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线与长线“行话”对标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7喜欢:2

2024年以来,我学习并演练过一些短线手法,比如打板接力。通过学习,我了解了一些“行话”,而且总试图将这些行话在短线和长线之间做映射,以便增强对市场的理解。恰逢新春佳节,我略微写写,以作娱乐。

打板与趋势

打板就是买入当日涨停的股票,手法有两种:扫板和排队。扫板是在即将涨停的一刹那买入,排队是涨停后再排队。排队和扫板的差别不仅仅是时间上的先后顺序,也体现在确定性的差异,尤其是在相对弱势的市场和标的上。此外,对于特别强势的股票,可以考虑零轴低吸,但确定性相对更低,是次优选择。

打板的逻辑是追逐短线热点,一般不研究基本面,更讲究的是标的的图形、流动性、概念的正宗性。参与打板的资金一般以中小体量为主,所以更倾向于做流通市值50亿以内的标的,要想做连板,市值以20亿以内为佳,这样的体量更便于他们“点火”。

这些标的最终成为行业巨头的概率极低,大多数参与者心知肚明,走弱即卖出。我拿中药行业做过实证分析,短线走得最好的标的,最终无一成为长线牛股。

长线手法里一般没有追高买入的做法,追求的是跌出好价格,或者上涨趋势成立。因为要追求确定性,所以选取的标的一般体量偏大,常常在100亿以上。

所以市场会有微盘股和中小盘成长之分,最大的差别是参与者不同以及利好的时间期限不同:到底是会走一个趋势,还是只能维持几天的热点。

相对而言,短线的标的比较容易识别,各种异动分析会告诉我们,这支股票炒的是什么概念,哪些股票会相关。

中长线的标的需要对企业基本面、估值和市场偏好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才能把握“趋势”。

龙头、跟风、助攻与板块效应

短线打板手法中,最好要跟主线龙头,最大的原因是它人气最高,渡劫成功可能性更大,过去的一个月中清源股份长白山亚世光电多次上演反包好戏,就是因为它们是毫无疑问的龙头。所谓跟风是龙头的小弟,龙头涨停后,有些资金没能参与,就退而求其次选择第二位的标的,跟风的涨停时间一般晚于龙头,封板力度也差一些,稍有风吹草动,跟风就得逃之夭夭。助攻是另一种形势的跟风,所不同的是它在某个特殊的阶段涨停快于龙头,对龙头有支持和提振作用。

中长线手法中,似乎不用明确区分谁是龙头。以中药为例,涨幅具前的太极集团华润三九在最初都看不出特别的势头,而且这两只股票的逻辑并不完全相同,最大的共同点是都是中药,其次共同点是ECT交易。但,核心逻辑的个股对周围显然也有一定提振作用,比如太极集团对达仁堂,华润三九对昆药集团江中药业等。

因此,中长线交易中,板块效应更明显;短线中,往往只是最热点的几支有较大的涨幅。比如,光伏板块最近炒过一波,龙头的清源股份涨了200%以上,而隆基等票变化不大。

卡位与市场偏好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最初我并不相信有卡位一说,但我根据提示,把几支看似不相关的股票摆在一起,眼看着他们此起彼落的面对面PK,不由得不信。

背后的原因是资金总是有限的,如果大家抱团,大家都能挣钱,如果分散注意力,大家都不能挣钱。很多时候没有绝对的逻辑,可能是微小的区别决定了胜负。

中长线也有类似的逻辑,集采重创了重磅药的利润空间,不受集采影响的中药、麻精类药物、生物制品等品种就开始走强。尤其是中药,极为明显,2021年年中之前,它是个万年没人睬的品种,但2022年末开始,一飞冲天。拿短线行话来说,它卡了“化学制药”的位。

预期和估值空间

炒短线连板,常听到一个说法,“这个票没有预期了”,最初我很困惑:怎么某个股票连预期都没有呢,再差也得有个很差的预期的呀。后来发现,这个“预期”是有经验的炒手根据历史和近期经验总结的结果,比如“金融股最多3板的预期”,可能是过去多年经验的总结。逻辑未必很清晰,但不由得你不信。最近大热的新力金融,不过3板;九鼎投资,非常强势的拉了4板,随即迎来了天地板A杀,参与第4板接力的资金稍不留神,可能要损失30%以上才有机会跑出来。

中长线也有类似说法,是以估值为基础的。一般走势的股票,最多不过30-40倍估值,到了位置,就可以考虑撤退。

就写这么多吧,学艺不精,还请多多包涵。总的来说,短线和中长线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炒股方式,是“慢与快”两种不同的思考模式在股市的投影。但,长短相形,市场永远不乏风格游走于其间的优秀投资者,相信每个人都可以学习借鉴,以寻找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在此真诚祝愿各位球友新春快乐,龙年大吉!

$太极集团(SH600129)$ $清源股份(SH603628)$ $长白山(SH603099)$

全部讨论

除夕挺有空啊,还总结

作者其实就是在讲基本面投资和技术分析派之间的区别吧,其实股市发展到了现在,各种派别丛生,百花齐放本来就是好事,我本人最近也在研究技术分析,原因就在于发现散户在研究公司基本面上能够获得的隐藏信息的能力极低,仅仅通过年报、研报等数据得到的信息容易有失偏颇。所以我现在看好技术分析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