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时总会富一批人,你真的理解“危机”的意思?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历史上有8次较大的金融危机,有的人会在金融危机中资产缩水,也有一部分人,会在金融危机中财富暴涨,看到这里,很多人会质疑,为什么金融危机时会富一批人呢?

危机,危机,有危才有机,而且这种危机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因为每一次金融危机,都是一次财富转移的过程。

这种财富转移的原理,在两千年前,古人就早已经心知肚明。《史记货殖民列传》中,计然给越王勾践提议搞国家经济时候有这么一句话:贵上极则反贱,贱下级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当某件物品贵得很离谱的时候,你要把它当粪土,抛掉。在很便宜的时候,要如珠宝一样,买进来。其中的投机原理就是:低买高卖,高抛低吸。

金融危机就是低买之时,但是这是反人性的,换用现代投资大师巴菲特的话说: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即所谓的物极必反,金融危机后,经济已经差的不能再差,“危”见底的时候,也就是“机”来临的时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风险与机遇并存。

懂经济的人应该知道,货币高速扩张可以带来一段时期的经济繁荣,但是也会埋下越来越多的债务问题,当这些债务占比越来越高,突破某个安全临界点时,金融危机必然发生。金融危机就像股市大跌一样,当上升到顶点时,业绩难以支撑,于是飞流直下三千尺,腰斩之后接着腰斩。

当金融危机发生一段时间后,股市、汇市、债市、楼市惨烈的下跌已基本到位,一些优质资产就有了投资抄底的机会。只要资金充足,目光精准,选对了投资方向,每一次金融危机都会成为财富重新分配的机遇。所以,很多投机者认为,从古至今赚钱要靠大跌,赚大钱要靠暴跌。

机会一直是给予有胆识,有准备的人提供的,金融危机往往是给予这批人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就好比股市进入了大级别熊市的时候,大部分的人选择的是“装死”和恐惧,但是有勇有谋的人选择的是抄底和坚持。

再比如,索罗斯在泰国泰铢的做空中,首先买入大量的泰铢,在市场上抛售,引起泰铢的下跌及其他持有人恐慌卖出,再等到泰铢价格达到预期时买进,就赚到了大笔套利的钱。

还有,李嘉诚和巴菲特,一个是靠香港金融危机,提前存大量现金买了无数楼盘,危机过后直接成了亚洲首富,而巴菲特则是靠美国股灾,加上自己对股市的眼光,购买了大量优质股,直接成为了股神。

最后,哪些人会在金融危机中资产缩水?历史经验表明,在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各个阶层遭受的损失是不同的,其中,中产阶级遭受的损失最大,而富有阶层不仅遭受的损失小,甚至可能会财富增加。

其中的原因在于,中产阶级的资产配置比较单一,大多集中在房产和股票,并且有很大的杠杆,资产价格的下跌无疑会加重负债,富裕阶层的资产更加多元化,风险配置更加广泛,所以能够抵御风险,甚至捡到便宜的优质资产。这告诉我们,负债过高和杠杆过大且投资在单一类型资产的风险抵御能力是较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