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如何实现财富跃升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本文是探索未来型的,通篇假设比较多,漏洞也会比较多

1.基本数据都是平均数据,朋友侠请勿用“我有一个朋友”来抬杠。

2.财富阶层跃升的定义,a大幅超过你的父母财富水平;b大幅超过同龄人财富水平。

大幅超过的定义是不好定义的,从感觉来说,收入差距在50%之内你时最不舒服的,因为觉得赶上的可能性很大,不服输;收入超过你1倍你觉得有点泄气,当收入是你的3、5倍时,你已经服气了,因为内心很清楚这比不上了。这就是大幅超过的基本定义,也是本帖阶层差距的心理性差距

另一个,从收入和财富的角度,当你的全工作年限收入的预期再也达不到别人的财务积累水平,换句话说就是别人躺赚还强过你跑死,可以认为存在阶层之间的技术性差距了

比如现在你有一套房子500w,工资1w1个月;你的同学小明在县城有一套房子50w,跑到大城市打3份工,工资2万,不计算未来资产和工资上涨基础上,小明在未来30年努力工作,也只能比你多挣360万,等到你们都退休的时候,他还是无法追上你的财富水平。

一、这一代的财富阶层跃升

我们假设一个模型人。上个世纪末,一个小城学霸青年,考上了北京非著名985,2001年毕业了,985毕业收入水平很高,相当于当时北京平均收入的3倍,工作月薪3933(01年的4k妥妥的高收入)。

因为在北京找到好工作,掏空6个钱包,首付3成买了一个房子,2001年北京市住宅商品房4700,一套房子50w。2001年平均房贷利率6.5左右,每月月供2200元,占掉当时收入的一半,加上前几年还一些借亲戚的钱,收入虽然高但日子紧巴巴的。不过随着收入迅速上涨,05年后收入就达到7k了,还款的压力逐年下降。 结婚了,老婆也是非著名985的,这时候房贷占收入的比例小于20%,再过几年收入继续涨,基本上房贷就没压力了。20年过去了,小城青年平平安安的渡过,现在收入是3w一个月(平均收入的3倍,社保缴费的上限,也是就是国家认可的不被调控的高收入极限),有房一套价值500w,贷款基本可以忽略,也许买了另外一套房子也许没有;一定有一、两辆车子,一两个小孩,炒股若是运气比较好,也有个百来万的市值了。

无论是净资产、可支配资金、收入水平还是小孩未来高考难度,可以说完爆留在小城的同学(从2023年社保缴费基数标准看,北京的私营单位和非私营单位收入抖基本相当于全国的2倍,某些落后地区的2.5倍;北京房价相当于某些落后省份省会的5倍,强二线城市的2倍),3-5倍的差距,超越了他的父母,实现了阶层的跃升。现在还留在小城的同学,就算卖掉小城的房子,跑北京找一样的工作,也难以复制他的生活了。

从家庭净资产的涨幅贡献来说,不纯粹是因为他的收入,而是房价上涨。房子还在那里,大小也没变,资产重估让一个50万的房子变成了500万。资产重估的速度从大范围上来说,和收入水平增幅是相符的,01-20年,北京住宅商品房房价均价从4700涨到了42000,大约是9倍,收入水平从1300到接近9000,也是6-7倍。之间的差距,可以用不在统计范围内的收入来解释。

现在,小城青年的小孩也毕业了,京二代怎么才能复制他父母的财富阶层跃升之路呢?

二、参考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推测未来收入水平涨幅。

1990年,日本平均收入是450万日元,97年时470万,2001年,日本平均收入是460万(厚生劳动省官方数据),2020年,433万。基本上就在400多万打转转,30年不涨还微跌。

灯塔国是所有大国中干得最漂亮的,得益于美联储和统计局的辛勤劳动,灯塔国收入水平过去20年稳稳的从2500左右涨到了4700,2020年后斜率还涨了,收入加速提升。

从CEIC的统计数据可知,以美元计价的收入,发达经济体和美国类似,德国、香港这些30年来大约实现了一倍多、两倍多涨幅;韩国和鬼子差不多,这些年不怎么涨;命苦的如澳大利亚这些不涨还降的。

从这些发达国家过去20年多人均收入水平,涨得好的也就是2倍多,不好的还跌了,不过也没跌多少。像中国这种20年从83美元涨到1400美元,涨幅16倍(美元计价,人民币计价的话,参考北京工资涨幅)的,在发达国家是不存在的。

未来中国能涨到多少?从当前收入水平来说,耳熟能详的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是3000-4000水平,南棒子没到3000,属于擦边的。偶然看了蛙岛,蛙在CEIC数据库里人均收入是1600,大陆是1400,已经差不多了。蛙在80年代收入增长就减缓了,进入21世纪以后一直原地踏步走。现在大陆人不是看不看得起蛙的问题,我看是基本没人关注了。

未来若是中国成功实现现代化,迈入发达国家门槛(没错了,这条门槛就是棒子),大约会到2600-2700美刀,加上汇率变动,基本上就是当前收入再翻一番。假设未来20年和过去20年一样,全球稳步放水,那么表观上收入大致也涨一倍。预计到2040年,乐观估计收入增长,年化收入增幅就是6.5-7%左右,资产价格增幅大约也不会离这个中枢太远。如果命不是太好,收入合计涨一倍,那么年化就是3.5%;与之相比的是,过去20年,北京市工资收入水平年化增幅是10%,资产年化涨幅是11%。

3.5-7-11,看起来差别不大,其实增长率差老远了,积累下来那就会很大,如果再考虑到收入的实际分布水平是幂律,差距就更大。

有人说炒股,提供一个指数,全A等权指数,这个指数在1999年12月起点时1000点,现在是12729点,20年涨幅是12倍。股市回报一点都不辜负人,至于为什么你炒得不好,我也不知道,因为我也炒得不好。

三、和鬼子收入差距的变化感

90年北京工资没有数据,按数据往回推,大约是210块,当时汇率1:3.32,相当于日本人年收入人民币135万一年,北京人人2500一年,一个日本人相当于540个北京人,这究竟时令人如何绝望的差距!我记得听过父母说过的什么教授、医生出国去美国日本洗盘子……从这个角度来说,500倍收入啊,还不如描绘成励志故事……

2001年的时候,北京平均工资15600元人民币每年,人民币对日元汇率也达到了6.81,大致相当于一个日本人67万一年,一个日本人一年挣40个北京人的钱,这时候也是入市的时候,交流频繁了起来。看到这个收入差距,我不禁想到,那段时间某一线大城市的“一流女人”以嫁日本人为荣,当时尚属愤青的我极端不满,怎么中国女人自愿给日本人那个,现在我算明白了,若是现在面对一堆月入40万的,就算是日本女人我也从了。

2020年的时候,北京平均工资已经是10万人民币了,非私营单位大概在20万。日本人均收入还是430万左右,汇率还是6.4左右,折合人民币一年还是67万。一个日本人一年挣6个中国人的钱,若是比小城青年,只能算得上2个,小城青年的女儿,应该是根本看不上日本人了。

四、主要资产,也就是房子,以东京为例子

东京的房价从90年到20年,30年间走了一个大大的U,即使在2001年这个U的最底部。2001年最低谷时,东京平均房价已经从91年的272万每平米(人民币15万)跌到了61万每平(人民币3万)。

2023年,2023年3月新建住宅楼价格东京23区涨至上年同月的2.7倍,均价达到2.17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115.73万元),在二手房方面,2023年3月的成交价涨至1平米100.68万日元(约合人民币5.15万元),比上年同期上涨3.7%。东京绝对房价比北京高,但是从收入比的角度来说,即使是全日本平均收入/东京房价比,也就是全日本人去东京买房的困难度,也不足北京人买房的三分之一

回顾一下,不算90年买入30年等了一个寂寞,即使是2001年U的大底部买入,20年后到现在,东京的房价勉强算涨幅1倍左右。

这意味着,一个日本人,假设非常幸运的在泡沫崩裂到最惨的时候,买了一套房子,择时能力100%,20年勤勤恳恳的打工,虽然工资没怎么涨,但是房价堪堪涨了一倍,还是值得欣慰的。

五、小城青年的下一代们到底怎么办

在上一个20年,有没有到大城市打工,再在大城市买房,是一个重要的阶层跃升的关键操作。

纯粹对比收入意义不大,2000年,西部某偏远省省会城市薪酬水平是782.8,北京是1311,这北京市高了70%,但是这个差值在数字上仅仅是500余元,大家的数字都太小了,当时70%的差距放现在什么也算不上。即使到今天,北京平均收入也仅仅比最差的省高2倍多。关键是你在这个收入年增长10%的时代里,有没有先一步到大城市打工,并用房子把这种先期优势积累下来,再享受一把资产重估的助力。

因为买房不看文凭,所以985和卖白菜的都一样,都可以在大城市实现对家乡同龄人的超越。在过去的20年,无数胆子大的普通人在心理上实现了对清华北大毕业生的同步。

未来20年内,能不能有这种在正确的地方买了一套房就坐等阶层超越呢?这个问题分为两个部分:1收入差距,2.积累差距(房价涨幅、股市涨幅)

1.收入差距

地区间的收入差距可以参考全国社保基数,基本上北京非私营单位最高,达到20万,大致相当于最低省份的2倍多。

从学校差距来看。参考2023全国高校毕业生薪资排名,毕业当年排名第一的清华大学应届毕业生月薪11992元,工作5年后是21898,最后一个985的川大,起薪5381,工作五年后10422,排名最后一个常州大学(抱歉这个榜就这么排,我都不知道常州在哪里)起薪4320,5年后工资7754。起薪上来说,清华大学起薪是西南地区985高校起薪的2.23倍,是双非大学常州大学的2.77倍。工作五年后,是骡子是马自己心里有逼数了,也不能再用高分低能来安慰自己了。清华大学收入是四川大学的2.1倍,是常州大学的2.8倍。985之间的差距在逐渐减小,北大和上交甚至实现了对清华的反超,但是985和非985之间的差距比较稳定,大致上2倍不足3倍左右差距。

从以上两个表来看,不同地区不同学校造成的收入差,大致上都在3倍以内,我国的贫富差距的控制还是可以的,换一句话来说,小城青年后代想通过读一个好学校、去一个好城市在月工资收入拉开和同学的差距,最大也就不到3倍。这个差距在当前工资水平可以量化且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清华大学毕业生辛勤工作30年,退休前能比常州大学的毕业生多挣509万1840元,正好是一套不大不小的北京市比较偏远的房子价格。

2.积累差距

现在的毕业生掏空6个钱包搞一套房子,未来能否实现10倍上涨和戴维斯双击呢,请参考“四”的例子,比较好的情况下,你的房子翻了一番。相当于现在500万的房子,20年后卖1000万(不考虑折旧),但未来无论如何……再涨10倍,那北京房价就真的是太阳系的中心了。

小城青年在小城同学的小孩,通过考上清华大学,在北京买一套房子,追上京二代小城青年躺平懒得买房的小孩的可能性,仍然是存在的。但如果大家都是清华大学,或者都是双非大学,这条路就大概率走不通了,毕竟大家都懂大城市买房了,信息差已经不存在了。相比小城青年这一代,他们的下一代要再实现阶层跃升,难度差距不一般大。

小城青年的下一代们,都去买股票如何呢?股票的本质是资产价格,对于一个稳定市场而言,及时猛如标普500,20年来也就是1400涨到5000点,3.5倍已经是奇迹,若是看看日经现在38000,不要忘了00-01年一万7呢,德国dax一倍有余,但英国富时法国cac就一直做俯卧撑。想在大A市场……嗯,我来给出一个比较理想的幻觉,我们假设未来A股实现了DAX一样的健康积极向上的走势,一个常州大学的毕业生能否通过投入理想的大A股实现对不炒股的清华大学毕业生的反超呢

模型:双非大学毕业生毕业5年后,发现自己是骡子后幡然醒悟,节约自己月收入的一半(留存率50%),不间断定投像A股,直到2040年左右,能否超越清华大学不炒股的毕业生?假设工资年化涨幅7%,折合下来一个月差不多张0.565%的薪水,假设理想状态未来20年A股能和DAX一样的上涨长牛走势,假设未来国债收益率是年化3%,参考美国10年期国债。

双非大学生定投20年,定投240次,合计投入196万7816元,顺便说一下,最后一个月他的工资是29839元,最终市值是359万5816元,股市给他的增加162万。剩余花掉的工资+股市市值等于556万,这就是他的可支配的总资金,因为另外196万历年“支配”出去了,他手头剩余的钱是359万的股票。

清华大学学生毕业20年收入是1111万4582元,最后一个月工资是84268元。同样是留一半钱,如果他什么也不干全部存银行,剩下555万。如果清划大学毕业生稍微学习了那么一点点金融,一半的钱买入一年3%的国债,那么他持有国债总市值就变为708万。20年来合计收入就是1624万,花掉了555万,国债理财给他额外增加了153万。

到了最终,清华大学毕业生积累的总资产,不炒股有555万,买国债有708万;双非大学省吃俭用冒险去炒股,积累资产359万,分别相当于胆小清华生的65%,相当于保守清华生的50%。

大家评估一下吧,因为是对未来的假设推断,漏洞肯定很多。

另外关于标题,其实我在帖子中间,已经不再纠结于“阶层上升”这个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