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持有隆基绿能心得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3喜欢:11

没有看具体持股时间,大约两年多吧!持有到现在亏损约50%。

当时看好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隆基有第二增长曲线,进军电池产业,除了硅片是基本盘外,组件,电池片接力,可以形成全产业链,再加上隆基是行业老大,自然可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是,当时隆基的市盈率30倍,认为这个市盈率不高,按照每年20%多的增长速度,第二年只有20多倍,第三年接近20倍,这样市盈率放到新能源公司里,是相当低的,比起动辄四五十倍市盈率公司,还是相当具有性价比的。

三是,看了隆基董事长李振国的个人宣讲视频,觉得他是一个事业型的人,一定会带领公司走向辉煌的。

通过二年多的持有,发现当时看好的理由,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看好的第一点,隆基的第二增长曲线,确实存在。但同时市场太卷了,大量资本进入光伏产业,电池片有HJT, Topcon,以及隆基的BC技术,都宣传自己的技术好,转换效率高。同时隆基的BC电池,目前并没有看到明显的优势,可能技术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与优化。

看好的第二点,虽然30倍好像不高,但对于一个当时大千亿市值的制造业公司来说,还是挺高的。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底气,但制造业本身对于资本并不友好,高资本开支、产能过剩、竞争激烈,有些新兴的制造业,你以为是成长,到了最后都变成周期。对于周期股,市盈率的低点,也是业绩最好时间,反映在财报上,就是营业收入及净利润达到顶点,这也是周期股股的高点,擅长周期股投资的人士,早就在前期高点附近卖了,留下像我这样不懂周期的人,还在幻想第二春。

看好的第三点,公司管理层优秀,是投资标的的加分项,但绝对不能占主导。优秀的管理,也需要借助时势,站在风口的猪,也会飞。隆基已经过了发展最高速时候,因为体量大,增速会降下来,市场就会按机械股,给予周期股估值,当然因为是新能源,会给出一定的溢价!

分析了当初看好公司的三方面因素,及三个因素存在的问题,是为以后的投资行为明正视听,避免以后不犯类似的错误。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制造类的公司由小到大,有一个高速成长阶段,这个阶段是最具备投资价值的。大了后,由于体量大,本身的增速也会下来;再加上船大掉头慢,转型及开辟第二增长曲线,也是一个缓慢过程。资本市场先知在由小变大的时候进入,在达到行业翘楚时毫不留情离开。正像巴老爷子投资比亚迪,2008年买入,2022卖出,翻了38倍,虽然现在比亚迪还具备一定价值,但巴老爷子已经吃完鱼身最肥美的一段了。所以投资,应该吃鱼身最肥差的一段,不要吃鱼尾,虽然有肉,但刺也多,一下小心就卡着喉咙。近两年投资的隆基,就相当于在吃鱼尾,已经有刺卡喉,看能不能软化去除,全身而退。

目前对隆基的操作思路。已经跌了这么多,估值代表情绪,现在的估值对于一个新能源制造龙头公司,已经合理了。随着优胜劣汰,产能出清,公司还能保持强势地位,获取更多的份额;另外公司BC电池,若能技术成熟,大量应用,会对业绩有明显提升。密切关注公司行业格局变化及公司的技术进展。

全部讨论

2023-12-01 07:08

估值是看未来的估值,不是看静态,没有这种认知不要搞成长股,没有捕捉逻辑的能力就不要重仓长线。

2023-12-01 22:47

其实是你没有看网上的小作文,当时的很多农村的屋顶太阳能发电,据说很多就是隆基绿能搞的,这能长久吗?你如果听说过一个农村屋顶太阳能的故事,你早就跑光光了

2023-10-22 23:50

你能准确预测准公司未来两到三个季度利润的前提下,才有可谈估值的资本。其它感性认知都是毛毛雨。

2023-12-02 05:19

当时的你大概头脑是清醒的,甚至还秉持着谨慎的投资理念,但收到了太多夸张的信息,被洗脑了。当时支持你认为隆基不断变强的原因,大概是觉得整个光伏圈,除了隆基,其他的光伏企业大概都是垃圾吧,硅片吊打中环,电池效率遥遥领先,组件出货世界第一,还有光伏制氢,什么bipv,几乎每一次新闻出现,都令人振奋。如果这些新闻都是对的,那隆基这么高的市值也不是问题,但现在来看,其他光伏企业也不是吃干饭的。不只是隆基能卷,其他企业能干到这种规模,也都有各自的独到之处。各家公司都卷,卷到最后发现隆基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突出。我觉得不管是买隆基还是买通威或者买晶澳,晶科,天合,中环,爱旭的投资者,都存在这个问题,就是接受了太多夸张的信息,觉得自己投资的公司远超同行。但现在看来,几乎每一家公司都是不及预期。这些公司虽然厉害,但能发展到现在,更多的是吃到了世界,国家和行业的红利,公司本身的优秀还不足以支持它穿越行业周期。

2023-10-23 07:08

2年到现在,你长投哪个股票不跌?股市里没有牛熊,只有价格对价值的纠偏和修复。跌是好事。

2023-10-23 11:18

隆基还能保持龙头优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