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欠薪?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字少,事大!

正处于降薪裁员漩涡的公募基金,坊间传出欠薪消息。传闻显示,北京某小型公募基金公司拖欠薪酬,而传闻的公司显示为北信瑞丰基金公司。

今天,北信瑞丰就此作出回应,所有员工每月薪资均正常、足额发放。

不出意外,应该是虚惊一场!

(1)欠薪?

欠薪,尽管这个词语,以前出现的时候,总是会和农民工牵扯到一起,但如果是落在公募基金头上,估计和财富君一样,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惊讶,甚至不会相信。

不过,这则欠薪的传闻,确确实实是和公募基金牵扯到了一起,尽管“小作文”字数不多,但透露的信息量并不少:

首先,欠薪的是一家公募基金,位于北京的一家小型公募基金公司;

其次,欠薪一周左右(这个拖欠时间,不知道算不算真正的拖欠哈),原本是每月15日发放薪酬,但本月至今没有发放;

再次,公司有小范围通知。传闻显示,对于此次欠薪,公司已经提前小范围通知,主要原因是行业不景气和公司业绩不佳;

最后,欠薪会波击全公司,不知道拖欠多久。

传闻一出,惊诧一片。

大家纷纷猜测,这家公司是谁?最后,市场的猜测对象,纷纷指向北信瑞丰基金公司。

(2)回应

就此,财富君联系北信瑞丰相关工作人员,并对市场传闻和公司现状予以核实。

今天,北信瑞丰基金公司回应,“欠薪”为不实信息!实际上,该公司是对薪资发放时间进行了调整,所有员工每月薪资均正常、足额发放。

该公司的回复显示,实际情况为公司近期对薪资发放时间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上发薪模式转变为下发薪(5月份薪金改为6月初发放),完全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无任何延误或克扣情况发生。

“当前公司运营一切正常,公司有信心,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继续稳步前行,为投资者创造价值,为员工谋福利,为社会贡献力量。”

资料显示,北信瑞丰基金成立于2014年3月17日,来自天天基金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21日,该公司目前公募管理规模29.30亿元,在全市场排名第160位,处于行业末尾阵营。

而从股东层面来看,该公司是由北京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与莱州瑞海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基金管理公司,截至目前注册资本1.7亿元,二者持股比例分别为60%和40%。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北信瑞丰基金旗下共有15只基金,业绩分化较为明显。截至5月21日,北信瑞丰健康生活今年以来累计亏损19.35%,近三年亏损27.32%;北信瑞丰研究精选今年以来则累计上涨了18.85%,近三年亏损4.53%,自2017年6月成立以来则累计上涨了42.13%。

北信瑞丰基金现任总经理刘晓玲,从2023年底上任算起至今不足半年,历任博时基金销售助理、渠道经理、北方地区大区总监、渠道总监,以及富国基金零售业务负责人、泰康资管公募事业部市场负责人、融通基金副总经理、宏利基金副总经理,是一名从业经历超过20年的市场资深人士。

(3)警钟

至少从目前来看,北信瑞丰的欠薪传闻,只是一场虚惊。

但对于金融行业的从业者来说,无疑也是敲响了警钟,毕竟经济大环境持续低迷,公募基金信任危机以及财富效应缺失的背景下,公募基金行业也正面临严峻挑战。

其实,财富君之前也说过好多次,这次行业面临挑战的直接后果,就是全行业有可能大洗牌,其中一个就是,中小型基金公司的生存问题,再一次敲响了警钟。

那么,哪些公司更容易受到影响和冲击呢?财富君建议,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注意观察:

首先,“迷你”公司。主要是从规模来看,如果这家公司的管理规模较小,那就意味着其管理费收入较少,一旦无法覆盖公司的固有成本,那就很容易落入亏损的境地,从目前来看,如果按照管理规模300亿元的盈亏持平线来说,那至少有50家公司,属于“迷你”公司之列,应该处于重点观察的公司;

其次,频繁增资公司。对于一家基金公司来说,如果仅能依靠股东增资“输血”,从而缺乏自身“造血”能力,那其长期发展也会存在隐患,一旦股东增资的意愿不够强烈,那持续运营的压力也会随之显现;

再次,股东变换的公司。如果公司股东变换非常频繁,那肯定对于公司的发展没有好处,缺乏稳定的股东支持和公司定位,公司发展一般都会受到很大限制;

最后,管理层不稳定的公司。这个角度也就更容易理解了,高管团队都不稳定的公司,至少说明这个公司的管理制度不会健全,很难有清晰的公司发展方向和战略,更谈不上长远发展了。

且行且珍惜。

全部讨论

05-22 14:18

多大的事?基金行业给客户赔了几百亿身家性命都不眨眼,这点工资忍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