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这么多怎么挑?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1回复:2喜欢:13

这里不分对错,只说说个人的思路和偏好。

这几年来,我一直旗帜鲜明地看好银行股,也收获了还算满意的回报。

这阵子写了几篇关于银行股的文章,得到一些支持,当然也有很多反对的声音。也难怪嘛,如果没有分歧怎会有交易?如果没有巨量的看空唱空,银行股又怎会落得如此低的估值?

关于银行股的质疑,有的是认为仍有大量坏账被掩盖在表面之下;有的担心未来互联网金融和直接融资的潜在颠覆;还有的,则是认为银行业利润太高、市值过大,业绩再涨其他行业都不用赚了,股价再涨市值都快超GDP了。

其实这些顾虑也都不无道理,均值得仔细思考研究。每个人也都有不同的结论。如果您不看好银行,就不必看此文便是了。

但我是这么看的:银行业的景气度基本上还是代表整个经济大盘;银行业未来的整体增速,简单看的话应该和“GDP增速+通货膨胀”差不多。

当然并不是每家银行未来都能有年化10%以上增长的,全行业整体显然达不到这个水平——但个股可能有。所以这就涉及到如何挑选银行股的问题。

通常,我们按规模体量,把上市银行分为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是四大国有。习惯叫“工农中建”,现在按排名恐怕应该是工、建、农、中了。

曾经,交通银行也在此列,当时说的好像还是“五大银行”;如今,交行体量大概不到第一梯队平均的一半吧,营收和市值都被招行超过了,其他指标恐怕也只是时间问题。

第二梯队是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代表性的是招商、浦发、兴业、民生,此外中信、光大、平安、华夏也都为大众所熟知。另外,严格来讲上面说的交通银行也该划入第二梯队了。

第三梯队是城商行。像上海银行、北京银行的市值还超过了全国性的华夏银行,此外江苏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等也较具代表性。

以下是我选择的思路和偏好。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

1、体量太大的不买。因为它们要再高增长太难了,体制往往笨重,转身也更慢。

排行四大国有榜首的是工商银行,又叫“宇宙行”。因为其无论资产、收入、净利润,乃至市值,都是已知的全宇宙第一。工行的英文缩写ICBC被坊间戏称为“爱存不存”,然而,实际上应该是Infinite Commercial Bank of Cosmos吧!

纵然,只要估值合适,买入大行仍然可以舒服地收息,乃至不错的股价回升收益;但一想起潜在的成长空间(总不能涨到天上去吧),还是会先畏缩一步。

看看过去两年,四大国有的净利润增速,也就没有超过2%的。

2、国有体制适当回避。一方面不够市场化、不够灵活、相关激励不充分;另一方面国企要讲郑智,支持经济任务在身,但效益不佳或者出了坏账只能自己背。

不过我得说,也不能一竿子打死。同样是国有银行,像建行和交行,论经营效率也是相差极大。(我也不懂交行是到底怎么了,难道是名字起的不好?)

3、地方性银行谨慎观望。银行毕竟是经营风险的高杠杆行业,城商行当然会有高成长的,但是谁真看得懂其中风险有多大?地方会不会出什么幺蛾子?假如进一步成长扩张势必要走出局部区域,那本身就是全国性银行岂不是更名正言顺些?客户接受度也更高一些?

银行这个行业也是有规模效应的,说难听点,越小越可能倒。

我这个判断确实更多是个人偏好,会错失一些牛股。不过为了长期的风险考虑,也算是妥协吧。

这里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地方性银行中的大部分,我平日里很难能亲身接触得到——这也侧面说明它们发展的局限性吧。

4、我个人倾向的是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一方面它们有较扎实的规模基础,另一方面也有相对灵活的机制,更关键的是有非常广阔的潜在成长空间。

这是一个中庸的选择,但在这一行需要的也正是平衡,扎实基础和灵活机制之间的平衡,成长空间和潜在风险之间的平衡。

可预见的未来,互联网金融就算不颠覆银行,也势必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传统银行至少要踏上互联网这条船,转型不一定能成功,不转型必死。这种关键点上,太笨重的怕根本转不动,而偏小型的能脱颖而出的本身只有少数,把宝压在中型银行上仍然是个不错的选择。

5、具体还是要看ROE、ROA,看PB,看管理团队和经营思路。

综合起来,个人最看好的还是$兴业银行(SH601166)$ 和$招商银行(03968)$ (包括$招商银行(SH600036)$ )。此外还有少量的浦发银行,以及民生银行H股和中信银行H股。不展开多做解释了。


参考阅读:

兴业银行官方信息给出的几个结论(20170515)

现在买入银行股,预期收益几何?(20170513)

投资银行股的信心(20170423)

银行股“大烂臭”这十年实际表现(20161016)

全部讨论

2017-05-25 09:16

银行股的选择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