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资金”教你如何布局港股市场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只有看到未来,才会有未来。”

还记得这句话吗?对了,这是电视剧《繁花》里的,一句经典台词。回到现实中来,这一幕在股市投资中正在上演:“只有看到希望,才会有希望。”

随着美股降息的纠结,越南股市、印度股市的连续调整,A股、港股作为全球资金的“避风港”,越来越得到更多人的认可,而这一点,港股市场近期的表现堪称精彩。

没错,就是港股,它又回来了!

(1)高股息

尽管近期出现调整,但不经意间,港股已经迎来高光时刻:

首先,高股息备受推崇。

6月11日,全市场首批三只央企红利ETF获批,作为今年最受追捧的产品之一,港股市场成为红利基金的热门之选,而这很大原因就是港股的高股息优势。

一方面,由于熊市时间过长导致的投资者风险偏好降低,使得近两年市场风格倾向于高股息价值股;另一方面,港股估值长期低于A股,港股恒生指数PE-TTM当前值(5/20)为10.10,这比沪深300指数、上证指数都要低。

来自WIND资讯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15日,今年以来共发行了32只红利主题基金,其中多只均明确涉及港股高股息投资。

其次,中特估优势逐渐显现。

今年上半年,随着重磅房地产救市政策的落地,尤其是中特估板块的启动,港股市场三大指数跳空高开。就在5月17日,恒生指数收盘上涨0.914%,盘中最高一度达到19602点,创下今年以来的新高。

其实,自从今年以来,港股市场表现出色,三大指数均有不俗表现。WIND资讯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17日,作为港股三大指数,恒生指数恒生国企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在过去一个月涨幅突出,同期累计涨幅分别达到20.32%、20.61%、23.12%。

也就是说,港股市场三大指数5月份前后的累计涨幅均在20%以上,港股稳居全球主要股指涨幅首位。

没错,你熟悉的那个港股,又回来了!

(2)三大推手

看到这里,和财富君一样,估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港股备受推崇的原因何在?

对此,鹏华恒生中国央企ETF(基金代码:513170)基金经理余展昌日前表示,经过他的仔细研究和观察,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在发挥作用:

第一个,资金回流。就在近期,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善,尤其以日元为代表的海外资产贬值严重,部分资金选择回流港股和A股,再加上美国降息预期再次升温,对资金的回流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第二个,国内经济持续改善,经济复苏预期向好,外部机构也因此上调了对港股评级。6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主要指标数据显示,5月份,服务业、消费和进出口都有所回升,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就业、物价形势稳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国民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运行总体平稳;

第三个,AH股溢价。相比A股市场,伴随近4年来的持续调整,港股整体估值已处于全球股市中相对低位,具备较高的安全边际,更加吸引了避险资金的关注,吸引他们投资港股。

“本轮港股上涨的根本逻辑与A股相同,政策持续发力使得市场对经济不确定性担忧的下降,驱动中国资产整体估值修复。”谈及最近港股市场的回调,余展昌指出:

“近期市场波动,我们理解主要是在市场积累一定涨幅后,伴随外部不确定性风险增加而进行的阶段性调整,不影响港股修复行情延续。”

(3)“聪明资金”

港股的连番上涨,带动了港股主题基金的整体表现。

从最近的市场来看,主要是呈现两个方面:一方面,港股相关ETF近期持续“霸榜”跨境ETF涨幅排行榜单;另一方面,多家港股主题ETF净值已经创出成立以来新高,成为一众ETF基金中“最靓的仔”。

数据显示,截至6月6日,以高股息著称的恒生中国央企指数今年来涨幅达18.68%,在主流红利指数中位列第一,同时在历史多时间维度也处于前列,据统计,指数近3月、近6月、近1年涨幅分别为14.14%、20.88%、8.37%。(数据来源Wind)与此同时,以恒生中国央企指数为跟踪标的的恒生央企ETF(513170)也有不俗表现,截至6月17日,今年以来二级市场最大涨幅达到16.78%。而在5月17日这一天,恒生央企ETF(513170)净值当天上涨0.99%,达到1.1236元的净值新高。

与此同时,就在近期,港股央企红利ETF港股通金融ETF港股国企ETF等产品净值均创成立以来新高,港股通50、国企、消费、医疗等香港市场不同细分主题的ETF也多有上涨。在全周净值回报排名居前的跨境ETF中,港股主题产品也占据了绝对主力。

很显然,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市场的“聪明资金”,已经开始行动配置港股。5月16日,港股全天成交量,成功突破2000亿港元,这一点就是最好的证明。

来自东方财富Choice金融终端数据显示,2024年前4月,南向资金一直保持净流入状态,年内累计净买入港股超过2000亿港元,占去年累计净买入金额的一半以上。

另有数据显示,一季度港股表现不佳,但依然获得了1200亿元的南向资金流入,判断是险资、理财子等增量资金加仓的结果。4月中旬之后,资金选择了加仓基本面有明显改善的港股科技股,港股互联网等新经济股票的表现更强。

而来自国金证券研报的数据表明,一季度百亿基金经理的股票仓位为86.6%,其在A股的仓位为78%,环比降低0.85%,但其在港股仓位却环比上升0.42%,且港股仓位明显高于主动偏股型基金,表明其对港股投资机会的看好。

(4)五大优势

对于A股市场投资者来说,投资港股的渠道则主要包括两个:一开通港股通账户直接投资;二是通过A股上市的港股主题基金进行间接投资。很明显,基金在门槛、交易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

WIND资讯数据显示,包括恒生央企ETF在内,最近一个月的成交金额超过6.63亿元,而4月份以来,多只港股红利主题的ETF产品资金净流入额超过4亿元,多只港股ETF的净申购份额超过10亿份。

恒生央企ETF(513170)基金来看,该基金投资港股的优势非常明显:

首先,跟踪恒生中国央企指数,恒生中国央企指数反映第一大股东为内地央企的香港上市公司之整体表现,中字头企业占比高,聚焦蓝筹央企龙头;

其次,重仓股集中。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5月16日,恒生中国央企指数(HSCSOE)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中国海洋石油、工商银行、中国移动中国石油股份中国石油化工股份中国神华华润置地中国人寿,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3.24%,涵盖了金融、能源、通信、地产的行业龙头;

再次,中特估概念。该指数成分股涵盖34家主要央企集团,其所属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总市值占全部央企集团的72.9%、净利润占全部央企集团83.2%;

还有,高股息。高股息类资产往往不是高波动、高弹性的资产,在牛市期间往往难以跑赢成长势头迅猛的个股。但这类资产通常运营稳定、现金流较好,在风险 收益降低的市场中稳健的一面则会凸显;

最后,低估值。港股调整超4年,恒生央企指数当前相较于基日跌幅达19.39%,当前PE-TTM值6.08x,PB仅为0.81。

(5) 港股归来

对于后市,港股的投资价值更为看好,财富君归纳起来,主要原因有三点:

第一点,中国经济稳步复苏,A股和港股盈利能力均有望继续好转;

第二点,美股有望降息,而在流动性方面,下半年美联储有望开启降息周期,美债下行概率较大,中美利差倒挂收窄利于港股流动性增强;

第三点,AH溢价下降,随着港股通 成交额占比上升(当前占比约30%),南向资金定价话语权增大,AH股溢价有望下降。

资料显示,就在恒生央企ETF跟踪的指数中,指数成分股中共24家公司在AH两地上市,溢价率均值为100.1%,估值提升空间较大。

“2018年末至今A股溢价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截至2024年2月29日,恒生沪深港通AH股溢价指数披露值为153.79%,创 2009年4月以来新高。”余展昌指出。

对于后市,余展昌认为,港股受益于本轮全球资金再平衡,港股资金面持续改善,叠加政策出台的助力,配置窗口已至,建议关注三条主线,其中南向资金偏好的港股红利板块,如石油石化、有色金属、煤炭、高速公路等尤为看好。

同样,中金公司也表示,盈利能力稳定、具备分红能力和分红意愿的高股息板块或仍是中期的配置主线,过去2年伴随着国内无风险利率的趋势性下移,分母端是支撑高股息行情的主要驱动,未来高股息的配置逻辑或从分母端转向分子端。

“人生不能重新开始,但可以从每一个选择点重新出发。”在文章的最后,财富君还是以《繁花》的台词结束,但愿您的股市投资,从港股开始重新出发。

港股,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