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7喜欢:0
回复@九十二公里: 那按港股的算是不是也应该按港股股价乘以总股数呢?//@九十二公里:回复@Rhinoceros18:通常默认的概念就是总市值,因为我们说的港股市值就是指总市值,而不是你认为的港股的股权部分算出来的那个市值
大家通常默认的市值就是公司的,以港股市场上面的挂牌价格算出来的公司的总市值,所以这块大概率是您理解错了。
通常没有特定的前置说明条件的情况下,我们说的港股市值就是指公司的总市值,而不是港股,这部分股权究竟值多少
这是一个习惯或者叫传统。
引用:
2024-06-11 13:17
$中远海控(SH601919)$
海控港股不到2100亿港币市值,算上汇率的话,1900亿人民币,一季度账上现金1744亿,没啥好说的,重仓出击海控港股。

全部讨论

06-11 15:21

啊,我多说一下,大家看总的这个公司的这个市值或者叫估值,有一个原因是你在不同市场上面上市的这个股份比例啊,不一样,你可能是10%,也可能是20%,每支各公司情况都不一样。
就像a股还有个流通股概念,我们a股有些纯a股上市的公司,但是它上市的股份的份额也不是100%呀,他可能只上了30% 50%。所以如果是按照在市场上流通的股份去计算的话,那每个公司之间的差异都很大很大,那这样,这种信息的波动性太大,以至于非常的不直观,但是按照公司的总股份算出他整个公司的估值价值来讲的话就相对来说一目了然。虽然你在这个市场上买不到那么多。
所以就是要给到大家更直观的,更稳定的信息,这样帮助会比较大一点。
用英文叫一个词叫做universal。因为如果他给一个市场上面那个股份的,就是说你说的那个百分比的那个估值,那就好乱好乱的你想一个公司在这个市场上只有只上了10%,对吧,另外一个公司上了30%,那就全都乱套了,那他这个这个信息就是会非常乱,而且对于普通散户来说,某一个市场,它的这个上市的股票的百分比以及它相应的这部分的这个价值量,其实对于大部分的投资人来说,不管是个人投资人还是机构投资人来说,通常意义不大,然后又容易造成巨大的混乱。
所以你说的那个概念呢,也有用,有的时候是有用的,但那个时候通常我们要去自己去算或者软件能够提供那个额外的信息也是好事,只不过那不是最重要的信息
这就是一个优先顺位priority。
公司总市值的这个优先顺位通常是比较高的,是默认的设定,你说的某一个市场上的这个百分比,那个算出来的东西呢,那是一个嗯重要性排后的一个概念。
就好像我们的女朋友和老婆和单位里面某个女同事之间的优先税位它是不一样的
开个玩笑,这件事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传统的差序格局。😄

06-11 15:14

我刚看了一下a股市值2467亿人民币港股是2049亿港币,但是你想一想,按照你说的港股的股份和价格算出来才400多亿,那他为什么软件显示2000 港币呢?那就是因为它算出来的是整个公司所有股份的总市值,这是一个大家默认的设定。
因为我们真正通常要关注的并不是说你港股市场上有多少份额,因为我们普通的不管是散户还是机构,通常情况下你并不是直接去收购整个公司。
我们大概买的那个份额没那么多,所以通常对我们有价值的概念是这个估值的概念,至于你能够在这个市场上买到这个公司多大百分比的股份够不够直接构成收购邀约,这个事儿通常没那么重要。
所以它显示总市值会更直观的给到你一个估值比较的概念,你可以很简单地用港股的市值和a股的市值去做一个比较就能看出这个价格的差。或者叫做更准确的说法叫做估值差
所以这就是一个金融的设定,大家默认的一个设定,之所以这么去看问题,是因为这样更有价值,更有意义,更有参考性。

06-11 15:11

对的,你去看那个雪球上面的市值就是以港股的挂牌价格乘以整个公司所有的股份。
那有些朋友包括我自己以前都会觉得那港股没有那么多股份啊,那不管。😄
所以我刚才说了这件事情有点反职局就是和我们老百姓日常生活习惯的概念不太一样
可以想象一下,你手上戴的腕表是两地时间的,比如说有两个表盘,一个显示你本地时间,另外一个显示你在远方的比如说你在另外一个大陆的工作单位也好或者你的嗯这个比较重要的人他才很很遥远的地方生活所以有些时候我们使用两地时间的腕表
那么a股就是其中一个表盘港股就是另外一个表盘如果还有其他的比如说美股信托凭证那就是第三个表盘
以不同的牌价算出来的总市值是不一样的这一点是反直觉的
金融领域他认可的东西和我们日常生活的习惯概念是不太一样
这也是我们容易掉坑的原因,一定要给他搞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