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四五:一夕惊雷催春雨,静待春暖万物生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45喜欢:0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暴雷”似乎成为了一个津津乐道的热词,业绩变脸、财务造假、商誉减值、扇贝跑路等等等等,雷倒了一批又一批的韭菜们,真是让人防不胜防。媒体也乐于拿“暴雷”作为标题,吸引眼球屡试不爽。但在我看来,“雷”与“雷”之间其实也存在天差地别,倒也不必一概而论。

临近年报季,近期上市公司爆雷多数与商誉减值有关。由于国内的投资者教育远远不足,加之媒体常用“暴雷”等词汇的推波助澜,无形中就把商誉减值的概念妖魔化了。其实商誉减值一直是个中性概念,如何理性的看待商誉才是问题的关键。

并购重组向来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一方面可以强强联合提升产业集中度发挥协同效应,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发挥上市公司平台优势,提升上市公司创新实力。

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应该了解,商誉的会计处理变化虽然可以在短期影响企业利润,但并不会真正改变企业的价值,企业真正的价值在于其经营管理能力,与会计处理方式无关。大家不必因为商誉全盘否定,欧美领军企业依然很多商誉却通常发展无忧,背后本质从来都是管理和经营问题,而不是商誉数字问题。

那么商誉减值发生后,到底该如何进行判断?就拿我一直在关注的二三四五来说,这次选择大手笔的计提减值准备11.96-13.48亿元,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其实从二三四五整体经营和业绩来看,近几年公司成绩算是相当不错了。

自从2014年进行重大资产重组以来,二三四五已经连续多年保持净利润高复合增长率,单单这成绩整个A股就没几家公司能做到。这次由于商誉减值的关系,也算是公司上市后的首亏,但仔细想想如果剔除商誉减值的影响,公司其实有将近3.5亿元-3.9亿元的净利润,说明从本质上来说他的业务还是相当挣钱的,不能简单因为商誉减值造成纸面上的亏损就一杆子打死,毕竟商誉减值带来的影响是一次性的,并不是持续性不利因素。

说起来,不少的海外巨头同样拥有高企的商誉,但相对来说那边的市场就更加理性。春雷润雨,万物新生,十几亿的包袱甩掉之后,我对二三四五倒是变得更期待了。纸面上的盈亏向来都是数字游戏,公司管理和经营上的重建才是我更关注的核心。

从经营上来说,公司两年前开始投入目前最热门的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同时也间接参投了字节跳动和将在科创板上市的新能源企业珠海冠宇这些项目,眼光和盈利能力一直是很强的。加上公司那么多年积累的流量基数以及现金流始终维持在高位,这个公司又能差到哪里去呢!

最后落到估值和股价来说,目前一块多的价格已经在地板上了。虽然媒体老叫嚣着这个价格距离退市一步之遥,但对于经营情况良好且现金流充沛的二三四五来说,只要自己别作死,这一步其实隔得也挺远。我个人倒是始终相信,在倒闭概率极低、安全边际极大、极度低估的前提下,价格越低、风险其实越小、仓位就相应地应该越高。逢低就买,跌越低我买越多,长期而言,其实是处于一个非常有利的位置!

全部讨论

2022-03-15 11:46

有波动就有机会

2022-03-17 18:00

这公司业绩算是不错了的

2022-03-17 17:50

股价就是这样起起伏伏

2022-03-17 16:36

看清形势和行情 必然有所收获

2022-03-17 16:33

逢低就买,跌越低我买越多,长期而言,其实是处于一个非常有利的位置!我也很赞同

2022-03-17 16:30

这段时间股市波动很大,我是赔了不少的!所以全拋了

2022-03-17 16:27

好有道理

2022-03-17 16:23

我是前段时间把手里的股票全拋了,过段时间再看看吧!

2022-03-17 16:22

涨知识了

2022-03-17 16:19

好公司各方面都照顾得当,理财也是一把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