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盘中思考:对于负面信息,何时应该重视,何时应该无视?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随着房地产板块的回暖,近期金融股也迎来了一段不错的反弹。港股的中国平安已经不知不觉中反弹了差不多50%。而受到法案影响的CXO仍然毫无起色

这不是近年来市场第一次给出这样的机会了,在2022年的10月-2023年4月,金融股也有一波不错的反弹。当时在招商银行跌破1倍PB也就是24块钱左右买入,反弹至40卖出,是一次非常不错的体验。当时还觉得没在33元买入平安甚是可惜,希望下次能抓住这种机会。

然后一年后再次面临这种机会,我却犹豫了,原因就是担心地产的雷,因为银行和保险和地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怕被牵连。

现在回头来看,银行保险才是更好的抄底选择。而CXO不是。

这就涉及到同样是负面信息,哪些应该重视,而哪些无视即可。对于金融板块的负面情况,就是国内经济到了周期性的低谷,叠加房地产的低谷,经济的低谷会有复苏之日,房地产到银行保险之间还有很多道防线,影响相对有限,而低估值已经对此有了很好的保护,因此可以乐观些看金融行业。而对于CXO板块的负面情况则不同,一开始只是行业周期性的问题,美联储加息周期导致生物医药投融资不景气,这一问题随着越来越近的降息周期将会得到解决,如果仅是如此完全可以保持乐观,但又爆出个生物法案事件,这一变数还是非常不可控的,这就动摇了行业的底层投资逻辑,对于这种负面信息就不能完全无视。

虽然长期来看可能CXO行业的成长性好于金融行业,但投资并不是只有长期持有不动一条道。金融是一个周期性行业,根据周期逆势操作也能取得不错的收益,而且金融是国之命脉,金融行业龙头大多达到大而不倒的地步,因此相对又是安全的,近期金融行业的负面信息大多不伤及根本,是可以逆势买入的机会。而CXO虽然是成长性行业,但现在行业长期的成长蒙上了很大的不确定,就没必要在现在就赌,对于这种伤及根本的负面信息,可能不是很好的逆势买入的机会,密切关注等到一切尘埃落定再投也不迟。

当然这确实是一种事后诸葛亮,改变不了过去犯下的错,但是如果能努力从中提取一些规律性的经验教训,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收获。

以上纯属个人思考的记录,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可能包含了大量个人偏见。希望大家不要被任何人的看法影响自己的情绪和判断,因为任何人都有可能是错的,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