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7.16新闻(澜起科技福耀玻璃
1.近期半导体企业陆续发布了中报预告,像通富微电兆易创新、澜起科技等半导体龙头,增长都十分明显。
其中,澜起科技净利润增长了700%,备受市场关注
受半导体行业景气度影响,2023年澜起科技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但到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已有明显回升。
2024上半年澜起科技实现营收16.65亿元,同比增长79.49%,如果下半年澜起科技继续保持相同的营收能力,预计2024全年将实现32亿元的收入,回归公司巅峰水平。
在净利润方面,澜起科技表现就更亮眼了,2024上半年,澜起科技净利润预计达到5.83-6.23亿,同比增长612.73%-661.59%。
这么算下来,澜起科技的净利率能到达36%,这种盈利能力在科技公司可不多见。
不仅如此,公司赚到的钱还都是真金白银,我们从澜起科技近几年的现金流情况就可以看出。
其经营现金流为正,代表盈利能力不错,而投资和筹资现金流均为负,代表公司正在成长、扩张,而且有能力还债、分红。
除了盈利好之外,澜起科技未来成长性也非常强
第一,Dram(内存)行业即将迎来周期拐点。
前几年内存的行情不是很好,像三星、海力士、美光等一些存储大厂纷纷采取了减产保价的策略,通过降低供应量来稳住Dram颗粒的价格。
而随着去库存完成,以及消费电子、通信、汽车等下游行业需求逐渐放量,产品价格重新进入上涨周期。
专业机构预测,2024年第二季度,内存的价格预计提升13%-18%。
一旦市场对内存涨价产生预期,下游客户很大概率会选择囤货补库存,也就是说,无论最终产品涨价多少,都会拉动内存厂商销量,最终实现量价齐升。
而澜起科技作为内存生产商,将充分收益。
第二,DDR5渗透率提升。
DDR(PC或消费电子的内存)从原有的SDRAM的基础上改进而来,SDRAM只能在一个时钟周期传输一次数据,而DDR可以传输两次,因此传输带宽更大。
随着技术的发展,DDR经历了多轮技术迭代,发展出了DDR2、DDR3、DDR4和DDR5,其主要的区别是在于传输速率的不同。
2023年DDR渗透率为25%-30%,预计到2024年第三季度,DDR的渗透率将过半。
而DDR5推广后,最受益的就是澜起科技。
澜起科技是全球领先的DDR5生产商,参与制定DDR5 RCD国家标准,目前第二代子产品已实现规模量产。
除此之外,DDR5必须要用到的接口芯片,只有澜起科技、瑞萨(IDT)、Rambus三家在做,其中澜起科技市占率达到了44%,居于首位。
内存接口芯片的认证壁垒高,认证周期长,进入难度较大,所以说澜起科技的垄断优势很明显,未来DDR5大规模量产,接口芯片也会让澜起科技大赚一笔。
第二,AI浪潮为新业务赋能。
a.PCIe Retimer
PCIe Retimer是为了解决PCIe总线的信号衰减问题而诞生的。
一台8卡GPU的AI服务器需要8颗PCIe 4.0 Retimer芯片。随着AI服务器出货量的增加,AI服务器的retimer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单AI服务器retimer 5.0用量就可高达16颗,需求量很大。
在PCIe Retimer市场中,谱瑞-KY、Astera labs、澜起科技三家厂商“三国鼎立”,竞争比较激烈。
其中澜起科技布局PCIe较早,是全球唯一可量产PCIe 5.0 Retimer的中国大陆供应商,且2023年持续导入客户,已经陆续出货。
b.CXL技术
CXL是一种新型的高速互联技术,可以实现高达25GB/s的数据传输速度,比目前常用的PCIe 4.0技术还要快。
而且,CXL技术可以将CPU、GPU、FPGA等计算设备与内存直接连接,避免了传统的I/O总线带来的时延,从而实现更低的延迟,提高计算效率。
2022年5月,澜起科技发布了全球首款CXL内存扩展控制器芯片(MXC芯片)。
MXC一经发布就获得了客户认可,三星电子推出的首款支持CXL2.0的128GB DRAM应用的就是澜起科技的MXC芯片,还是其中的核心控制芯片。
预计2024年,澜起科技的MXC芯片将进入上量爬坡阶段,未来有望在全球内存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机。
2.年初至今,A股汽车零部件板块大跌12%,但福耀玻璃逆势大涨33%。更令人意外的是,北向资金这些年不断加仓福耀玻璃,目前持股市值230亿,已超过比亚迪的210亿。最新持股比例高达23.4%,在所有A股公司中排名第一。
今年5月底成为外资重仓比例第一股,福耀玻璃凭什么?
从福耀玻璃1993年上市以来,公司业绩常年保持不错增长势头。营收规模从1亿出头增长至2023年的331.6亿元,归母净利润从几千万膨胀至2023年的56亿元。
当然,公司也遭到过一些波折。尤其是2018-2020年,公司营收停滞不前,归母利润下滑严重,从41.2亿元跌至26亿元,累计跌幅高达37%。
究其原因,一是玻璃价格因供需问题处于相对低位水平。二是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汽车销量骤降13%,其中美国市场创十年新低,欧洲多国下滑超25%。
从2021年开始,虽疫情尚未散去,但中国新能源汽车开始爆发,带动汽车玻璃需求大幅回升。此外,玻璃价格亦不断上涨,拉动业绩重回高增状态。2021-2023年,营收、利润年复合增速高达18.5%、33.8%。2024年一季度,更是同比大增逾25%、51%。
再看盈利能力。2018-2023年,福耀玻璃毛利率从历年高位的42.6%波折下滑至35.4%。净利率从20.3%下滑至17%。后者下滑幅度较小,可见三费费率控制较好。
公司毛利率下滑并不是因为终端汽车玻璃价格下跌,相反整体维持上涨态势。市值观察认为,这主要系上游能源以及纯碱价格大幅上涨,对盈利能力造成了一定压力。
其实,2023年中国汽车零部件板块毛利率仅18%左右,净利率仅5%左右,远低于福耀玻璃的盈利水平。再与同行对比看,公司毛利率反超信义玻璃,远高于海外竞争对手的板硝子、旭硝子以及圣戈班。
可见,福耀玻璃经历过几年短暂波折后,业绩复苏较快。拉长时间看,现实基本面较为强劲,成长性不错,亦是北向资金大幅重仓的原因之一。
一家公司过去表现优秀,不代表着未来依旧如此。未来,福耀玻璃业绩要保持良好增长,需要有行业层面的支撑。很幸运的是,全球汽车玻璃是一门垄断大生意,且壁垒颇高。
2023年,全球汽车玻璃市场规模突破150亿美元。伴随汽车销量小幅增长以及玻璃价格中枢的抬升,未来仍有不小增量蛋糕。
其实,全球汽车玻璃已经呈现高度垄断的市场格局。据Marklines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TOP5厂商分别为福耀玻璃、旭硝子、板硝子、圣戈班、信义玻璃,市占率分别为28%、26%、17%、15%、8%。其中,福耀玻璃在中国市场独占65%。
这也意味着几大厂商将持续瓜分该市场大蛋糕。内部之间,恒者恒强趋势也较为明显,福耀玻璃有望继续扩大市占率水平。据人民网援引机构数据显示,2023年已上升至34%。
造成当前垄断格局最重要的原因,是汽车玻璃的生意壁垒非常高,这种重资产模式会阻碍行业外资本蜂拥而入。
因为玻璃易碎,运输成本高,一般汽车玻璃厂商都会在整车厂附近建立制造工厂。这就导致了要想拿到更多市场份额,产能布局必须是分散且全球化。并且,玻璃产线投入是巨大的。在欧洲、美国、中国建立一条年产能在400万平方米的生产线,大致需要4000万欧元-6000万欧元、7000万美元以及2亿元人民币。
福耀玻璃之前在美国计划产能550万套/年,投资额就达4亿美元。如此重资产模式,且产生效益不确定性又大,令场外资本望而生畏。
此外,汽车玻璃定制化需求高,对供应商的设计、开发、配套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尤其是汽车玻璃产品一直在升级,需要厂商不断投入研发推高附加值产品,满足市场需求。2019-2023年,福耀研发投入从8.13亿元增长至14亿元,研发费用率多保持在4%的水平上。
此外,从供应商认证到最终定制化产品面世,周期往往会高达数年之久。一旦双方建立了合作关系,绝大概率会覆盖新车车型整个生命周期,也让竞争对手难以切入进来。
可见,汽车玻璃行业壁垒颇高,市场格局便会逐步走向垄断化趋势,在场玩家可以独享如此巨大的市场蛋糕。从这个维度看,福耀玻璃未来还能够继续吃行业红利。
全球汽车玻璃市场规模巨大,且市场格局又好。福耀玻璃作为全球市占率最高的汽车玻璃企业,未来业绩料将保持较高增长。这可以从量、价两个维度来进行前瞻性分析。
第一,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拉动单车玻璃需求,将支撑福耀玻璃销量增长。
2023年,全球汽车总销量为9272万辆,同比增长11.9%,较2019年增长0.7%,较2017年历史巅峰少3.1%。伴随着疫情伤疤效应消散以及全球经济复苏,全球汽车销量料将持续增长,但整体增速会比较慢。
此外,单车玻璃使用量仍可期待。以史为鉴,20世纪50年代,汽车单车的玻璃面积仅为2.2平方米,到21世纪以后已增长至4.2平方米。
未来,伴随着新能源汽车天幕玻璃渗透率的不断抬升,有望继续增加单车玻璃面积。要知道,小天窗玻璃面积仅0.2-0.6平方米,全景天窗玻璃面积为0.5-1.2平方米,而全景天幕玻璃面积高达1-2平方米。
2023年11月,中国汽车市场天幕玻璃渗透率为14%,而2021年初仅2%左右,有机构预测到2025年渗透率将高达55%以上。在该细分领域中,福耀玻璃在国内燃油车、新能源汽车上占比达91%、89%(2021年数据)。这一波玻璃产品升级趋势,福耀玻璃将会是受益者。
为了应对未来潜在增长需求,福耀玻璃仍在全球多地进行产能扩张。目前,海外产能为680万套,主要集中在美国和俄罗斯,国内产能3400万套,分布在福清、长春、重庆、上海、广州等地。2024年初前后,福耀玻璃分别斥资32.5亿、57.5亿在福建、合肥大力扩充玻璃产能。
第二,福耀玻璃单价持续上涨,且有进一步上涨空间。
2016-2023年,福耀玻璃的单平米价格从152元上升至213元,年复合增速为4.94%。
伴随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快速发展,汽车玻璃产品升级明显,尤其是天幕玻璃以及AR-HUD前挡风玻璃。
过往,传统天窗玻璃单车在100元左右,全景天窗玻璃上升至300-800元,而天幕玻璃进一步上升至900元左右。普通前挡风玻璃在200元左右,而AR-HUD前挡风玻璃则要1000元左右。要知道,中高端车型AR-HUD逐步变成标配。
在价维度方面,福耀玻璃也早在制造成本端有所动作。为了保证供应以及节约成本,福耀玻璃在多地建设浮法玻璃产线,自主供销比例高达90%以上(浮法玻璃占汽车玻璃成本的34%)。更进一步的是,公司开始布局更上游的硅沙厂,已在海南、湖南、内蒙古、辽宁拥有四大工厂,进一步降低玻璃生产成本。当然,除浮法玻璃外,能源、纯碱等原材料成本亦有不小波动风险,公司无法掌控,可能会对生产成本造成较大影响。
简而言之,公司汽车玻璃单价因产品升级有望继续上涨,且公司还往上游进行业务延伸,试图持续降低生产成本,两者均有利于提升产品的利润空间,驱动盈利能力走强。
总结来看,公司多年保持不错的业绩表现、全球汽车玻璃市场规模大、壁垒高且趋于垄断以及潜在的“量价齐升”增长预期,均是外资敢于重仓福耀玻璃的核心因素。并且,当前公司PE估值为20.8倍,处于多年估值中枢下方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