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3喜欢:1
12.19新闻(欣旺达上海机场
1.据报道,为了实现全球供应链的多元化,苹果公司希望明年发布的新一代iPhone 16手机的电池将在印度制造。但是,苹果的这一愿望还取决于供应商的产量能否跟得上。
欣旺达是最能体现中国果链企业转型成功的典范。
iPhone3的时候,欣旺达被乔布斯钦点为电池供应商,但iPhone4的时候被“扫地出门”,幸亏小米创立了,承接了欣旺达的电池产能不说,还和雷布斯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小米手机、笔记本的电池基本都是欣旺达代工,米家的扫地机也是欣旺达代工。
之后欣旺达又重回果链,但公司一直多元化发展,搞储能,搞动力电池。
据韩国分析机构统计,如今欣旺达已经成为装机量世界前十的动力电池大厂。
欣旺达发布的2023年三季报现实,公司1-9月份呢实现营业收入343.2亿,同比下降6.2%。实现归母净利8.0亿,同比增加16.9%,扣非归母净利6.1亿,同比增加26.0%。
纵览全行业,做电池的企业都很苦。前有崩掉的坚瑞沃能,后有亏到剥离的中航锂电,以及经营困难被大众注资的国轩高科,绝大多数都是重资产运营。
动力电池和消费电池的行业地位基本相似,缺乏足够的话语权,整个行业的价格是不断下降的:特斯拉在降价,手机也在降价。
而降价最优先压缩的成本,就是电池。
整个产业链的压力,都集中在了电池行业,给这些企业带来了明显的财务风险。
a、存货风险
由于价格下降比较快,电子类产品的存货跌价风险非常大。可以说,绝大多数电子类产品从生产出来的第一天,就开始在降价。
不能及时卖掉的存货,必然会成为企业的负担。
三季报显示,欣旺达的存货已经积累到83.78亿,半年报更是高达83.91亿,不算存货跌价准备的话,存货原值89.79亿,公司计提了5.87亿的存货跌价准备。
这个金额非常巨大,属于严重影响利润的因素。
根据证监会的要求,中报不需要审计,但年报需要事务所审计,所以很多上市公司自行编制半年报的时候,有可能会少提甚至漏提跌价准备等项目,从而避免对利润影响过大。
因此未经审计的半年报数据,仅能用来参考,具体真实数据,仍需要等到审计后的年报来进行分析。
b、资金链风险
资产负债表显示,公司的长短期借款等有息负债超过180亿。而公司全年的营收也就520亿左右,如此庞大的借款规模,说明公司的资金周转非常困难。
负债累累的后果,是利息支出比较高。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的利息支出高达5.58亿,成为影响净利润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现金流量表来看,公司借钱的主要目的,就是扩大生产规模。2018年到2023年三季报,五年来的时间,公司投入到购建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的投资性现金流量超过257亿。
但由于公司的经营模式所限,巨额的投资,并没有带来非常好的投资回报率。
c、长期待摊费用的技巧
如果“如实”展示公司的经营业绩,对于捉襟见肘的欣旺达来说,一不留神就会在财报中做亏。
所以公司动用了一些奇奇怪怪的会计科目,比如长期待摊费用。
公司把高达40多亿的生产线装修工程放在了长期待摊费用,而不是一次性进入当期费用,从实际摊销情况看,公司平均摊销期限大约十年左右,大幅减轻了对利润的影响。
从营收构成情况看,以公司2023年中报为例,公司核心产品依然是消费类电池(手机、笔记本、电器等)。
和其他动力电池巨头相比,公司的动力电池业务的增幅比较缓慢。
从毛利率情况看,公司毛利率最高的是储能类,其次是动力电池,最低的是消费电池。主要原因和电芯的自给率有关。消费电池电芯自给率只有30%左右,储能电池电芯主要靠外购,导致公司成为实质上的代工商。
话说,印度公司目前是无法生产电芯的,苹果把电池厂迁到印度,电芯依然要从其他国家采购。
2.2019年,上海浦东机场旅客吞吐量7615万人次,仅次于首都机场,排名全国第二。但其国际、地区旅客吞吐量为3850万人次,占比超过50%,远远领先第二名首都机场的2756万人次。同样由于巨大的国际旅客流量,过去的许多年间,上海浦东机场也分享到免税市场的巨大红利,利润连续多年高速增长。疫情前的2019年,上海机场的业绩是这样的:收入109.4亿元净利润52.61亿元净利率差不多50%。这样的利润率在全部A股市场,只有吃药喝酒的股票可以与其相提并论。所以,上海机场也被誉为:机场茅。不过,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一场疫情冰封了国际间的交流往来。加上“五个一”政策的实施,民航国际旅客流量降至冰点。
正常月份,浦东机场国际旅客吞吐量接近300万人次,到2020年4月爆将至2.6万人次,不及以前的1%。在这种情况下,上海浦东机场也连续巨亏。2019年,税前利润66.68亿元2020年,税前亏损15.16亿元2021年,税前亏损22.8亿元2022年,更是亏损27.9亿元。不过,黎明总是会到来的。进入2023年,民航迎来了久违的复苏。作为国内第二大繁忙机场,国际旅客最多的机场,随着国际航线的逐步恢复。上海浦东机场的国际旅客也迎来了快速复苏。2023年1月份,国际旅客吞吐量18.03万人次,同比增长163.21%。2023年11月份,国际旅客吞吐量140.92 万人次,同比增长1423.46% 。
国际旅客吞吐量已恢复到2019年11月的54.8%。
实际上,浦东机场的国内的旅客吞吐量已经超过2019年的水平。
但是含金量最高的是国际航线。
对于上海机场来说,何时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现在还很难说。
即便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免税店消费情况是否能回到往年的水平更难说了。
即便恢复到以前的盈利情况,因为上海机场曾以191.32亿元收购虹桥机场等资产,股本增加了4.2亿股。
此后又定向上海集团增发了1.27亿股。
也就说,上海机场的总股本已从2019年的19.27亿股增至目前的24.88亿股。
如果上海机场的每年收益要恢复到2019年的2.61元。
那么上海机场年度净利润要达到65亿元,比2019年高出15亿元。
一是从中期看,只是修复机会。
从中期来看,对于上海机场来说,只是修复机会。
未来一两年,对于上海机场特别是浦东机场来说,还是在恢复。
即上海机场业绩在2024年以前很难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
明年仍然只是业绩恢复、估值恢复时期。
二是从长期看,免税红利难以为继。
实际上,长期以来,上海浦东机场吃的是政策红利,也就是机场免税政策的红利。
同时上海机场又是头部机场,因此获得了更多的溢价也是非常正常。
对于未来,恐怕就没有这么乐观了。
实际上,到海南的离岛免税、市内的免税店以及跨境电商,还有进口关税持续下降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机场口岸免税消费的购买力已经发生了变化,浦东机场此前免税红利难以为继。
也就是说,以前购买免税品,一是在国外,二是在机场,但未来可能不是这样的了。国内航班也能购买到免税品,比如到海南旅游。
更重要的是,国际旅客量、消费能力两大核心指标难以再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上海机场在股票市场创造的神话,关键在于他相当于是一个平台经济、一个流量经济。
一是上海机场独占了长三角出境人群的流量,没有人跟它竞争。
二是他的边际收益非常大,因为过去旅客一直在不断增长,而旅客增长几乎不带来任何成本的增加,所以每增加一个旅客,带来的边际贡献非常之大。
三是出境人群属于高端人群,具有高消费能力的群体,几乎没有哪一个平台能像上海机场独享到3600万高消费人群的这样一个流量。
但未来发生变化了。
上海机场并非独一无二的了,中免有了海南这个巨大的蛋糕,那么上海机场的地位和重要性必然削弱。
更重要的是,消费能力被其他各种渠道转移、瓜分,同时上海机场的国际旅客消费需求大幅下降对上海机场免税店租金收入必然形成重创。
实际上,上海机场的股票已经反应出这一点来。
今年以来,股票价格一跌再跌。
已从1月份的最高的63.88亿元跌到32.89,几乎跌了一半。

全部讨论

2023-12-19 11:32

再利好也解决不了当下股东人数大涨的矛盾。此股短期很难企稳反弹

2023-12-19 10:40

讨论已被 Jennyzj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