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0喜欢:0
回复@九十二公里: 我的意思就是他应该拿总市值去比,单拿一部分比,这个不严谨,没想到引起这么大的辩论,海控年初低位我拿的,现在他已经不是低位了,没啥好吹票的,看不惯别人乱带节奏,我只是吃股息的//@九十二公里:回复@Rhinoceros18:这个现金的概念其实是这样啊,他这个东西吧,你比如说2,000亿市值减掉1,700亿,现金就剩下300亿了啊,我这是举个例子。
所以呢,这他是把这个东西当做一个对公司估值的时候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说账上的现金概念,但这个东西吧他如果不马上把这些现金当中的至少大比例以分红等方式分掉的话,其实嗯这个钱最后能不能给到股东也不一定,但是呢,有钱总比没钱好一点,通常是这样子,当然也有不确定因素,因为有时候有钱多了,对于一个不靠谱的管理团队的话,他有可能会乱花乱搞反而不好。
所以事情是有不确定因素的,但通常来讲我们一般认为还是偏正面的,毕竟有钱通常比没钱好一点。
当然这方面有不同的理念啊,有的投资大师会认为账上钱多了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就是说整个管理层管理团队,他会没有紧迫感,他会倾向于花钱大手大脚。
这个不管对个人还是对于公司来说,其实也是人之常情,也有一定的道理。
那么这里面在长期投资过程当中,其实可能还需要考虑到,嗯小股东和大股东之间的关系,你比如说嗯大股东它的占比以及嗯大股东和管理层他们的过往的形式风格信用的记录这些都有关系。
所以就是股权结构也是有影响。
也就是说比较好的一个股权结构是最好是大股东和小股东的利益相对比较一致的,那么小股东被他搞的概率就会小一点。
所以这玩意儿还挺复杂的。
简单的说这账上的现金吧,他不能直接给你分掉呢,你不能把这个钱完全当成钱,但是呢,也不能完全当成空气,只能拿来毛咕咕。
大股东和管理团队相对靠谱的公司,相对长期的,比较正面的这个记录的就是说这公司相对来说比较有信用的管理团队靠谱的,那他通常账上现金多一点可能不是坏事,反之的话可能就可能有问题,但是海控历史上确实也是有过小黑点子的,比如说他曾经把这个钱借给他的其他公司还是什么还是母公司啊,我都忘了,反正借给谁去用了啊,嗯,前前两年的事情20年还是什么时候,20年还是21年。
但是有时候国企吧,他你也不能要求太高,我曾经买的是这个兖矿能源这个股前几年的时候也是非常好的,一个买点后来涨了几倍,但是中间我给他卖掉了,就是因为他曾经被摊牌去帮助山东当地的另外一个企业。
所以我当时就不喜欢这件事情就给他卖掉了,但是回过头来看的话就是好像有点洁癖了,对于一个好公司来说,他只要整体靠谱就行了,不可能说是十全十美的,另外当地的这个有些政商关系也是要给人家面子的。
所以就是不能拿着放大镜去要求过高,因为好公司本来就不多,低估值的时候的好公司,它就算有一点点小缺点,也是要宽容。
引用:
2024-06-11 13:17
$中远海控(SH601919)$
海控港股不到2100亿港币市值,算上汇率的话,1900亿人民币,一季度账上现金1744亿,没啥好说的,重仓出击海控港股。

全部讨论

通常默认的概念就是总市值,因为我们说的港股市值就是指总市值,而不是你认为的港股的股权部分算出来的那个市值
大家通常默认的市值就是公司的,以港股市场上面的挂牌价格算出来的公司的总市值,所以这块大概率是您理解错了。
通常没有特定的前置说明条件的情况下,我们说的港股市值就是指公司的总市值,而不是港股,这部分股权究竟值多少
这是一个习惯或者叫传统。

06-11 15:06

实际上你应该这么去理解这个问题,假如算出来的公司总市值以港股牌价算出来它是2,000亿的话,实实际上你可以去看软件上面显示的市值,那个市值就是公司总市值。
你在哪怕雪球上面去看他的那个港股的部分,你去看软件给的数据,当然有些时候数据会有一些错误啊,这不管他,就是你去看港股上面它显示的那个市值就是按照港股的牌价算出来的公司总市值。
为什么软件要显示总市值而不是港股股权这部分算出来的市值呢?
这就是大家默认的设定
所以要尊重默认。
好像飞机彼此正面,如果有碰撞的可能性的话,那么我们默认是向右转弯去躲避的,这个就是全球航空业的规矩,汽车有的靠右行驶,有的地方靠左行驶,但是飞机躲闪都是靠用,所有的人都尊重这个规矩,就可以降低事故率,对于金融领域的一些默认的一些认知也是这样,如果你要说特定的一些其他概念的话,那就要先把前提条件说出来。
所以其实我并不觉得他说错
1,700亿是整个公司的现金,假定整个公司值2,000亿,那么你就可以算出来它的内含现金比例。85%.
至于你港股部分占整个公司的股权百分比你占1%还是10%还是30%还是50%,这其实没什么影响。
因为任何一份股权的现金内含比例都是85%。
所以实际上你纠结这个事情,可能是你没把这个问题彻底的认知清楚注意我不是说你错但是我是觉得你对的还不够
你要理解的很透彻了,以后你就不会纠结这块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