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业存单利率超出MLF运行的历史经验

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0

存款利率与MLF利率构成同业存单利率的理论上下界,但历史上也存在存单利率持续超出MLF利率运行的情况。

存款、MLF与同业存单均是商业银行补充负债的手段,前者为被动方式,后两者则更多取决于银行的主动决策。

三者间的定价不同实际反映银行不同类型负债间融资成本的差异性:

存单利率受市场化的供求关系影响,而存款与MLF利率则由政策利率锚定,在实际操作中构成了存单利率波动运行的理论上下界。

若存单融资利率超过MLF利率,国有行等一级交易商可选择增加成本更低的MLF申报量进行替换;反之若存单利率低于存款利率,商业银行则通常倾向于主动增加存单发行需求以锁定更低的负债成本。

结合历史数据来看,MLF作为存单利率阻力位的特征较为明显,但在2016-2018、20M9-20M12、21M1-21M4也曾出现存单利率持续超出MLF运行的情况。

未来影响存单利率的三条核心逻辑:

大行缺“长钱”对存单利率形成下限支撑:国股行有更大的负债补充需求,尤其是对中长期资金需求更甚;国有行为补充负债而主动提价发行,其发行利率作为一级市场存单定价的“隐性下限”,导致以到期置换为主的股份行和城农商行只能被动跟随;银行货币市场上的净融出对存单利率有明显的指引效果,考虑到国有行缺“长钱”和股份行净融出的修复,不难理解近期存单利率与资金面的背离走势;结合资负两端视角,年末到明年一季度前国有行的资金压力可能不小。

年末配置需求有所放缓,资本新规或有边际影响:近期现券市场上各机构对存单的配置需求并不弱;但临近年末,理财、货基、农商行等机构对同业存单的配置需求可能有所回落,或导致存单市场的供需均衡受到影响;长期来看,资本新规对同业存单风险权重的调整或将影响存单市场曲线形态,但考虑到银行并非最主要的存单配置机构,不宜过于高估资本新规对同业存单的实际影响。

银行负债成本问题或对存单定价形成上限约束:负债成本仍是银行经营的核心问题,三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未见明显改善,而我们测算得到的四类银行负债成本均小幅上行;同业存单作为银行重要的负债管理工具,银行及监管对其发行定价或存“合意上限”,目前存单与MLF的利差或已在本轮峰值水平。

债市展望:在国有行缺“长钱”以及年末机构配置力量边际放缓的预期下,短期内存单利率尚不具备快速且大幅回落的基础,或维持在2.5%的MLF利率水平偏弱波动,央行的宽货币操作或是预期外的变量;考虑到净息差压力下,商业银行或对负债成本进行主动管理,存单定价也难以大幅上行,目前超出MLF的幅度或已是峰值水平;对于配置策略为主的资金,当前的存单票息性价比较高;对于交易策略为主的资金,2.55%-2.60%或是较好的布局区间;中长期来看,明年一季度存单市场或再度迎来一轮供给高峰,但具体的利率走势还需结合届时市场的供求情况进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