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度总结] 大麦投资2020年Q1总结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截止2020.3.31,大麦投资今年以来收益率+1.81%,沪深300今年以来-9.46%,恒生指数今年以来-16.65%,纳斯达克今年以来-10.29%。

今年的一季度是有大黑天鹅的一季度,先是1月开始的国内YQ发酵,WH封城,造成A股2.3的大坑。3月开始,国外YQ又开始传播,到现在仍未有明显的事态控制,美股4次熔断,流动性趋紧,拖累外盘下行,也间接影响了大A。我在一季度的投资也有些失误,以下将分部类详述。

A股方面,主要有这几块:ST摘帽、封闭基金、可转债、套利股、价值股。

ST摘帽方面,在1月走势其实还不错,2.3大坑以后也逐步恢复,真正变弱的是3月份,即使确定了摘帽也没有提振股价。其中印象深刻的是ST爱旭,该股摘帽后成为爱旭股份。其实这个股票本质已经换壳了,原来是房地产股现在已变为光伏概念股,本想着基金应该会因为它是光伏股逐步配置,但是摘帽当天股票反而迅速下跌,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果断地抛售股票,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因此目前持有的ST摘帽股,根据目前的弱势情形,如走势不利就尽早抛售。

封闭基金方面,原来主要持有的是九泰系列,后来在某个时点根据研究发现今年以来科创基金涨的不错,就又投入了一些科创基金。可惜好景不长,3月开始科创、5G等概念熄火,部分仓位只能忍痛割肉。而原来的九泰系列也破趋势止盈。这块由于本身就是按趋势投资,无甚特别可讲,领导近期又重提了5G和新基建,走势是否能够复苏还有待观察。

可转债方面,其实应该算一个配置重点。据JISILU统计,今年以来使用简单的双低轮动,就可以获得不错的效果。而从JISILU统计的各指数表现看,可转债等权指数的季度表现也是最好的,达到10%。我的可转债仓位目前大约在A股总仓位20%左右,算是个保守配置。其实在年初时可能还不到10%,但本季度可转债还是发生了不少的事件,包括钧达转债毫无征兆下修,以及3月份有几天游资竟然看上了可转债。有人买中了游资炒的转债确实也能小赚一笔。不过这两天深交所又发了对可转债的关注函,炒作方面一定是趋于谨慎了。不过由于目前大盘偏低的点位,让我觉得可转债本身在性价比OK的情况下仍然值得继续配置。

套利股方面,大部分是部分要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只有重庆百货是全面要约。值得一提的是重庆百货从提出要约到正式发要约报告书,持续了有几个月的时间。但在3月底时某天突然盘面异动并发了全面要约的公告。这块本身根据公司公告是看不出的,反而是要根据公司要约方的官网主页的变化才能看出蛛丝马迹,信息搜集的能力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在套利股未发正式要约前,是针对公司信息的解读和博弈,而发完要约之后,则是和市场以及数据的博弈。当然,对于一个下有保底的标的,作为打新底仓持有一段时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虽然今年以来我一个新股都没中:( )

最后要讲讲价值股,这块也是我比较薄弱的环节。延续2019总结中讲的PE和EPS,并根据投研帮的知识教学,在看一个公司时更看重FORWARD PE。然而在真正实践时还是有2点问题。一是跌到位的时候往往是大盘泥沙俱下,有恐慌情绪,如何逐步加仓需要做好计划。二是有些虽然跌到了认为可以的价位,但是否还缺少考虑了其他影响?例如立讯精密,确实是好公司,3月的某个时点也跌破了安全价格,但由于海外YQ的影响,是否会影响营收呢?市场会不会考虑这个因素?外资是不是也会由于整体流动性不足而撤走?当然,这两天由于新科技概念又回来了,立讯精密也有了个不错的反弹,但在之后买入价值股时需要注意,进行更全面的考虑。

总体来说大A部分只是小赚未亏。对于本季度套利和可转债部分仓位比较多的同学,是可以做到不错的收益的。此外,本季度还经历了2.3的大跌,以及3月的流动性连续大跌。如何在大跌时做好预案(例如2.3的大跌是可以预期的,但跌幅确实还是超过了我的想象),或是考虑一些"自救"方案,都是值得总结的。

港美股方面,年初主要延续了19总结中的持仓。然而由于4次熔断泥沙俱下,账户收益惨不忍睹。融创由于担心高杠杆割了,其他还做了一些“高吸低抛”的操作。而在港美股事件套利方面,除了一个港股原有的套利完成,美股的几个套利都以失败告终。比如某公司的ODD LOT TENDER OFFER竟然由于大盘大跌取消了。。还有一个期望折价收窄的标的,由于未做对冲,损失也较为惨重。其实今年初看最确定性的当属做多VIX,和做多黄金(虽然黄金在3月由于流动性问题也跌了一些,但总体还是涨的)。然而,在年初我都没配。

痛定思痛,重新梳理所有标的,将港美股部分主要分为低风险套利和价值股部分。其中价值股部分采用理杏仁的DCF分析来毛估,虽然DCF分析法有道理,但其中几个参数的设置还是有很大的区间,所以只能大致估计,并且尽量选择不太受YQ影响的标的。而低风险套利则采用逐步加仓。因低风险套利标的有时流动性是不足的,不能大肆配置。另外,GLD黄金开始逐步配置,弥补资产配置的短板。

港股打新方面,其实今年以来明星股表现还是不错的,如九毛九和诺成建华B,但小票的表现就普遍不好了,这应该和整体大势走势也有关。另外,小票的特点是越冷门,可能给更大的惊喜。因此对于小票就要密切关注超购倍数,来决定“下多少注”。当然,如果有热门大票,那必定是全力融资上,小票这时只能算是饭后甜点了。

展望2季度,A股仍处于低估区间,美股适中,港股尤其H股是低估的。但A股方面,市场情绪不足,因此套利部分要逐步加强,而在性价比高的情况下也可加大转债配置。美股方面则继续延续前面说的低风险+价值股。而港股方面,虽然低估,但是不能确保它变成极低估,非主权市场感觉像是“没妈的孩子”。因此港股目前做的最多还是港股打新,而真要抄底港股个人或许可以使用150176恒中企B来做,尤其现在还折价。总而言之,二季度要继续以稳健为主,及时根据市场情况调整。

#2020年Q1总结# @今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