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AI 7巨头调研总结

发布于: 修改于: iPhone转发:58回复:218喜欢:357

这个“赴美AI调研总结”原本是发在微信朋友圈,只给专做美股的同仁小范围分享,并没有公开发表的打算,没想到今天一大早看到有好多微信号与一些媒体未经本人授权直接转载,这种不尊重原创的行为让人不爽,版权与知识劳动还是需要得到基本的尊重。

以下是本人的原文:

调完时差,第一件事是把赴美AI调研的总结(要点)给整理岀来,用作自己的备忘。

1、到了硅谷科技巨头现场,才真切体会到人工智能实际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谷歌的完全自动驾驶汽车、特斯拉的最新版自动驾驶技术、英伟达的人形机器人研发平台、微软的AIPC、苹果的AI手机等等都在大步向我们走来。

2、中美的科技生态反差巨大,对岸是不计成本搞颠覆式创新,而这边是不计一切代价搞最低价,这直接导致了同样的企业盈利完全不同的股票估值差异,因为投资者总是愿意为好的盈利竞争格局买单。

3、AI投资最厉害的一帮人在对岸新一代的华人精英圈。包括来自中国大陆留学后定居美国并从硅谷码农转型投资与来自中国台湾的AI投资圈,他们对AI的认知深度、前瞻性以及与上市公司的密切程度都远远超过我们。不仅是投资,他们虽身在异国,却时刻关念国家,而且对国家的一些方面的认知比我们国内的一些精英还清醒,希望他们这些人中的一些特别优秀者会是中国的未来。

4、在美的华人是中美对抗最大受损群体之一,目前硅谷30%以上的AI工程师是华人,但是进入AI头部企业高层的,除了来自台湾的英伟达这些企业外几乎是零,无论是科技职场,还是在其它的更多场景,华人实际被挤压已经是一个普遍现象,而印度裔在AI领域则是出现趋势性崛起,包括微软谷歌的CEO等在内的更多的AI中高层与核心岗位都来自印度裔,因此,国家好,才能我们华人好,每个普通的华人都有责任关心国家,让国家的内外部环境尽可能变得更好,让全球中国人生存空间不至于变得更糟。

5、波音总部的组装工厂规模大得令我惊讶,如果把波音从全世界分散的机身、发动机与组装厂等近万家供应商集中在一起,估计得需要一个特大型城市的面积,如此庞大的有形资产规模的企业,它的股票市值为1000亿美元,而与波音相隔20公里的微软,我们能看到的唯一“生产场景”是码农们在电脑前击打键盘,而微软的一年盈利是1000亿美元,股票市值是3.1万亿美元,为波音的30倍之多。这给了我们一个强烈的信息:在二级市场,只有轻资产才能有很好的股票估值,土地、厂房与更多的设备生产线,它在股票估值中其实没多少价值,我们对企业估值时需要淡化净资产价值,尤其是有形的资产的价值,选对赛道才是我们股票人真正天大的事!

6、到了苹果总部有一种莫名的兴奋。因为在本人看来,苹果它是一家消费公司而不是高科技公司,苹果不应该与英伟达、华为这些纯属科技公司对标,科技公司追求的是技术迭代,消费公司追求的是品牌护城河,任何科技公司都没有长线投资价值,只有中线价值,因为科技总会有更厉害的后来者把前者超越,只有具备品牌壁垒的消费公司才有真正的长线投资价值,消费公司如同张学友唱歌,几十年可以凭几首歌来回演唱赚钱,而科技公司就如同陈佩斯演小品,演完一出电视直播后这个小品的生命周期就终结了,需要继续寻找新的小品谋生。因此,做股票需要寻找唱歌这种简单复制能享受品牌溢价的生意,而尽可能规避小品这种苦逼生意的公司股票。

7、强烈感受到当下美国经济是适度过热而非衰退。高物价、高工资、充分就业持续高景气的特征明显,机场、酒店、餐馆基本都是满员,物价最贵的是汽车保险、吃饭、打车、外卖快递等人工领域,汽车、油价、超市日常生活品、服装等价格与中国国内相差无几。得益于这些年美国的高就业率(美失业率一直在3.5%左右)、持续的股票大牛市与房价的不断上涨,美中产阶层的财产性收入与财富大幅增长,虽然普通的低层生活并不如意,但总体基本看不到国内媒体报道的美经济全面衰退的迹象。

8、美国的流浪汉多、零元购、社会治安差已经是一种普遍共识,本人30年来曾先后6次到过美国,对它的社会治安差有深刻的真实体验,为何在当今世界第一强国与社会保障体现完善的国家出现这类现象?在本人看来,背后其实是自由世界这个制度的使然,因为在美国很多洲,吸食大麻是合法的,在加州更是规定950美元以内的盗窃不会起诉与拘留,于是就出现了坐地铁公交车不买票、砸车玻璃窗偷盗与抢劫超市的现象,这些年基层民众票仓的民主党执政更是加剧了这种趋势。管控法制与民主自由是一对矛盾,这种过度的自由势必带来社会更多的群体利益受损,美国的一些媒体把零元购这种社会现象看作是社会的“二次分配”与市场化的美式“共同富裕”,好像也有一定的道理。

9、开市客(Costco)绝对是家令人尊敬的伟大公司,无论是企业追求的价值、商业模式、专注力,还是企业文化,都是本人心目中神一样的存在。本人有幸在6月7号参加了与公司一名华裔中层经理的交流,会上交流的内容都比较深入,有些意外的是会议结束之后,这个公司的中层经理不止一次的在微信上继续与我深度探讨电商与线下的话题,我特意留意了下我们微信交流的时间,发现都是在她下班后的晚上非工作时间,这给了我新的认知:在美国的优秀公司,员工事实上早已经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想象中以往西方企业员工下班后不再关心企业任何与工作相关的现象事实上并不完全存在,本次一起调研的著名投资人新思哲董事长韩广斌先生也特别看重美企的这个企业文化。

10、美国之行后,我对美8大科技巨头持仓价值大小作了如下排序:

一是苹果,把时间拉大到5年10年,它是确定性最好的标的,可能没有之一

二是英伟达,AI已经进入了硬件时代,减员买芯片已经是7大科技巨头乃至更多的科技公司的普遍做法,芯片已经比人更重要,有了芯片与大模型的集成,已经不需要更多的软件与系统集成工程师,而英伟达则是最大受益者,另外,它的芯片业务向两端延伸与全面构建人形机器人研发平台的战略都是未来极大的看点。

三是微软,如果追求收益的稳健性,微软一定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微软作为B端的AI竞争格局目前是最好的,全世界几乎绝大部分的企业都是它的用户,无论是主权国家还是大企业,要AI全面升级都离不开它,另外它的云业务规模很快将超过亚马逊

四是台积电,作为全球最杰出的晶圆代工厂,未来二年仅来自英伟达苹果二家公司的订单已经占到它产能的50%,我们“西湖共识群”的半导体专家测算,台积电未来3年的复合增速不会低于50%,作为一家大市值公司,这个增速着实恐怖。

五是脸书,作为在每次科技大潮中处于跟随者的脸书,这一次也是如此,虽然至今没看到它在AI领域的颠覆性的产品,但是基于它的几十亿的C端用户巨大价值,脸书要AI变现赚钱太容易了。

六是谷歌,谷歌一直是我心目中的伟大公司,过去如此,这次现场看了后仍然如此,但是当下它面临着风头最盛的OpenAI公司的强有力正面竞争,我相信谷歌最终一定会是继续伟大,但是作为二级市场,从追求确定性考虑,对谷歌我就暂时选择观望了

七,亚马逊,这是一家值得尊重的杰出公司,它的优秀超出了大部分人的认知,它的收入80%来自电商,而盈利则是80%来自云业务。但是基于本人中线强烈看好中国的拼多多,因此,我自然把它的排序人为压致后面了。

八,特斯拉,特斯拉是家正在颠覆人类的科技公司,马斯科对人类有巨大的贡献。但是最近560亿美元的“薪酬门”事件后,我对特斯拉的看法发生了大的变化。商业的成功背后一定有企业伦理的元素,这个薪酬门事件暴露了特斯拉在公司治理上存在的重大缺陷与潜在风险,从内心深处我不喜欢这种为了自身个人利益无底线做法的公司

以上仅一家之言,不构成任何买卖建议。$微软(MSFT)$ $英伟达(NVDA)$ $苹果(AAPL)$

心中无股HK,于2024年6月14日星期五上午写于杭州

精彩讨论

阿甘小石06-16 12:33

这种认知不亏钱才怪

达哥投资记录06-16 10:29

我的美股组合是英伟达,特斯拉,微软,苹果,谷歌及Meta,这几年收益率还不错,四年半时间总收益有8.3倍。
$美股价值投资组合(ZH2061271)$

爱炒股的小萌新06-16 10:22

他们的好我们知道,可是他们要干死我们啊。投胎到中国了就要想办法不被他们干死。

高山石06-16 09:40

国内的大学毕业生很多找不到工作,互联网企业不少躺平了,他们回来也无立锥之地。

全部讨论

两年前来中国也会感受到新能源时代以来

在美的华人是中美对抗最大受损群体之一,目前硅谷30%以上的AI工程师是华人,但是进入AI头部企业高层的,除了来自台湾的英伟达这些企业外几乎是零,无论是科技职场,还是在其它的更多场景,华人实际被挤压已经是一个普遍现象,
希望部分能回来

说几点:
1,为了霉狗的利益,你所谓的改善国内外环境,改善在丑国华人的地位,就是咱国内就必须一直在衣服类的低端?
2,台蛙的积电,你以为在解决他们时,会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3,其他不多说了,这些小资产阶级的利己,暴露无疑啊

为什么都有华人在美帝公司被打压的刻板印象?华人取得的成功还不够吗?为什么不是华人喜欢创业做老板,印度人却只能帮人打工?无论是80,90时代的王安,杨致远,还有现在的梁见后,黄仁勋,还有苏姿丰,哪个不是老板!还有疫情期间一炮而红的ZOOM,不都是华人吗?还有PIKA,月之背面的老板不都是华人吗?就算是没做老板的,2000年代微软,谷歌也有几个出名的副总裁也是华人啊!

我的美股组合是英伟达,特斯拉,微软,苹果,谷歌及Meta,这几年收益率还不错,四年半时间总收益有8.3倍。
$美股价值投资组合(ZH2061271)$

06-16 09:15

和这些科技巨头比起来,开市客(Costco)绝对是长期走牛,长期走势最稳定的,消费出牛股

他们的好我们知道,可是他们要干死我们啊。投胎到中国了就要想办法不被他们干死。

06-16 08:57

感谢分享。非常好的文章,尤其是三点,一是美国公司的员工也并不是下班了完全不处理和工作有关的事务,这是部分人有意或无意的的曲解,第二点是芯片比人更重要,这是从投资的角度看,从公司的角度看?还是从其他的角度看,也是如此?这个论点是AI时代独有的吗?对我们有什么启发?过去的时代会不会也出现过类似的论点,但后来被推翻了?第三,品牌是比技术更强的护城河,深表赞同!最后再次感谢分享。

06-16 09:09

瞎说啥,凭着技术优势,拿着爆利,这种情况能长久吗?,把美3亿人口外地球其他6七十亿人口当猪么,在历史长河,这只小波浪,奇迹总是少有,哪能不断有。而且这对世界也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