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3喜欢:1

$曼恩斯特(SZ301325)$

Q3:24年的锂电设备存量改造和新设备分别的增速大概是多少?

A3:存量改造是我们独特的研究,独自去攻克的,即该部分增速不随行业的预期,我们可给出的增速会优于行业的增速。

Q4:总体增速能达到30%,储能部分营收达到20多个亿吗?

A4:增速30%+,营收20多个亿应该没问题。

Q5:都是咱们并表定到咱们这?

A5:收入体量大幅提升,但是储能毛利率和净利率很低,跟锂电装备核心部件不是同一个级别,它可能是个位数的净利率。

Q6:我们这部分的规模是占51%吗?

A6:对。我们储备了数个有拿路条的储能电站,这种的净利率会更高一点。我们把储能装备配齐,然后卖给国企央企,由它们运营。

Q7:拿下这些项目的优势是什么?。

A7:团队的优势,我们49%的股份也不是白给的。

Q8:进入储能板块的前因后果是什么?

A8:储能板块,最早的公司是以家储为主,实控人加入后就开始做相关的项目,应该是在19年左右收10个人团队,慢慢把人员配齐,以大组为主的形式去开展。海外市场的渠道是三四人一个国家。从产业协同角度来讲,就是最终会将它并进来的。平价收购后,曼恩斯特持有了51%股份。后续发展有两个方向,第一,正常参与储能招标,提供储能装备。第二,孵化路条储能电站再卖给央企、国企,这跟光伏电站的输入结构模式是一样的。我们在路条端和电缆端都储备了数个项目,所以我们认为2024的营收基本是可以确认的。

Q9:利润增速50%多,包不包括储能业务的贡献的利润?净利润的点位是什么?

A9:7个点左右。要看不同产品,如果说你有路条的话,净利率甚至可能往两位数走。行业也很卷,需要拼资源,总体是7个点左右。

Q10:当时储能业务的收购价格是1,000多万,怎么看待?

A10:收购交易很敏感,当期看报表的时候,过程中它是亏钱的。从交易角度来讲,有指导窗口在不可能有溢价。但从团队人员角度来讲,我当时觉得它可以为上市公司做贡献,因为它拿到的资源,光路条资源这个点对我远远是大于60。但是路条资源需要投入成本。

Q11:即我们的实控人还是想先把储能业务并进来?

A11:主要从协同角度看,第一,可以反哺我们主力装备的拓展。第二,在氢能端它是资源方,且其装备端也可以进行服务。

全部讨论

哪里都消息来源? Q1,Q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