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开立医疗(SZ300633)$ 

预计2022年全球IVUS市场规模将达6亿美元

       当前,受临床实用性和高质量解决方案的可用性的刺激,全球范围内对医疗超声设备的需求正不断扩大。据估计,全世界每年进行 1.8 亿次超声检查。

       具体到血管介入影像领域,在全球范围内,IVUS的临床价值得到了普遍认可,美国在PCI中应用IVUS的比例接近25%,日本达到90%,韩国使用比例超过80%,欧洲发达国家也普遍超过25%。

      根据idata Research的数据,全球血管内超声市场规模在2019年为5.65亿美元(39.1亿人民币)。尽管有疫情影响,但全球市场规模预计将在每年6~7%的速率增加。

     中国冠脉IVUS血管内超声检测系统2020年市场规模约13亿元人民币,营收主要包括血管内超声导管耗材及相应的IVUS设备。2019年中国以96.8万例冠脉PCI计算,IVUS的应用比例接近8%,浙江等省巿领跑全国,平均渗透率超过15%,但同时各省份之间渗透率存在明显差异,短期内渗透率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Global Market Report 2022》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IVUS市场估计为 6.342 亿美元,预计到 2026 年修订后的规模将达到 8.496 亿美元,在分析中以 6.9% 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其中,IVUS 导管是报告中分析的细分市场之一,预计到分析期结束时将以 7.6% 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达到 5.14 亿美元。

       从地区分布来看,预计2022年美国的IVUS市场为2.316亿美元,将占据全球市场的36.55%。作为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国内IVUS的市场规模预计到 2026 年将达到 1.357 亿美元,在整个分析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9.3%。此外,日本、加拿大预计在分析期间分别增长 4.8% 和 6.5%。

      然而在这样的市场体量下,与其他医学影像设备相比,目前布局IVUS领域的企业并不算多。在全球市场内,飞利浦、波士顿两大品牌占据了IVUS的主要份额;在国内,开立医疗、全景恒升、北芯科技等企业也正在全力追赶、加速研发。        IVUS品牌布局及最新技术发展

       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全球IVUS的两大生产巨头是波士顿科学飞利浦。2020年,飞利浦占据全球60%以上IVUS市场份额 ,第二位是波士顿科学。值得一提的是,波士顿科学是率先将IVUS技术推向市场的企业,随后Volcano、InfraredX、泰尔茂等企业也陆续在该领域进行布局。

     飞利浦:推出新的IVUS系统

      2014年底,飞利浦以1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Volcano正式入局IVUS领域。被飞利浦收购的Volcano曾是全球唯一一家在血管超声和冠脉血流储备分数测量(FFR)两个领域同时领先的企业,其产品有助于进行微创诊断和治疗冠状动脉疾病和周围性血管疾病。

        在收购Volcano后,飞利浦一直在推动IVUS的发展,如将IVUS与血管造影和血流储备分数(FRR)或瞬时无波型比率(iFR)等生理评估手段进行融合,这种融合技术可以在心导管室手术台前的屏幕上直观显示,在同一血管段给医生提供更多关于病变及其严重程度的信息。同时还能帮助医生快速识别罪犯病变。

       飞利浦的IVUS系统还提供了类似于多普勒超声的ChromaFlow功能,该功能能够在血管腔中以红色标识血流流动信息,可以清晰地显示血管管腔和分叉血管的交界处,使得黑白IVUS图像更容易被读懂。此外,飞利浦还提供了七种不同功能的系列化IVUS导管用于针对不同结构的冠脉和外周血管。

      波士顿科学:率先将IVUS技术推向市场

     波士顿科学作为血管内超声领域的先驱者,是率先将IVUS技术推向市场的企业。

      2005年,波士顿科学推出全新iLab血管内超声仪,并于2005年和2006年分别通过了美国FDA和欧洲CE认证。目前,该公司还提供OPTICROSS™和ULTRA ICE™心血管介入影像腔内导管产品。

     除飞利浦外,波士顿科学公司是唯一一家提供专门用于外周干预的IVUS导管的公司。在国内市场上,波士顿科学的IVUS产品约占据80%份额。今年7月,波士顿科学旗下Polaris血管内超声系统还正式获得NMPA认证。

      Infraredx:用于检测易损斑块的近红外光谱

      Infraredx为Nipro的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冠状动脉腔内影像技术的公司,曾开发出近红外光谱系统(NIRS),该项技术是一种用于评估血管段脂质负荷的成像方式。之后,Infraredx将IVUS与NIRS组合使用,推出一种新的冠脉腔内成像和斑块成分分析方法。

      Infraredx最新一代的Makoto系统能自动将感兴趣区域的全部脂核进行量化,以脂核负荷指数(LCBI)进行表示。通过使用NIRS-IVUS 技术分析病变组织结构与成分的数据,进一步评估药物治疗对斑块大小和脂核成分的影响。同时该技术因可用于评估斑块大小和成分的逆转而正被用于研究开发稳定斑块的新型预防方法。

03

开立医疗为代表的

国产企业正加速追赶


目前,国内多家企业正在加速布局IVUS领域,开立医疗、全景恒升、英美达、北芯科技、远大医疗等企业均在该领域加速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