是洗头,浴是洗澡。

头风摩散,治疗标证之后,

还应该继续调理全身的气血,解决内在的阴虚加阳虚的体质。

 

 

广义的中风,总结一下:

 

(1)头风、头痛、口眼歪斜

是头面的阴阳两虚,用头风摩散,附子、青盐;

 

(2)脉浮、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

本质是外有风湿,内有血虚,用防己地黄汤;

 

(3)惊风癫痫、四肢瘫痪、抽搐、小儿热惊风

本质是火热内盛,血热惊狂,外无风寒,用风引汤;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镇静安神;

大黄干姜反佐,清脾胃湿热;

生石膏、滑石、白石脂、紫石英、寒水石,透热、利湿热、潜肝阳、心肾养阴;

 

(4)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

本质是血虚血热、肝风内动、痰热蒙心、但脾经寒湿、风寒入体;

导致面红、眩晕昏迷、四肢饭重、半身不遂、寒邪淩心,或成风癫;用侯氏黑散;

 

肝经瘀热,用菊花和黄芩;

外部风热,用防风和菊花;

热痰胶着,用明矾、牡蛎、桔梗;

温血化瘀,用当归、川芎;

脾经寒湿,用白术、茯苓、干姜、人参;

经脉寒凉,用了桂枝和细辛。

 

(5)狭义的中风(脑中风)

急救:手脚十指放血

小续命汤加减;

痰迷心包、昏聩不语,加服安宫牛黄丸

 

广义中风的本质:

体内阴血虚,又有阳气虚;感受外界的风邪,导致了部分肢体的拘急;

广义中风的表现形式,不一定是上面那几种界线清晰,但总体的治法策略,上面几种的不同方根已经拆解好了,大家注意理解;

面对不同患者,要根据六经辨证,灵活应用。

 

另外,当今所谓扶阳派,大量使用姜桂附,以超量使用附子为傲的做法,不注意疏肝养血的方剂,在很大程度上,会大量消耗阴血,日久引发部分老人提前中风;

中医初学者要慎重跟随,要看经典,要学古人,寻古求论,不要被今人商家媒体所误导。

 

好,《金匮要略》5-2广义中风的治法,今天就讲到这里。

 

 

全部讨论

2022-12-05 17:26

脉络清晰,启迪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