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一季度基金的动态观察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加]一、1季度机构增持逻辑:

1、出海(商用车、造船、家电、工程机械);

2、高股息逻辑(煤炭、电力、石油开采);

3、涨价(黄金、铜);

4、部分业绩兑现度较高的TMT(光模块、PCB);

5、新能源龙头。

[减] 二、1季度机构减持逻辑:

地缘政治风险提升的医疗服务;受风险偏好下降而拖累的边缘科技股

1、分行业看24年一季度机构增持前五分别为:有色金属、电力设备及新能源、通信、家电、电力及公用事业;减持前五分别为:医药、电子、计算机、基础化工、国防军工。

2、机构投资者对于出海相关产业链明确增仓,“出海三条线,认准车船电”共识度仍在持续上升。具体来看,白电(+1.19pct)、造船(+0.23pct)、轮胎(+0.12pct)、重卡+客车(+0.34pct)、工程机械(+0.23pct)。可见,增仓幅度靠前的细分行业大多围绕出海逻辑展开。

3、对于上游资源品增仓,但强调核心在于黄金价格引领的大幅上涨。其中,主要来源于黄金(+0.96pct)增仓,从标的上来看,主要为紫金矿业获得集中增仓。除此之外,石油石化(+0.38pct)仍然得到小幅增仓。

4、对于泛新能源赛道品种出现仓位回补,主要集中于龙头品种。主要体现在:锂电池(+0.99pct)增配幅度靠前,主要是对于宁德时代的增配;光伏行业太阳能(+0.28pct)、储能(+0.01pct)行业增持。

5、机构对于大消费板块整体小幅增仓,除家电汽车外,食饮+出行链出现小幅增仓。其中,白酒(+0.23pct)、啤酒(+0.10pct)、航空铁路(+0.10pct)均呈现小幅增长。

6、对于AI+TMT相关品种的配置出现分化,部分业绩兑现度较高的板块出现增配。其中光模块(+0.70pct)、PCB(+0.32pct)、半导体设备(+0.27pct)。而消费电子、半导体、软件、传媒等均出现明显减仓。

7、增配高股息类品种,当前仍是机构关注的重点方向。具体体现在:动力煤(+0.18pct)、电力(+0.64pct)增仓明显。

🔺提出的四大有效的定价策略:

1、科技股美股映射(小盘成长,AI);

2、制造业就看产业全球竞争力(大盘成长,出海);

3、消费股第四时代就看消费的“平替”;

4、高股息策略(大盘价值,能源和电力)。

目前来看,在Q1公募基金的配置当中,大盘成长的出海领域以及大盘价值的高股息定价进一步得到验证。#基金定投#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