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三):再小众也是多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最近有这么一个人说某市数日内多个自杀事件以此来佐证其振臂高呼中国经济完蛋论,为了更科学的证明其无知愚昧,对多年前因个人兴趣学习心理学时留有的一些对数据的记忆,再展开谈谈自己的看法:中国自杀率在本世纪初仍是十万分之18位世界靠前位置,目前国内一些心理学教材仍以该数据为基准,即每年大约有25-30万人自杀,根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22)》统计,2021年已经降低至十万分之7以内(城市4.31,农村7.09),世卫估算2019年为十万分之6.7远低于全球的9(同口径下美国14.5、韩国21.1,众所周知福利水平最高的北欧三国丹麦7.6、挪威9.9、瑞典12.4),上述官方数据是否和绝大多数人印象存在极大的认知偏差?但是即使是这样的数据每年中国都会有将近10万人自杀,每天平均有270人左右,所以只要有所谓独立自媒体有选择性的以一段时间内多少人因为经济大环境不好、炒股亏损等流量话题自杀来引导舆论都是可以的且真实的,而我们身边大多数习惯将不顺外归因将成功内归因的人自然能在这样的语境中对ZF大肆宣泄不满,继而呈现出一种所谓的“民意”被再一次有选择性放大的报道,但实际是完全偏离事实的。题外话:一页一页翻统计年鉴真觉得唏嘘不已,2000年时我国新生儿死亡率竟然有2.2%(现为0.31%),还有很多,数据背后是悲剧、是进步、是变化,建议如果有空闲暇之余看看,也许会对如何评价我们的国家有一些新的理解。

中国人口基数大,也就是说即使再小众的群体,绝对数量也是足够大,现在的网络发达程度能让再小、意识再极端的群体都能比较便捷快速找到彼此,短时间内聚集在一起数百人就能被视为一种“民意”的存在,大张旗鼓以贩卖焦虑为主要手段为输出某些意识而服务。我们口头用语经常会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但我们中有多少人仔细想过,即使这万分之一的奇葩变异概率,都能在我们国家有14万人的群体,千把个人在一个镜头中可以算的上“人头攒动”了吧,那这个镜头真就能代表我们社会主流价值观了么?

当然对于什么是具有统计意义上的真实我并不是专业人士无法解答,我想说的是,在忙碌工作之余,通过多阅读专业以外的书籍,多进行一些思考,是有助于提升思考独立性的,因为既有《乌合之众》,也有《群体的智慧》,在我的观察中有不少同行因为我们所处行业的负β环境,越来越惰怠、越来越丧失对新模式下的新问题探究精神,客观说也互为因果导致了现在的市场环境,但我想泡沫中的狂热和悲悯眼前一片暗淡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呢?既写给自己也写给同行,中国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有626.5万例,生活中少一些戾气,也重述在疫情最严重时期写的那段话(详见《当自动挡换成了手动挡》):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历史演进过程波动时稳定好自己的情绪,保持身体健康,然后就是相信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