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的中医解剖原理(绪论)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4喜欢:9

《伤寒论》是中医学习里,最最重要的一本书,虽然翻过好几遍,也经常查阅,但我还是一直觉得自己对伤寒论的学习还不够熟练、不够深刻,想借此机会强迫自己逐条逐句地再啃一遍,所以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学习《伤寒论》,学习之前做以下几点说明:

 一、为什么要写? 

跟《论语》一样,中医也是讲究诚以待人、以人为本的做人做事原则,中医有着悬壶济世,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医的学习过程,也是这种价值观的浸润过程;

 但中医理念不符合这个世界赚钱为主、谋取暴利的市场本质;同样,由于人的因素,中国的西医,相比西方的西医,更加唯利是图;所以中医的书籍、中药、中成药、坐诊、以及宣讲中,参杂着无数的人为的扭曲;这些误导和扭曲,给中医的初学者造成了很大的学习上的障碍;

 

所以,今天我在这里写,不代表我的中医水平如何之高;我只能说,我自学中医十年,自己服用了近千剂的药方,跌跌撞撞、磕磕绊绊的情况下,使家里的老人、小孩、包括我自己逐渐摆脱一些病痛的折磨,慢慢向健康靠近,这个过程中的无数的弯路,我希望把它们记录下来,目的是将来留给我的下一代,希望对他们有用;顺便也在雪球这里做个分享,分享给同样想学中医的人;

 

二、《伤寒论》背后的框架原理是什么? 

曾经的我,跟现在大家学习《伤寒论》的很多初学者一样,伤寒论的大部分条文都是能看懂的,但就是不会用,发现实际中,根本就碰不到书上条文描述的那些症状相同的患者;即使按照家人和自己的症状去逐条逐句对应,去用药,绝大多数都是无效的,很多次几乎丧失信心; 

终于有一天,在经历了很多剂中药的失败以后,在看了很多书以后,我发现:一些中医大师,一些很有经验的中医前辈,讲解伤寒论的条文是有实践、有经验的,但是他们给我们的框架是不足的,甚至是错误的,这对我们初学者、自学者造成了巨大的弯路;

 

在此我根据我自己的学习体会总结以下几点: 

1、《黄帝内经》和《伤寒论》是密切关联的 

《内经》偏于理论规律的总结,《伤寒》偏于实践治病的技法,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张仲景在《伤寒论》的序中,自己写道:“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已经明确地告诉我们,他是学习了《素问》《九卷》(即《灵枢》)的;

 

比如《内经》中,“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直接对应着我们用《伤寒》中的小柴胡汤加生石膏,治小孩高烧不退;

《内经》中,关于“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有这句话做引导,我们今后在方剂中,碰到白芍、乌梅、菊花、炒麦芽、山茱萸、五味子、酸枣仁,这些酸的、或收敛的、或疏肝的、或清肝经热的,我们的理解就会深刻很多,具体我们后面碰到了再讲;

 

所以有些书,说《内经》和《伤寒论》没有关联,显然是错误的,是会误导我们初学者的。

但是要非常注意的是:

用《黄帝内经》去指导开方治病,是不行的!

《内经》与开方子用药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

开方治病,一定要严格遵守《伤寒论》的框架!

 

2、《伤寒论》的六经与人体十二经络,是有对应关系的 

有些书上说《伤寒论》六经的命名,比如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是没有实际作用的,甚至说可以用123456任意一个符号来代替; 

据我自己的学习和实践体会,我认为这种说法是非常错误的;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都分别关联着一种能量状态;比如少阳,是代表能量升发的状态,对应上面《内经》的那句:东风生于春,入通于肝。。。”

 

也有的书上说,《伤寒论》的六经与十二经络,没有关系;事实恰恰相反,当我有一天试着把六经与人体十二经脉一一对应起来的时候,我突然对很多个方剂有了更深的理解; 

比如,我们把太阳病里面的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的病症表现,罗列出来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跟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线是那么的一致,经络的循行路线一明了,整个方剂的理解也立马深刻了起来; 

比如,在理解,足少阴肾经循行路线经过喉部,少阴病的桔梗汤就好理解了,《内经》中肾开窍于耳,也好理解了,今后治疗肾经虚火,耳鸣喉痒,也就好理解了;

 

所以:《伤寒论》的六经是与人体十二经络有对应关系的: 

太阳病,对应足太阳膀胱经

阳明病,对应足阳明胃经

太阴病,对应足太阴脾经

少阴病,对应足少阴肾经 

少阳病、厥阴病,分别对应什么,我们后文再写。

 

3、我们要讲的中医解剖原理是什么? 

有些中医学者,说伤寒论是误治大全,其实是完全没有理解《伤寒论》背后的框架原理,仲景先师,是一步步地讲邪气入侵身体的过程,并且详细阐述了每个细小的步骤上,对应的一次性驱除邪气的方剂; 

也就是说,《伤寒论》398个条文,基本上就讲了邪气入侵身体后的300多个状态,而且每个状态都是承前启后、层层递进的,398个条文就像一个军用地图,详细标明了敌人每向前走一步,身体的症状反映,方剂的应对对策; 

所以,我们会看到,第一篇《太阳病》的篇幅最长,其中包括了其他五经:阳明病、少阳病、三阴病的各种邪气状态和方剂;

 

这398个条文,是不能打乱顺序的,是敌人步步紧逼的行进图,这才是《伤寒论》背后的真正的中医原理,我们要用解剖的视角,用中医的思维,去感受邪气和正气搏斗的状态,去理解药物在这个节点、这个力度状态下,所起的具体作用;然后我们才能理解一味药物它针对身体的哪种邪气、哪个位置、起到哪种作用,又有哪些缺点,需要哪种搭配,再升华到我们对这些药物的灵活应用、这些方剂的有效化裁;这就是我们要讲的最最核心的中医解剖原理! 

之前,我彷徨了好几年,直到当我读到清末医家唐容川对《伤寒》和《金匮》的注解书籍时,我才恍然大悟,一下子跳出了原来对《伤寒论》各种症状和方剂死记硬背,而应用时总找不着北的怪圈,我想这就是最关键的,广大初学者最大的困惑;

 

这点在我们当代人的各种中医讲座书籍中,绝大部分没有认识到;很多中医书籍,喜欢把方剂按六经归类,比如哪些方剂是太阳病的,哪些方剂是太阴病的。。。 

当然,对方剂进行适当地对比,是有助于学习和理解单个药物的区别的,但是在整个《伤寒论》的讲解中,用这种归类的方法,实际上是破坏了《伤寒论》邪气层层递进,方剂步步为营的整体框架,对于初学者来说,无疑又是一大弯路;

 

比如,桂枝加附子汤,你是归到太阳病?还是归到少阴病?还是说既属于太阳病又属于少阴病呢?其实不论归到哪个类别,对于初学者的学习理解都是不利的:

桂枝白芍是治皮肤肌肉表层气血虚少而汗自出;

生姜甘草大枣是温脾经三焦补津液;

附子是温下焦肾阳(桂枝白芍的区别我们具体另讲);

只有这三点讲清楚才是重要的,讲清楚了大家以后就会用了,至于那些生搬硬套的分类,其误导初学者的作用反而更大。

 

三、《伤寒论》的剂量问题

 

1、争论不休的剂量问题

 (补充,剂量这段,我发布之后,回想加实践,觉得原来的表述有明显的问题,所以做了修正,抱歉20220718)

《伤寒论》中的剂量是用【两】来计量的,但是东汉的【两】,等于我们现在的多少克呢? 

有很多学者,拿出了出土文物,来说明东汉的1两等于现在的15克多一点,并由此说明《伤寒论》中的方剂,比如桂枝汤,桂枝白芍各3两,就是各45克; 

《伤寒论》上的方剂剂量,是针对完整的、纯粹的某一个状态病症的药物使用量,患者也没有其他类型的病症杂合,实际上《伤寒论》的方剂,可以看做一个个标准的样板;

但一般我们面对的患者,是多个病症杂合,对应邪气的力度不如书上那么纯粹、那么严重,那么我们就应该适当减少剂量;当然如果患者的某个邪气比较严重,相反可以增加药物的剂量;

以小柴胡汤为例: 

小柴胡汤的君药,柴胡是半斤即八两,按15克计算,是现在的120克,对于一般的少阳病症而言,其实按1两=3克,用24克就够了;而如果碰到发高烧的少阳症,柴胡的药量就要加大到40-60克,另加的生石膏,更要使用高达120克/剂;

 

再比如四逆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干姜一两半;甘草二两,炙

这里生附子是一枚,生鲜的大约30-50克,干姜1.5两,按1两=15克计算是22.5克,按1两=3克计算是4.5克;

显然是干姜22.5克才能匹配上30-50克的生附子,用4.5克干姜就匹配不了30-50克生附子;

少阴寒证更加严重的,可以用更大剂量,实际少阴病的通脉四逆汤,就是四逆汤剂量的加倍,药味并没有增加; 

当然危急寒证患者,可能没有机会给你慢慢加量,这还是需要一定的使用经验,来辅助判断;实际上人对附子的适应能力,也是一剂剂增加的,老中医李可就喜欢慢慢加量给患者使用,也抢救了无数的危急寒证患者;

 

说来比较有趣的是,很多人为了东汉1两=15克,非常较真,到处痛骂别人不遵守原方,但是当他自己使用附子的时候,明明《伤寒论》书上写了“生附子1枚”,而他自己连制附片多几十克都不敢用,甚至对生附子怕得要死; 

当然,我这里不是鼓动大家去用生附子,或大剂量的附子,附子使用不当是有一定的风险的,至少现在国家药典的相关规定,有明确的使用限制,是不好去明目张胆地违反的;附子的问题我们到正文中再详细阐述; 

关于剂量,我的总结是:

首先,至关重要,要六经辩证清晰、准确,才能使得用方简单;

实践中,往往1两=3克或5克,照样效果很好,关键不在剂量,关键在辨证是否准确。

 当然,经方原方剂量的效果是很好的,1-2天,就治好了,不用吃药了;
现在很多开药都是7天1副,按经方原方开,再吃7天就超量了;

我在这方面也还是走了很多弯路,其实首先不是剂量问题,首先是辩证准确的问题。

2、经方要针对患者,进行化裁和加减 

很多中医大师,强调背诵《伤寒论》,也强调使用原方,或者合方;很多年轻的中医医生,甚至以使用原方和合方为自傲;熟练《伤寒论》当然没错,但是抛开面前患者的具体症状,一味强调死记硬背,强调使用原方和合方,是有待商榷的;

 

我举个例子: 

真武汤,是治疗阳虚水湿的经典方剂,但是我们在实践中经常是要去掉方中的白芍的,为什么呢?

 原方条文中有“身为振振摇者”,这个摇者,就是水湿导致了肝经血脉的寒凝,寒凝又进一步导致了肝经血脉的虚热、轻度肝血瘀热,脉搏表现会有一定的加速,所以身体会有“振振摇者”;实践中,阳虚水湿的,并不一定会有肝经血脉的寒凝,并导致肝经血脉的虚热,这时用上白芍,就出错了; 

再比如,大柴胡汤中要不要大黄,很多中医书籍长篇大论地论述,原文中有没有大黄?在我的理解,如果有明显的瘀血,或有大便燥结不通,当然要用大黄;但是如果没有明显的瘀血,没有大便燥结不通,就不应该用大黄,或者只能用很小量很小量的大黄,而不能死记硬背大柴胡原方用了多少克大黄;

 

同理,喜欢使用合方(多个方剂合用),也是有待商榷的;一般情况下,一个40、50岁的患者,一般都是长期的慢性病患者,他们多数都是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同时有问题,各种症状加起来少说也有十来种,这要用合方的话就复杂了,方子就很大,药的味数太多了,不能形成药专力宏的效果;实践中,在保证方剂效果的前提下,药方的药味数越少,代表开方人的水平越高;

 

这就说明,我们要分析清楚患者每一个位置、每条经络上邪气的性质和具体位置,要理解《伤寒论》中每一味药的作用,对经方能够,灵活地化裁和加减;

当然,我并不提倡跳过经方原方,跑去自己组方,我们应该要在熟练经方原方的情况下,根据面前患者的具体状况,一一对应地调整、加减对应的药物,才是中医开方的正道。

 

四、中医的派别问题

 当今比较流行的有经方派、扶阳派,还有清朝的温病派; 

经方派,是以《伤寒论》的方剂为基本纲要的,讲究原方和合方,这个现象我们在上面一点已经讲了;

 

扶阳派 

扶阳派,善用附子,而且是大剂量使用附子,强调阳气的主导作用;应该说在寒证的治疗上,确实有很多可取之处,有很多可学习之处; 

大量使用附子,本身并不是扶阳派的自创,《伤寒论》中“四逆汤”本身就使用大剂量的附子,而且是生附子一枚(30-50克),而且没有要求先煮2小时,反而桂枝汤反复要求喝热粥,多披衣服,等汗出,仲景先师罗嗦叮嘱了很多;即使是扶阳派也反复强调只能使用制附子,而且要先煮2小时,使附子实际药力大减,才予以服用; 

在实践中,中年人、老年人,虽然绝大部分有阳虚寒证,手脚冷、怕风、不渴不饮水、舌苔水滑、脉沉弱等症,可以使用较多的附子、干姜、肉桂; 

但是我们不能一味地强调扶阳,因为人是阴阳平衡的,长期的阳虚,必定导致血流受阻,形成少量的阴虚,这些人即使有明显的寒证,也往往同时伴有阴虚血热的症状,在使用附子干姜肉桂,解除大量寒邪之后,阴虚的症状就会显现出来,表现为:失眠夜醒、轻微咳嗽、喉痒、眼花、头疼、耳鸣、口干不欲饮、潮热汗出、舌红、暗红、舌根苔厚腻、脉细数等等症状;这些情况显然不能再大量使用姜桂附了,而应该使用大量的熟地黄,以及少量的山萸肉、五味子、麦冬、山药,和肉桂,以补肾精,收敛虚火; 

从作者《扶阳讲记》的方剂案例中,也可以看到,多个方剂反复在使用阿胶、龙骨牡蛎、黄柏知母、川贝浙贝木蝴蝶,这类滋阴、清热的药物; 

也就是说,有少阴寒证就要用附子,有阴虚血热就用阿胶、地黄,这一切都决定于患者的身体状况本身,扶阳派也都要用,不是扶阳派也都要用;有经验的中医应该学习大胆使用附子,没经验的中医初学者,应该谨慎使用附子;

 

温病派 

温病,就是热病,表现为高热发烧、口渴、汗出、脉洪大、舌红、苔黄等明显的热性的症状,瘟疫是其中之一,2019年至今2022年流行的新冠肺炎,属于瘟疫,也属于温病范畴; 

清末的叶天士、吴鞠通为代表的温病派,针对瘟疫的流行,补充了很多治疗温热病的有效方剂,为中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温病条辨》《温病学》只是《伤寒论》框架下的补充,这点要充分明确; 

伤寒论中治疗温热病的方剂有很多个,比如著名的白虎汤、麻杏石甘汤、竹叶石膏汤、黄连阿胶鸡子黄汤、三承气汤,都是治疗温热病的重要方剂;所有《温病条辨》的方剂,都没有跳出《伤寒论》这些方剂的六经框架;

 

个人猜想,可能由于20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作为长沙太守的仲景先师,面对的更多的是饥寒交迫的平民百姓,自然风寒病症会比温热病症要多一些;而作为清末苏、杨两地的江苏地区,百姓相对富裕,气候也较为湿热,瘟疫疾病更为频发,那时没有大量食用牛奶水果和冷饮,百姓病症中温热病表现较多,所以有必要补充更多的温热病方剂;

 到了21世纪的当代,可能由于牛奶水果冷饮的广泛食用,阳虚水湿的年龄层越来越小,很多小孩从出生第一天开始就是阳虚水湿,以至于已故李可老中医说,世界上包括炎热的非洲地区,99%的人都是阳虚,大量使用姜附桂的机会很多;但是由于这些患者的生活更加富裕,劳动机会更少,我们也应该看到即使是阳虚水湿为主,也夹杂着大量的轻度的阴虚血热的情况;

 

总而言之,中医医学不是江湖武林,不是说少林派武当派,自己有本事就开个宗立个派;不管你是什么派,面对同一个病人,正确的治法、正确的用药,都是大同小异,区别不大的;

其实无所谓经方派、扶阳派、温病派,都有其可取的优点,但如果过分强调自己的派别的话,也都有自己的不足;他们的优点我们都要学习,他们的不足我们也都要有清醒地认知,辩病辩证,还是应该以当面的患者为唯一对象、唯一标准,负责任地判断清楚病症,合理利用不同的药物。

 

五、几本参考书 

很多初学者,喜欢听讲座,因为听着很舒服、不费力;确实很多讲座的老师,或者书的作者,是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的,当然我也是这样听讲座看书走过来的; 

正如前面我列举的那几个大问题,大部分现代人的讲座和书籍,细节上讲解的还是可以的,值得我们学习的; 

问题往往出现在如上所述框架上,框架在建立时产生了错误或者偏差,是要走很多弯路的,有些人到胡子花白也走不出来; 

就像学习书法,没有人会拿现代人的字,去作为临本,即使这个现代人的字再漂亮;有书法家还忠告,学书法不仅要以古人为先,取法乎上,甚至更应该先练篆书,而不是先练楷书,于此我也深有同感; 

所以,我现在的忠告是,要以《黄帝内经》和《伤寒论》为基础、为核心,即使有很多不懂、不理解的,也要先尽量熟练原文;就像给小孩背诵《论语》一样,他肯定不懂,但是等他长大了,实践了,他很可能会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所有参考书目和讲座,都是起辅助作用,绝对不能,喧宾夺主,摆错位置,最好同时买两三本对比着看;尤其是前文我提到的框架问题,很多参考书都是有错误的,误导初学者的;

所以,尤其是近代的,建国以后的,各个中医前辈、中医大师,各种讲座、书籍,大家先不要急着去崇拜,更不要去全信;读书学习,以拜读古代先贤为第一要务!切记!

比较好的参考书,推荐《唐容川医学全书》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作者清末唐容川著,文字偏文言文,需要慢慢体会;其中的《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伤寒论浅注补正》《金匮要略浅注补正》三篇是我们要重点参考学习的内容,但其中《血证论》的内容还是有很多的不足; 

《胡希恕伤寒论讲座》(中日录音完整版),《大医至简》刘希彦解读伤寒论,这两本书有完整的《伤寒论》的条文和方剂罗列,注解文字也比较口语化,方便我们查阅,也有一些经验讲解,有利于对原文的理解;当然框架问题,在这两本书上还是存在的,请大家事先知晓一下。

  

六、痛,并快乐着

 当今时代,学习中医,是痛苦的,也是快乐的; 

痛苦,首先来自于生活理念的冲突,人家都在喝牛奶营养每一天,吃水果补充维生素,而你要说牛奶水果是寒湿的第一大祸根;不管是营养还是祸根,这食用后的结果,可能几个月、几年里都发现不了,发现了也不能证明是这个原因导致的;这个理念的反复冲突,如果发生在家里,发生在孩子的喂养饮食上,将给你的生活带来无尽的痛苦; 

痛苦,其次来自于医疗理念的冲突,人家都在做胃镜、吃降压药、做切除手术;而你,一时半会,甚至几年里,由于自己学业不精,自己无法解除家人的病痛,碰来碰去也碰不到中医的好的治疗效果,还要阻止家人去做这些西医的治疗,你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折磨和无奈;

中医不是万能的,人体的基础健康,依赖先天的肾气和后天的胃气,中医中药所起的作用,仅限于辅助人体,清除邪气,恢复人体的代谢循环,如果肾气枯竭,胃气衰竭,中医也是无法将其逆转的; 

中医医学仅仅是一个工具,就像一把刀,厨师可以用来切菜,恶霸可以用来砍人;中医治疗有没有效果,本质上还是取决于人的作为;她需要做医生的人,有耐心、细心、爱心和责任心,她更需要患者有及时的反馈、积极的心态、饮食、睡眠,包括煮药过程,等等各方面的配合,否则医术再高,也难有成效;

 

中医医生,不等于中医医学!90%的中医医生,技术水平达不到中上水平;“责任心”这个词在当今社会已经很少有生存的土壤了,包括在中医医生里面; 

同样,90%的患者,虽然成天感叹:碰不到好的中医医生!但当一个不错的中医医生,摆在他们面前的时候,他们仍然无法区分、踌躇不前、浅尝即止、甚至掉头向西;作为一个旁观者,我见证了一次又一次,不管我说什么,人家都只希望你赞同他固有的观点,我除了哀其不幸之外,最识相的就是早点闭上我的嘴;难怪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但,快乐是和痛苦同时产生的! 

快乐,首先来自于内心的信仰,你坚信过去的3000多年里,中医医学虽然没有救上所有的人,但确实治愈了很多人,确实有世界上最深刻的,对人体健康的认知,和高超的医学技术;在这样的知识海洋里冲浪,在与古人的学习和对话中,我们学习的不仅仅是医术,我们更慢慢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更高层次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快乐,其次来自于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来自于“不治以病治未病”的未卜先知,来自于化重病于无形的感慨,来自于家人整体健康状态向好的欣慰;快乐还来自于中国人对“无疾而终”的最高追求;

 

如果,这些痛苦你都准备承受,如果这种快乐是你最坚韧的追求,那我们就一起开始吧,一起来学习《伤寒论》背后的中医解剖原理!

 ==============

延伸阅读

《怎样自学中医? 》

《怎样给自己看病》1--7

全部讨论

2023-10-12 15:02

感谢老师,感谢无私的善知识推荐。在老师的文字中,感受到一颗医者父母心。决定跟随老师脚步,好好学习中医知识。

2023-07-29 07:37

想入门的小白,加油💪

2022-06-30 17:37

紧跟老师,渡我等小白上岸!

2022-06-25 15:43

太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