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2.15新闻(北方稀土寒武纪
1.在2022年这家企业的净利润达到了59.84亿元,并创出了历史新高,这说明在去年北方稀土发生了质的飞跃。
而到了2023年,这家公司的净利润却连续三个季度出现了下降,并在第三季度只完成了13.8亿元的业绩,同比还下降了70%。
因为通过分析北方稀土前三个季度的净利润表现,即使不看公告也能判断出北方稀土去年的净利润将出现下降,所以公告对这家企业来说并没有实质性的杀伤力。
而虽然北方稀土的净利润在报告期内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但是在A股稀土永磁概念板块67家上市公司中,却依然能排在第4的位置,这说明其规模相对来说很大。
在报告期内北方稀土产品的销售速度并没有明显放缓,销售回款的时间也没有延长,这说明其销售还是很健康的。
如果销售非常健康,为什么净利润会出现下降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在2023年第三季度,北方稀土产品的利润空间,也就是销售毛利率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
2022年第三季度,这家企业销售100元的稀土还能赚回29.07元的毛利润,销售毛利率为29.07%。
到了2023年第三季度,北方稀土同样销售100元的稀土却只能赚回12.44元的毛利润,销售毛利率降至12.44%,同比下降了57%。
而北方稀土目前的毛利率,也就是稀土产品的利润空间在A股稀土永磁概念板块67家上市企业中排名第46位。这个名次比较低,说明其产品的利润空间相对来说有些小。
在2023年第三季度,北方稀土的营业收入为249.23亿元,同比下降了10%。而同期这家企业的营业成本却为231.93亿元,同比上涨了6%。
这说明在去年第三季度,北方稀土产品利润空间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营业成本的高企,而成本中包括了稀土矿的价格。
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一家公司净利润的下降是因为营业成本的高企,这并不算严重的问题。因为在未来的季度里,如果产品利润空间再次出现上涨的话,那么这家企业的净利润一定会提高。
所以在2024年,如果北方稀土的成本能被有效控制住的话,那么这家公司的净利润还是有可能出现恢复性增长的。
而虽然在报告期内北方稀土的净利润出现了下降,但是同期管理层却在偷偷地扩大产能。
目前,这家企业有13个稀土生产项目正在建设中,而这些在建项目的预计投资总额竟然高达30亿人民币。
在和北方稀土现有产能进行对比后翻译官发现,如果这些在建工程都能达产的话,这家企业的产能将提高一倍左右。
在报告期内北方稀土短期内能拿出来的现金总额,也就是货币资金高达58.39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也就是用闲置资金所购买的理财为4.53亿元。
这说明在公司的账户里至少有62亿人民币是可以支配的,所以这些项目对管理层来说没有任何资金压力。
在2024年,如果这些在建产能都能竣工的话,势必会大幅提高这家企业稀土的生产能力,此时管理层再能有效控制住成本,那么北方稀土今年净利润的增长将是大概率事件。
2.1月30日晚,寒武纪正式对外发布2023年年度业绩预亏公告。据公告显示,寒武纪预计202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6.8亿元到7.2亿元,相比2022年的7.29亿元只减不增;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预计亏损7.56亿元到9.24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亏损收窄26.47%到39.8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亏损9.45亿元到11.5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亏损收窄26.87%到40.17%。
简单来说,就是根据2023年度亏损预期上限的计算,寒武纪在过去七年中累计亏损超过50亿元。
针对业绩下滑的原因,寒武纪将其归因于管理费用、研发费用以及资产减值损失的资金减少。受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预计对净利润的影响额为1.89亿元至2.31亿元,主要是政府补助计入当期损益的影响。
从2017年至2022年的业绩表现来看,寒武纪公司的营收分别为784.33万元、1.17亿元、4.44亿元、4.59亿元、7.21亿元、7.29亿元;而归母净利润亏损分别为3.81亿元、0.41亿元、11.79亿元、4.35亿元、8.25亿元、12.57亿元,这表明寒武纪的亏损程度一直在持续加深。
但在2023年股价回升之际,寒武纪多名股东却选择纷纷减持套现,其中就有南京招银、湖北招银、宁波瀚高、古生代创投和国投创业基金。截至2023年末,寒武纪的5名创投股东几乎全部完成清仓,累计减持套现超过40亿元。
2022年9月到2023年3月期间,宁波瀚高完成清仓减持。几个月后,南京招银、湖北招银也传来股份清仓的消息。2023年3月到8月期间,古生代创投累计减持股份比例为1.4343%,减持总金额约10.72亿元。同年3月到6月期间,国投创业基金累计减持股份比例为1.7760%,减持总金额约14.82亿元,成为过去一年寒武纪股东减持中金额最高的一笔。经减持后,古生代创投已不再持有寒武纪股份,而国投创业基金仅持股0.0003%。
2023年8月,寒武纪为了挽回投资者信心宣布一份回购方案,拟定金额为3000万元至5000万元,用于后续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一个月后,寒武纪再次回应,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董事长陈天石的《承诺函》,其中陈天石承诺其本人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不以任何方式进行减持。
根据寒武纪2023年三季报,陈天石目前持有公司28.69%股份,共1.19亿股,按2024年2月2日收盘价计算,当前身价为129.79亿元。与寒武纪上市首日超过250亿元的身家相比,陈天石的财富已经缩水超过百亿元。
寒武纪的打造“中国芯”之路,俨然是个烧钱的无底洞。
新贵变韭菜?AI芯片第一股如何自救
关于寒武纪连年亏损的原因,其实从过去的财报中可以观察到一些端倪。例如,在云端智能计算市场和边缘智能计算市场方面,市场份额主要被英伟达等大企业所垄断;而在智能计算集群系统市场,以英伟达GPU产品为基础的集群也一直在占据着市场的优势地位。
相对于英伟达等行业巨头,无论在产业链生态架构,还是在产业落地能力等方面,寒武纪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首先在商业化方面,寒武纪的客户结构存在明显的风险。一方面,缺乏优质大客户的支持,另一方面,客户的集中度过高。例如,南京市科技创新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江苏昆山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合作方,或为关联机构,或为地方政府。当然,一些外部原因,如制裁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寒武纪的发展。
当前,寒武纪的主力产品是2021年推出的人工智能芯片思元370。截至2022年3月,寒武纪正式发布了新款训练加速卡MLU370-X8。MLU370-X8搭载双芯片四芯粒思元370,采用的是7nm制程工艺,主要应用于训练任务。寒武纪官网显示,在广泛应用的YOLOv3、Transformer等训练任务中,8卡计算系统的并行性能平均达到英伟达350W RTX GPU的155%。
对于寒武纪而言,AI“创业”的黄金时期已经逝去,留给其作出选择的时间也变得愈发有限。究竟是积极布局成为垂直领域场景解决方案供应商?还是主动寻求与大公司成为生态伙伴?这将成为寒武纪未来长时间内需要认真思考的关键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