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2回复:21喜欢:11
$江苏银行(SH600919)$ 我为什么投资江苏银行?我的思考是这样的:
1.社会财富是不断增加的,作为管理社会财富的银行,作为万业之母,银行的增长天花板很高,几乎是永续增长的行业,这可能也是巴菲特长期持有美国合众银行的原因吧。银行的生意模式应该算是好生意。
2.银行属于周期性行业,它的周期与产业结构调整周期相关联。我们国家2012年左右开始的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淘汰了一批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导致银行业进入一轮为期6年左右的下降周期,因部分实体倒闭,银行贷款不良率上升,拨备率不断减少。到2018年左右,银行业走出下降周期,贷款不良率开始下降,拨备覆盖率不断上升。国家也计提处理了约16万亿坏账,银行不良已出清,银行业轻装上阵开始新一轮的上升周期。
3.银行股因市场偏见,已下跌或不涨7、8年,目前很多市净率PB 0.5倍以下,市盈率PE 4倍以下,以变态破产价估值,且股息率很多都6.0%以上。银行股多年增长的红利没有兑现,作为隐性财富储备起来。
4.江苏银行作为优秀的地区性银行,高成长、高股息率、低市净率、低市盈率,投资价值突显。
5.江苏银行的高成长能否持续?银行属于同质化竞争行业,银行的经营和区域经济背景强相关。区域经济好、充满活力的地区的银行增长相对其它地方要好。江苏银行业务主要在长三角珠三角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经营,有相对竞争优势,因为区域经济优势是长期客观形成的,不容易在短期被替代,所以这种优势可以长期保持。江苏银行的业务模式相对均衡,对公业务(53.71%)、零售业务(30.78%)、资金业务(15%)。现在国家又开始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房地产20年的高增长结束。所以银行的房贷零售业务也结束高增长,以零售业务突出的优秀银如行招商银行宁波银行开始面临业务转型。国家正以新能源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产业转型,势必银行对公业务还会保持高速增长,江苏银行于区域经济发达地区经营,优势得天独厚,未来依然能维持高速增长。长三角和珠三角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只要经济还能增长,江苏银行就能增长。
6.江苏银行的净利润高速增长还能持续吗?通过2018年以来的上升周期,江苏银行的营收基本两位数增长,净利润除2020年扰动,都以2位数增长。这些年储备了大量利润,拨备覆盖率从2018年的203.84%上升到2023年3季度的378.12%。而此期间贷款不良率从1.39%下降到今年3季度的0.91%。后续没必要继续大幅计提拨备,这些储备的拨备后续可以作为利润进行释放,如果拨备下降到200%,可释放利润约290亿利润。这就为维持后续的净利润增长提供保障。有些人会说息差下降会影响营收和净利润,息差下降会影响一定的营收和净利润,但这只是短时间的,息差也有周期。为了支持实体,在经济困难时银行要支持实体进行让利,银行和实体是共生关系,实体不好也会拖累银行,银行不好也无法支持实体。在经济困难时,银行向实体加大输血、让利,以支持实体度过难关,实体复苏后银行贷款不良率也会减少,息差也会慢慢回升,利润增加。目前银行息差几乎已是历史最低,等经济复苏息差必然会上升。这样未来就净利润有三重保证,一是拨备利润释放,二是贷款规模增加,三是息差上升,这就是确定性。
7.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依赖牛市和熊市,不挣情绪的钱(如果挣了也好,锦上添花),只挣股权增加和业绩增长分红增长的钱,用好时间复利的威力。我计划买入50万股(已实施),投资12年以上,每年7月分红买入股票,预计12年后股权变为100万股。预估江苏银行2024年至2035年净利润增长2.73倍至865亿(保守估计),以8%左右股息率,0.39倍市净率(以183.5亿股本算每股净资产45元左右),3.7倍市盈率(以183.5亿股本算每股收益4.72元左右)估值,股价约为17.4元。则股票市值为1740万,是原始投入资金325万的约6倍,而且此时按30%净利润分红,每股可分约1.4元,则每年分红140万元,非常丰厚,可以一直持股收息、传代,确保衣食无忧。

全部讨论

2023-12-05 21:57

你能持有3年就算牛批了,真能持有10年不动的还是国有银行。江苏银行属于成长型吃股息,就和这两年的煤炭一样。股息覆盖,持股成本可以做到非常低。

2023-12-06 12:35

楼主说的毫无意义,原因有二,一是2035年总股本依然是183.5吗?我想应该扩融到300亿股都有可能。二是分红率还能是30%吗?这二点都无法确定,所有的算法均无法成立,自己画个饼畅想下而己。

2023-12-05 22:51

期待未来赶超招商银行

2023-12-05 21:08

明天继续跌

2023-12-05 22:47

非常好的分析,
希望说到做到。

2023-12-06 08:22

董宝珍的响应者!

2023-12-05 22:19

看的实在太远了,一般五年就是一个周期了

2023-12-05 22:12

感觉有相当一部分董老师团队的研究成果

江苏银行

2023-12-05 23:53

一般都拿不住,因为想得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