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第一课,学会估值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所谓好的金融投资决策,就是要找到那些“价格低于价值”的资产。

那问题来了,价格是可以看得见的。但价值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你要怎么办呢?

所以说,准确地估算一个资产的价值,是做好投资决策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对于价值型投资者来说,都听过:以低于内在价值的价格购买!可我们会发现,在市场上我们我们会遇到很多机会,可对于机会的识别却是不一样的!

因为价格与价值是截然不同的,我们怎么知道当下的价格到底是不是机会?还是陷阱?

比如当下的茅台,在估值上已经进入了2018年以来的最低点,那么这时候的茅台到底是不是便宜呢?

估值本身就是一个“模糊正确”的东西,模糊到什么程度,可能是几倍的差异。

就像茅台,对有些人来说,茅台的合理估值是1500元,对另一些人则是3000元。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估值取决于对公司未来经营情况的判断,以及每个人的风险偏好。对未来的预判越乐观(盈利预测越高),风险偏好越高(贴现率越低),估值的结果自然越高。

茅台酒当前的出厂价只有1269元,而市场零售价以前基本在2500元以上,也就是说,单纯考虑市场因素,公司提升出厂价轻而易举,利润就有可能从现在的600亿元提升到1000亿元以上。

如果你认为茅台酒的出厂价还有巨大的涨价空间,那么其估值就是3000元甚至更高。但也有人认为茅台酒的出厂价受制于非市场化因素,而且喝白酒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这些也都是事实,如果基于这样的判断,茅台的合理估值可能是1500元。

就像现在,市场上飞天的现货价格一直下跌,甚至都跌倒了每瓶2100元,这就让很多人以为茅台也有了滞销的问题!那么未来的增长就会受影响,估值也自然瘦影响!

估值是投资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价值投资最终的落脚点。

巴菲特曾经说,假如由他在商学院开设投资专业课程,他只会讲授两门课:

一是如何面对股价波动,

二是如何估算企业内在价值。

要正确面对股价波动,前提也是要大致清楚企业的内在价值,所以说估值是投资的核心和最终落脚点,并不为过。

通过对企业的基本面进行分析,投资者可以大致估算企业的内在价值,并据此进行投资。

估值的结果往往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进而影响投资者的最终收益。

然而,在历次市场泡沫中,投资者往往因为对估值问题缺乏足够的认知和重视,盲目跟风投资,最终遭受了巨大损失。

在A股的历史上,出现过两次比较明显的估值泡沫,一次发生在2007—2008年,另一次发生在2015年,这两次估值泡沫的破灭都令投资者损失惨重。

2007年,在国内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上证指数从年初的2 675点涨到最高6 124点,一年不到的时间里翻了两倍多。2007年10月,上证指数的市盈率已经达到53倍,却依然有人鼓吹上证指数有望继续在2008年突破8 000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投资者在高位买入股票,并因此而遭受了惨重的损失。有统计显示,2008年当年亏损幅度超过70%的股民达到六成以上,而亏损幅度小于30%的股民仅占5%。甚至直到今天,很多股民手里的股票都还没有解套。

2015年下半年的那场股市异常波动,同样也酿成了悲剧。上半年,市场已经非常火热,短短大半年时间里,从2 000点左右涨到了4 000多点。但某些媒体称“4 000点是牛市起点”,所以很多股民特别是新股民跑步入场。

这次牛市的特点之一是高杠杆,不管是机构还是散户,都在纷纷加杠杆;特点之二是创业板牛市,当时创业板的平均市盈率水平已经达到了135倍,但继续看涨的人依然不在少数。在这一年的股市大跌中,个人投资者的人均亏损幅度达到40%,甚至有人因为加杠杆而倾家荡产,我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的案例。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其实就是因为不少投资者缺乏对估值的基本概念。

例如,市盈率可以分为平均市盈率和中位数市盈率,前者反映市场总体的估值水平,后者反映市场的估值水平的扭曲程度。不少人或者完全不看估值,或者最多只看一下总体估值水平,便得出市场没有泡沫的结论。

往往在这些资产的价格都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时,很多人依然跟风买入,并认为股价还会一直涨下去。如果大家能够充分了解、认识并合理应用估值,其实很大程度上就能够避免这些损失。

此外,还有一次让人印象深刻且影响面不小的估值偏离是在2021年,但这次应该属于“局部泡沫”,相对比较隐晦,因为不是全部资产的泡沫,而是所谓“核心资产”的泡沫。

2017年以来,A股的投资风格转向白马蓝筹股,以贵州茅台为代表的消费医药股,在2017年年初到2020年年底这4年中走出了气势如虹的结构性行情。这时候,A股市场言必称“价值投资”,大家都认为“买入核心资产就可以躺赢”。

可攻守易势,等到2021年房地产调控以来,白酒行业也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开始就均值回归!原来的核心资产,现在却成了市场的弃儿!我们会看到原来茅指数,很多公司的估值都开始了腰斩!

股票市场之所以有交易,就是因为人们对股票价格的合理性产生了分歧——卖的人认为股价已经贵了,买的人却认为股价还要继续涨。而这种对公司估值的分歧是非常正常的,甚至可以说这是股票二级市场存在的基础。

正因为估值难,且带有很强的主观意识,没有很“精确”的结论,所以很多投资者会忽略估值或者回避估值,不愿意花心思研究。

但我还是要强调,估值在投资中极度重要,甚至可以说,投资的核心和最终落脚点就是估值。

我们从成长空间、竞争格局、公司护城河、财务等各个角度详细分析一家企业,最终都会面临这个灵魂之问:“这家公司股票值多少钱?什么价格可以买入?”

当然,关于估值和泡沫,资本市场存在很多认知,认知的视角不同,理解也不一样。

对于我们普通投资者来说,我们投资股票的主要目的是稳健获利,而想要获得长期的稳健回报,就必须高度重视估值。

可以说,投资者最后投资能力的落脚点就在于对公司如何估值上!只有把投资建立在正确的估值上,投资者才能在市场波动中,任他东南西北风!

我们下次继续聊,常见估值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