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1
6.19新闻(昆药集团兴齐眼药
1.昆药集团收购华润圣火,是华润医药板块资产的一次内部整合,此举不仅解决两家公司的同业竞争问题,也利于华润集团整合三七产业资源,提升其在心脑血管中成药领域的市场地位。
历经多年的并购发展,华润集团旗下医药板块拥有9家A、H股上市公司,截至6月18日收盘,其总市值达2194.56亿元。这其中,中药板块4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为1365.8亿元,分别比片仔癀云南白药高出42亿、421亿元。
在中药板块,华润系公司市值体量最大,但因“一分为四”的格局而较少受到关注。
作为中国医药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华润集团并购整合的一举一动向来颇受关注。近日,华润三九(000999)旗下的昆药集团(600422)出手了。
6月8日,昆药集团公告称,公司拟与关联方华润三九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以自有或自筹资金17.91亿元,收购华润三九持有的昆明华润圣火药业有限公司(简称“华润圣火”)51%股权。
早前在2022年12月,华润三九耗资29.02亿元,以“A并A”的形式,完成对昆药集团28%股份的收购,后者成为前者的控股子公司。
华润三九在收购之时承诺,交易完成后5年内,通过包括但不限于资产重组等方式,解决两家上市公司及其控制的企业之间现存的同业竞争问题。本次收购,即是华润三九兑现承诺之举。
近18亿元现金收购,华润系医药资产内部再整合
与往常的外部收购不同,本次交易是华润医药板块资产的一次内部整合,旨在解决华润三九旗下华润圣火与昆药集团两家公司的同业竞争。
2016年,华润三九溢价387.92%,斥资18.9亿元,收购昆明圣火药业100%股权。随后,该公司改名华润圣火。
华润圣火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销售血塞通软胶囊(核心产品)、黄藤素软胶囊、磺胺嘧啶银乳膏、三七冻干系列产品及其他普药。
截至2023年底,华润圣火的总资产为12.55亿元,净资产为9.95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3.98亿元,资产负债率为20.71%。2023年度,该公司营业收入为7.51亿元,净利润为2.03亿元。
收购华润圣火,华润三九自此切入三七产业。三七是传统名贵中药材,主产于云南,具有止血、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等作用,有“金不换”“参中之王”等美名。
2021年9月,华润圣火与四川道地好农夫营销咨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华润三九(云南)三七产业发展有限公司。2023年10月,昆药集团与华润三九、华润圣火等关联方共同参与注册成立了三七研究院,其中,昆药集团出资4000万元,持有三七研究院40%股权。
事实上,昆药集团旗下亦有该类药品。官网显示,其目前的核心产品包括血塞通片、血塞通软胶囊、阿法骨化醇软胶囊、玻璃酸钠注射液、参苓健脾胃颗粒、舒肝颗粒、咽清丸、清肺化痰丸等。其中,血塞通的主要成分就是三七提取物,该类药品是心脑血管市场中成药的大品类。
根据券商研报数据,2022年,血塞通软胶囊院内及零售市场的销售规模合计超过10亿元。在2023年血塞通(通用名)零售终端市场中,华润圣火的血塞通软胶囊占比为22.49%,昆药集团的血塞通软胶囊占比为18.98%,分列第一、第二名。
本次收购完成后,华润三九对华润圣火的持股比例降为49%,昆药集团的持股比例则升为51%,华润圣火成为昆药集团的控股子公司。如此一来,同业竞争问题将迎刃而解,昆药集团也可以充分发挥与华润圣火在产品、渠道、品牌、供应链等方面的协同优势,加快三七产业整合,提升华润集团在心脑血管中成药领域的市场地位。
昆药集团本次收购华润圣火,溢价较高。根据资产评估报告,华润圣火的股东全部权益评估价值为35.12亿元,相较于其财务报表净资产账面价值9.3亿元,增值率达277.65%。
华润中药板块上市公司总市值1365.8亿元,超过片仔癀、云南白药
事实上,华润集团一直医药并购市场最活跃的公司之一,通过收购实现产业整合,是其一贯操作方式。
自2008年华润集团收购三九医药并将其更名为华润三九以来,该公司已完成至少15起并购事件,并购与整合是其在医药市场快速扩张的重要策略。
2008年,华润三九率先完成了对宁波药材、北京三九万东药业和雅安三九药业的收购,并对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都进行了调整。
2009至2011年,其又先后收购了三九黄石制药厂、北京医药集团旗下的4家全资子公司100%股权,进一步完善其心血管、止咳、肠胃等产品。
2012至2013年,华润三九完成了对广东顺峰药业、桂林天和药业的收购,进一步丰富了皮肤类和骨科类产品。
之后,在2015和2016年,华润三九分别收购了浙江众益药业、昆明圣火药业,这使之业务涵盖中药化妆品、健康食品等系列产品线。
2020年,华润三九通过收购澳诺制药100%股权,一举拿下儿童补钙大品种999澳诺锌钙特,完善儿童健康领域的产品布局。同年,其以1.9亿元收购华润堂医药100%股权,开拓其国药业务平台。
2022至2023年,华润三九并购昆药集团之后,进一步围绕三七资源发展产业体系。
时至今日,华润三九已搭建起抗肿瘤、消化系统、皮肤科、骨科、心脑血管、儿科、呼吸系统等众多治疗领域的产品线。华润集团旗下最为大众熟知的中药品牌,基本都集中在华润三九手中,其将业务划分为CHC(健康消费)业务和处方药业务。
华润三九之外,华润系旗下其他医药企业也先后完成不少收购及整合。
例如,2018年,华润医药(03320.HK)以增资方式取得江中集团51%股权。2020年,迪瑞医疗(300396)完成股权变动,公司实控人变更为中国华润。2023年2月,华润医疗(01515.HK)以36亿元收购华人健康(301408)旗下30家医院。2023年10月,华润双鹤(600062)以自有资金约2.6亿元成功收购了贵州天安药业89.681%的股权,之后于2024年2月再投资31.15亿元,收购华润紫竹100%股权等等。
目前,华润集团旗下的医药板块拥有9家上市公司,包括A股上市的华润双鹤、华润三九、江中药业(600750)、东阿阿胶(000423)、博雅生物、昆药集团、迪瑞医疗,以及港股上市公司华润医药、华润医疗。其中,华润三九市值最高,达到613.2亿元;东阿阿胶次之,为442.7亿元;华润医疗为48.5亿港元,市值最低。
截至2024年6月18日收盘,前述上市公司的总市值达2194.56亿元。这其中,中药板块的4家上市公司华润三九、江中药业、东阿阿胶、昆药集团的总市值为1365.8亿元,比当前A股中药市值第一股片仔癀(600436)的1324亿元市值,高出近42亿元,比第二名市值944.9亿元的云南白药(000538)高出约421亿元。
尽管在中药板块,华润系上市公司的市值体量最高,但因其“一分为四”的格局而较少受到关注。
龙头主导中药市场并购整合,华润系遥遥领先
过去,中国有6000多家药厂,存在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如今,随着龙头推动产业的并购整合,医药行业的集中度日趋提高。
在中药领域,产业格局的演变近年主要由地方国资和央企在唱主角,除地方国资不断入主区域性中药企业外,对产业格局影响最大的主体是三大央企——华润医药、国药集团、通用技术旗下中国医药。
经历多年扩张之后,华润集团在中药板块已经积累起了巨大的规模体量,目前与之齐驱并进的,除了片仔癀、云南白药两大垂直领域的中药巨头,或只剩国药集团了。
从近年情况看,国药集团也在大举推动并购整合。2020年10月,国药集团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中国中药(00570.HK),拿下太极集团(600129)实际控制权。
2024年2月21日,中国中药公告称,国药集团拟以每股4.6港元的价格将其私有化。中国中药旗下拥有“中国药材”一个核心品牌、三个中华老字号,四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多个知名品牌。
在经营风格及发展路径上,华润集团和国药集团各有特点,但两家药企的战略走向几乎一致——通过并购把盘子做大,然后于内部整合提效,这背后都反映出了国资药企整合强化产业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
2.医药市场一向都是供不应求,就像医院里人满为患的病人一样,没听说哪家医院因为业绩不好倒闭了,只听说患者排队也看不上病。而对于医药领域细分的眼科来说,由于近年来近视的人群越来越多,针对眼科的手术、眼药也出现空前高涨的势头,其中就有专门生产眼科药物的兴齐眼药股价、业绩腾飞,5年间股价节节高升,合计涨幅超过4500%!因为新品获批上市,股价也随之大涨,今年以来上涨超过90%,动态市盈率高达257倍,堪称医药界的又一奇迹。
以前眼见那些疫苗、核酸检测的医药企业一夜之间股价冲上天际,业绩就像变魔术,如今轮到眼科医药被新一轮的泼天富贵砸中,这可能就是我们所说的“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就在前不久的5月15日,兴齐眼药披露,低浓度硫酸阿托品滴眼药获批上市,生产线已经24小时不间断生产,产量也从刚上市时的一条生产线,增加到四条生产线,来满足源源不断飞来的订单。这款被称为“青少年近视控制神药”的眼药,主要用于缓解近视度数100度-400度符合相关条件6-12岁儿童近视,是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阿托品滴眼液。
该产品一经发布,兴齐眼药的股价应声上涨,短短2个月时间涨幅超过90%,但在新产品倍受市场期待、股市也一片看好的背后,则是其公司的营收增长已经2年放缓,2023年营收14.68亿元,归母净利润2.4亿元,如今一款被外界和公司寄以厚望的“神药”横空出世,能否给不算如意的营收、盈利带来提振的希望,各方都在翘首以盼。
过去7年,公司的营收增长倒是处于比较平稳的增长态势,从2017年的3.6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4.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2%,不过2023年的营收虽然同比增长17%,但却比2021年的49%下降了32%。而且在净利润方面,也是持续两年下滑,直到2019年才开始出现增长势头,比2018年上涨163%,也不过只有3589万元。
尽管对于每一个医药公司来说,一款创新药可能会改变以往不利的局面,扭转一直以来面临的颓势,但回看过去几年、尤其是最近2年兴齐眼药所面临的问题,增长放缓无疑是困扰已久的“顽疾”。
这些年都说眼科医药是市场当之无愧的黄金赛道,其根本原因是因为眼科特殊的专业性,不断扩大的庞大患者群体的诊疗需求,像牙科一样成为一个非常广阔的市场。在我们普通人身边,经常可以看到长时间使用数码产品、打游戏或者刷短视频的人群比比皆是,而这些人当中又以未成年的青少年、幼儿为多,许多儿童的眼睛近视,大多不是因为长时间的学习、看书,而是过于沉迷于短视频和游戏。
因此,因为眼睛近视导致的疾病越来越多,从儿童到老年人的眼睛疾病,可能成为贯穿人整个生命周期的困扰,人们对于眼科领域的重视程度也在提高,市场年增速达到了15%,预计到2030年,国内眼科药物市场规模将超过千亿。正是因为眼科药物赛道患者人群庞大,近视和干眼症的市场潜力巨大,不少药企早在多年前就在该领域积极布局,兴齐眼药旗下的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作为国内延缓儿童近视进展的处方药,上市之后受到资本市场较为热列的反馈,股价短时间内涨幅就超过了75%,市值也突破350亿大关,而从2019年初至今,其公司股价涨幅已经超过4500%,市值直达357亿,动态市盈率也超过了257倍。
事实上,兴齐眼药的前身,并不是只做眼药,它的原名叫沈阳市铁西区兴齐制药厂,最初是从仿制药开始的,直到2000年股改之后,才开始专注眼科,并且产品涉及140多个品种,历经11年,终于转型成一家专业从事眼科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于2016年在A股成功上市。
专注于眼药后的兴齐凭借阿托品迅速崛起,并且在2019年公布了新药品注册批件后,收获了14个涨停板,从此被视为眼药领域的大牛股。但事与愿违的是,此后的业绩增长逐渐放缓,直到2024年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再次出现高速增长态势,外界这才注意到兴齐眼药的主要产品都在同等药物中处于绝对领导的地位,值得看好。
只不过,进入新一轮增长期的兴齐眼药,只凭阿托品这一款药物,最多只会保持2年左右的市场独占期,一旦其他同类药物进入竞争赛道,后续必须有更具说服力的新品上市,否则,高增长和高业绩都很难维持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