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3-3阴阳毒的治法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这里是黎明素问对《金匮要略》的注解,共同学习经典,吃透中医精髓,学习路上我们不再孤独。

金匮要略的第三部分讲了百合病、狐惑病和阴阳病;

百合病的本质是:血虚热,心的阴血不足,导致精神方面的恍惚症状,口苦,小便赤、脉微数;用百合清虚热、用生地黄凉血活血;

另一方面提一下,如果心阳不足、心阳浮动、坐立不安、胸满烦惊;一般用龙骨牡蛎,比如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柴胡龙骨牡蛎汤;这不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内容;

 

狐惑病,本质上是脾胃的湿热证,表现为口腔、舌头、喉咙、眼睛、手脚、前后而阴的溃烂;用甘草泻心汤,有溃脓的(影响到血了),用赤小豆当归散;

 

今天要讲的阴阳毒,是指一种传染病,类似疫气,邪热直接入血,导致血热;当然有的也不一定是传染病造成的;

 

我们看具体条文:

 

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

按:

“面赤斑斑如锦纹”,其实不仅仅是在脸色,身上皮肤也有可能;

如果读过《温病条辨》的话,可以发现【斑】和【疹】是有区别的;

【斑】:手指按下去,不会褪色,说明毛细血管破裂,血入了皮肤,形成了瘀血,肯定是血热、血瘀了;

【疹】:手指按下去,颜色褪去,说明毛细血管没破,只是毛细血管末端充血,皮肤层有邪气要外出,而不能外出;原因是厥阴肝气郁结,或者太阳层面有瘀堵;血液没有问题;

这里出现“面赤斑斑如锦纹”,包括身体其他皮肤的“斑斑如锦纹”,应该是血热、瘀血;

“咽喉痛”,这是个阴证,在太阴证少阴证会有喉咙干痒,而少阴证和厥阴证都会有喉咙痛;

“唾脓血”,说明肺部有脓血了,血热发脓;

在《伤寒论》厥阴病里有个方剂--麻黄升麻汤,有“吐脓血”就是指肺部郁热,血热发脓;

 

所以以上症状是一个厥阴病的血热症状。

 

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

按:

“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是指这是一个传染病,非常地凶险,时间短来的及治好,时间长了不一定能治,“五日七日”应该是个大概数字;

 

升麻鳖甲汤方

升麻二两 当归一两 蜀椒(炒去汗)一两 甘草二两 雄黄半两(研)鳖甲手指大一片(炙)

右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顿服之,老小再服,取汗。

(《肘后》、《千金方》阳毒用升麻汤,无鳖甲有桂;阴毒用甘草汤,无雄黄)

 

按:

看这个方剂,我们再进一步理解这个【阳毒】

蜀椒、雄黄:共同的作用是燥湿、杀虫;不同的是蜀椒温热驱寒,雄黄寒凉清热;

这个【阳毒】放到现在来说,应该是一个某某湿热为主的传染病毒,入血的,所以这里用了雄黄和蜀椒起到燥湿和杀毒的作用;

雄黄、蜀椒解毒之外,也有“以阳从阳、欲其速散”的作用;

 

当归、鳖甲:当归和鳖甲,都是活血作用的,前面“斑斑如锦纹”就是瘀血,要活血祛瘀的,用了温热的当归,寒凉至阴的鳖甲;当归的用量比较小,因为是血瘀血热;

生甘草,有甘缓、解毒的作用;

 

阳毒的病位偏于阳位,偏于浅表的血络及官窍,故见脉浮而大数。

 

升麻,是作用在太阴的,起到升脾运脾的作用;

这里升麻的应用,相当重要,相当精妙,起到了托毒外出的作用,使得阳毒从阳明而出;

太阴和阳明都是主肌肉的,“斑斑如锦纹”是毒热在肌肉表层了,“唾脓血”也说明在肺经上了(肺经也在皮肤表层),用升麻顺势而为;

 

再体会一下方剂的全貌:升麻+当归鳖甲+蜀椒雄黄;

升麻鳖甲汤,和麻黄升麻汤,共同的巧妙应用了升麻,值得细细体会。

 

这里从里一个角度,说明了传染病,湿热的病毒,中医不要管是什么病毒,当然不仅仅包括这种病毒,只要是这种类似的症状,就用此方法,排出体外即可,这是中医几千年来战胜传染病的基本思路。

 

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

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

按:

我们来看看,阴毒是什么症状;

“面目青”,“青”是厥阴肝经病症,是寒证;

“身痛如被杖”这是血瘀症状;

“咽喉痛”是阴证,少阴或厥阴病症;

去掉了燥湿杀虫的蜀椒和雄黄,因为是阴证,阳气已经衰弱,不能再用阳过热、耗散阳气;

 

当归、鳖甲:活血化瘀;

生甘草,甘缓解毒;

升麻,托毒外出;

总体看,是个厥阴肝经的略微偏阴寒证,但不是绝对的寒凉,阴毒凝瘀血;

阴毒的病位则偏于阴位,偏于较深的心腹邪气的凝滞,故见脉沉细紧数;

常见的如【瓦斯中毒】就是这种【阴毒】;

 

瓦斯,不是煤气,瓦斯主要成分是烷烃,其中甲烷占绝大多数,另有少量的乙烷、丙烷和丁烷,此外一般还含有硫化氢、二氧化碳、氮和水气,以及微量的惰性气体,如氦和氩等。

 

看下面2个案例:

 

病案1

陆某,女,35岁,农民。1972年2月14日初诊。生育过多,子宫垂脱,月经如崩已久,肤可见青紫块,面色灰青,时作咽痛龈血鼻衄,身软肢酸,脉弱舌淡。当地医院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5万以下。

--《金匮要略新解》

病案2

王某,男,14岁。1987年5月3日初诊。主诉双侧扁桃体肿大,感冒后加剧已5年。经多方诊治疗效不佳。现症见双侧扁桃体红肿似球状,右侧为甚,咽喉疼痛,舌红无苔,脉细数。

--《国医论坛》,1991年,第5期

 

 

案1:治宜先益血:升麻3克,炙鳖甲30克,炒当归9克,甘草4.5克,地黄30克,玄参15克,黄芪9克,仙鹤草30克,艾叶3克,赤、白芍各6克,炒阿胶珠12克,归脾丸60克包煎。七剂。

3月18日复诊:上月方服七帖后,月经来时量较前为少。

又续服七帖,咽痛、衄血已解,宫脱亦减轻,自感“有气力得多”,脉平,舌色转正,以丸剂缓进,以期巩固。

黑归脾丸1000克(每日服三次,每次12克),十灰丸500克(每日临睡前服9克)连服两个月。

案2:此系外感疫毒,毒蕴血络所致。宜解毒散瘀,滋阴活血。

用升麻鳖甲汤加减:升麻9克,当归12克,蜀椒、甘草各6克,炙鳖甲、连翘、贝母各15克,生牡蛎、玄参各30克。

日1剂,水煎服。服药4剂,红肿消退近一半,疼痛消除;续服原方5剂,加食适量白醋,调治半月而愈。

 

 

上方加减可治疗猩红热、红斑狼疮、紫癜病等属热毒血瘀者;

其血热较重者,加犀角、生地黄、大青叶、双花等;

血瘀较重者,加丹皮、赤芍、丹参;

吐血衄血者,加白茅根、生地黄;

阴阳毒,赵章忠认为,斑疹伤寒的少数急重型、脓毒血症或中毒型猩红热部分病例等可能出现阴阳毒的病变。

--《上海中医药杂志》1980,第6期

 

对比一下阳毒和阴毒的区别:

 

【阳毒】症状表现:

皮肤粘膜症状:面赤斑斑如锦纹,面目赤,血瘀偏阳热,不是绝对的热;

咽喉官窍症状:咽喉痛、唾脓血

躯干及四肢:身重腰背痛

精神症状:烦闷不安,狂言,或走,或见鬼

消化症状:吐血、下利、下脓血

脉象:脉浮大数、脉浮

 

【阴毒】症状表现:

皮肤粘膜症状:面目青,唇青面黑,血瘀偏阴性,不是绝对的寒;

咽喉官窍症状:咽喉痛、咽喉不利

躯干及四肢:身痛如被杖打,四肢厥冷

胸腹症状:心下坚强,腹中绞痛,呕逆

呼吸症状:短气不得息

脉象:脉沉细紧数

 

阴阳毒,都是入血的,造成了血脉的凝结,血脉直接影响肝和心两大核心脏器,导致人的死亡只要六七天的时间,所以治晚了就很难救了。

 

辨证要点:

【阳毒】血热血瘀;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用升麻鳖甲汤;

【阴毒】阴寒血瘀;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用升麻鳖甲汤去蜀椒雄黄;

但阳毒不一定是传染病毒,也有单纯的血热血瘀;

阴毒不一定是瓦斯中毒,也有单纯的阴虚血瘀;

 

 

好,《金匮要略》3-3阴阳毒,今天就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