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如何炒股赔掉40年工资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1喜欢:1

众所周知,牛顿是爱因斯坦之前最伟大的科学家,可谓那个时代聪明绝顶之人,但他做投资的故事,可谓一言难尽,我们现在来讲一讲:咱们先说说牛顿的投资标的——英国南海公司成立背景。南海公司1711年成立,以美洲黑奴贸易为主营业务,然而这里需要插播一个知识点——拉丁美洲是西班牙的势力范围,西班牙政府只允许南海公司每年送一艘船的黑奴到美洲。在18世纪初页,英国政府参与了西班牙皇位继承战争,导致了国内债台高筑,于是英国政府准备效仿法国密西西比公司,提出了“南海计划(债转股计划)”。具体的方案是这样:南海公司允许公众用手中英国国债,当时有几千万英镑,来转换成为南海公司的股票。南海公司因此持有英国国债,但是国债利率要从7%-9%变成4%,另外再支付760w英镑给英国政府;相应的,英国政府给予南海公司各种美洲的特许经营权,包括垄断黑奴贸易的权力,但是前面说过了,美洲此时属于西班牙的势力范围,所以相当于一个空头承诺。吃瓜群众们不懂啊,只看着南海公司获得了各种垄断经营权,妥妥的赚钱机器啊,搭上这条大船,下半辈子吃喝不愁啊。因此,市场随着利好消息的到来,迅速开始火爆。南海公司股价从1720年1月份的128英镑,到7月份股价最高1000英镑,只用了短短6个月时间。巅峰时的南海公司市值,换算到现在,大概价值4.3万亿美金,是苹果最高市值记录的2倍以上,吃瓜群众们纷纷走上人生巅峰。大科学家牛顿也抵挡不住金钱的诱惑,亲自下场参与了此次炒作。从4月份到5月份,在南海公司股票上就挣了7000英镑,作为大科学的他,其实很清楚泡沫是不会持续的,但在他退出来之后,周围的朋友还在挣钱,搞得自己的智商老被鄙视,是可忍孰不可忍!因此在7月份最高点的时候,牛顿又杀回去了。接着,因为市场上充斥了各种类似的皮包公司疯狂加入炒作,英国政府出台了《泡沫法案》,本来是打击照抄南海公司的小公司,毕竟南海公司是政府的好朋友,结果哪知道市场“羊群效应”爆发,南海公司的股票也被抛售,股价迅速跌回原点。牛顿在这次一下就损失了2w英镑。当时的他在铸币局主持工作,每年工资500英镑,这一下相当于赔了40年工资。于是当时聪明绝顶的牛顿感慨:我可以计算出天体运行的轨迹,但是却计算不出人性的疯狂。此次事件影响非常深远,直到100多年后,《泡沫法案》才被废除,在此期间英国再也没有发行过股票。好了,这就是大科学家牛顿参与过的南海公司泡沫,不知你了解之后有什么感想。


全部讨论

2021-11-06 01:09

从此牛顿潜心研究学问终成大师,妥妥的励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