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变与不变中求存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2021年眼看就要结束了,总想着该写点什么,给自己也给投资人,权当是为即将过去的2021留一个印记。

      2021年我们取得了一个可以接受的收益率,达到了我年初对今年的期待,当然考虑到上半年结束后我又不自量力的给自己加了十个点的期望,今年大概总是要留些遗憾了(这也证明了人性总是贪婪而不知满足的)。不过总体而言,最令我满意的应当是2021年我们依然成功的控制了回撤,全年的最大回撤以股票多头的组合而言因是令人满意的。对于越老胆子越小的我而言,能够控制住波动总是能让我感到由衷的欣喜,毕竟如霍华德·马克斯所言,短期收益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依赖于运气,而能抵御住风险才是长期存活的保障,能够连续几年有效的控制回撤或许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说明我们的投资体系依然健康,仍然走在长期存活的道路上。

       2021年资本市场发生了一件让我感触颇深的事——苏宁易购的换主,那个当年意气风发,在投资者会议中分发自己传记的张董事长交出了董事长的位子和公司的控制权,宣布了苏宁的彻底没落。与这个公司的缘份起于他上市之初,彼时我还在某券商做着零售行业研究员。从上市之初我就被这个公司扩张模式所吸引,一路推荐过去。其间公司也曾不断的面临各种质疑与流言,如毛利率偏高、报表造假甚至董事长被拘等等,但均未曾动摇过我对公司的信心,在我看来,良好的供应商资源,强大的销售网络和务实的管理层(这点在收到那本传记时开始产生了动摇)均构成了公司持续快速增长的强大基础,在我的盈利模型中,他仍然有大量可开店的空白区域在等待,而这些都将是公司未来的增长空间,公司的未来犹如星辰大海一般广阔。犹记得在07年初,公司股价在连续上涨许久后一度横盘近3个月,公司的一客户几乎每日一个电话给我,而我坚定不移的安慰了他70多天,其后3倍多的收益让他成了我的好友。随着08年主要竞争对手黄董事长的身陷囹圄,苏宁的声望也一度到了顶峰。然而在此之后,阿里京东的迅速崛起标志了新零售时代的开始,苏宁从一开始的不屑到选择加入,却始终未能在新阵营中重现辉煌,表观利润从停滞,到下滑,再到亏损,其速度一如他崛起时一般,而我便也与他一别两宽了(资本市场总是这么无情的令人唏嘘)。在我的盈利模型上好几年后仍能开出的店面便也只停留在了我的模型中,从不曾出现。直至到了今年,最终看到了他的倒下,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回顾苏宁经历的路程,其中固然有种种原因,然而我始终觉得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时代变了,而公司没有跟上。记得阿里京东崛起之初,多次与管理层沟通时提到这节,公司当时总以不屑居多,以为这种好几年都赚不了钱的模式总是不长久的,却没有想到零售的本质是给予消费者更为便捷与更为便宜的消费体验。而资本不的断加入赋予了此类企业长期存活之道,并最终引领了新零售模式的时代。

       回头看看我们的投资也与此有着相似之处。近两年来,资本市场的变化颇为巨大,资金结构上去散户化明显,机构话语权日益增强,投资风格出现趋同的迹象。与此同时,整体经济结构开始转型,传统支柱产业房地产等受到抑制,开始向专精特新求发展,体现在资本市场上则是传统产业利润增长失速,有能力实现利润增长的上市公司向少数行业集中。所有这些导致了近两年资本市场结构化的趋势日益加剧,部分行业市盈率居高不少,60,70倍甚至上百倍PE屡见不鲜,而其余许多行业则长期在低估值下艰难度日,重行业轻估值似乎正在成为一种趋势。而这对于我这样一个相对老派的投资者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挑战,我们总是相信再好的公司也有个价值,公司好不如买的好。然而市场却不断的告诉我们行业好才是真的好。曾经有一个比老投资人沮丧的告诉我,他怎么算都算不出某医美公司能值这么多钱,可是股价依然不停歇的上涨,我只能苦笑着告诉他也许我们都老了,正逐渐走在被时代所抛弃的路上。然而毕竟生活仍要继续,苏宁的际遇也告诉我们当时代在变的时候求变或许是必经之路。所以从去年底开始,本着打不过就加入的态度,我们适度放宽了对购买股票的估值要求,在不那么离谱的价格下介入了一些成长性高的公司,而源于对风险不变的恐惧和天性的固执,我坚持在组合中加入了一些似乎仍具有未来却久不被市场认可估值处于低位的公司如消费电子等(这在9-10月一度拯救了我的回撤),与此同时,我们不断的在成长性高的公司中努力挖掘,试图找出一些被忽视的环节,以在估值高到内心无法接受的时点实现在高增长行业产业链不同环节中的高低切换。我们卖飞了一些公司,还有一些看起来低估值的环节仍然随着行业剧烈的波动,但我们求得了心安,也总体控制住了回撤,并总体把自己暴露在一个自觉并不算特别高的风险敞口之下。

        2022年的市场会是什么样其实我并无法准确预测,也并不知道未来市场的风格是加剧原有的趋势,还是一定程度上向老版本回归,我们能做的大约也只能是本着对于风险不变的敬畏下,努力的跟随着时代的变化,尽管脚步可能会慢一些。我们也许注定无法获得行业顶端的荣耀,但我们相信在这些变与不变的适应与权衡中,我们可以长久的存活下去,毕竟一直以来我都觉得在这个市场活下去才是唯一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