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调研 - 走进平安集团医疗健康生态圈(第一部)中国平安联席CEO陈心颖主旨演讲。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7回复:3喜欢:36

主题:中国平安2020投资者开放日 - 走进平安集团医疗健康生态圈

时间:2020年9月22日  9:00-12:20

地点:柏悦酒店5楼

实录内容:

盛瑞生:

    今天的主题是“医疗健康生态圈”,将和大家全面介绍中国平安20多年来线上线下医疗健康生态圈的整体走过的历程,整体生态圈建设的设计思路、方向,以及未来的一些整体思考,本次会议集团的管理层次来了四位,分别是平安集团联席CEO陈心颖、平安好医生董事长兼CEO方蔚豪,平安国际智慧城市的联席总经理高孟轩,平安集团首席医学科学家谢国彤。首先请中国平安联席CEO陈心颖给我们做主旨演讲。谢谢。

陈心颖:大家好,今天线上有650位海外朋友们,有一些还是在欧洲凌晨,所以我的这部分用英文来说。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各位在线上和在线场的朋友,这是我们第三次做我们集团的投资日活动,大家还记得我们第一次的科技开放日,我们讲了很多为什么要投资于核心技术,以及我们的核心技术在过去12年如何应用在我们的业务,来把我们核心的金融服务进行转型和推进。

    第二个投资日的活动我们又更进一步了。在这次开放日上分享了核心技术如何用于金融服务和各项业务,还把技术用在推动生态圈的发展和建设。我们讲到如何推动这个生态圈的建设,当时大家提了很多的问题,怎么培养发展我们的生态圈。过去12年我们有一定的进展,有了11家科技公司,3家已经上市了,两个是独角兽,我们在未来十年也会继续推进他们的发展。

   今天第三个投资者开放日,我们更多想聚焦其中某一个生态圈。这个生态圈就是我们的医疗生态圈,也是5个生态圈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很多人问为什么平安会关注医疗,平安为什么对它这么重视。大家可以看到我们有12个实体都在围绕这个生态圈展开业务,我们觉得它的潜力巨大,而且这个潜力不可能只是瞄准其中一点,我们必须要有长期的全方位的策略才能够充分地渗透,充分地服务整个生态圈,所以今天我们会有三部分的介绍。

    首先会有集团生态圈的思考,如果大家对中国医疗市场不太熟悉的话,我们也介绍一下中国医疗体系里的介绍,我发言之后会请方蔚豪,也是平安好医生的CEO来介绍一下,疫情是加速了这一轮的革命,七年前我们开展了医疗革命,现在进一步加速,我们会讲一下我们在这方面加大投资。第三部分的介绍会邀请高孟轩和谢国彤,平安智慧医疗和集团首席医疗科学家,来分享公众所知不多的,为什么要做智慧医疗,大家可能不知道我们这里有这么多的进展,建立起这么大的生态圈,所以我从我的部分开始介绍。

    会讲三部分,首先讲市场潜力巨大。不光是大家知道的市场大,也要讲一下为什么我们认为这里面的机会这么大,而且我们需要在整个生态圈看机会,不能只是从中挑一两个地方,因为我们要解决整个复杂的生态圈的问题,我们必须要从生态圈里找价值。第二,分享生态圈的策略。我要详细介绍,第一次面向公众来介绍医疗的策略,我们有12个机构,平安好医生大家都知道了,我们还会分享一下一些其他的公司,而且不同的实体当中他们有哪些合力,不光是12个机构,我们怎么样成一个整体的体系。最后讲一下整个医疗生态圈的数字,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已经成了一个非常显著的中国医疗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所以先介绍一下我们的市场。市场非常巨大,现在中国每年有6万亿人民币的医疗支出,未来10年,2030年会达到16万亿,这非常容易理解,这里面有很多非常根本性的因素。

首先是人口结构,现在有12.6%的人口达到65岁以上,你计算一下就会发现老年人口比日本人的人口还要多,日本是一个老龄化的社会,同时我们也会看到很多的国家越来越富裕,收入越来越多,他们对于医疗的支出也会成比例的增加,不只是病了才去看病,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的管理自己的健康,一会儿我介绍一下平安好医生怎么样扩大服务范围。

第三部分是核心的中国支柱战略,有一个健康中国2030的策略,完成这个目标有许多的工作要做。再比较一下,我们看平均中国的医疗健康支出,人均支出1.1万人民币,当然美国的医疗成本有点贵,美国是中国的7倍,从区间中就可以看到潜力。

中国市场这么大,为什么我们会看整个生态圈呢?因为确实从需求来说非常多,发展得非常快,但你要抓住这个需求也要看生态圈从哪个地方能创造价值,这样就能解决需求。

             

这里有5个参与者,我们觉得我们是非常关心的。从政府到消费者,到支付方,到医生,到医疗机构。从这5个利益相关方都非常重要。我们要能抓住不断增长的需求,我们必须要看这5个利益相关方他们各有哪些痛点,我也给大家分享一下策略。

首先从政府利益方来讲,政府占了中国医疗支出的一半,有健康中国2030的理想,这是一个特别了不起的理想,但是要满足这个目标有非常多的挑战,而且这个挑战非常重大。

我们说全国上下必须要管理100万个医疗机构这个数字听起来就已经是非常的庞大,很难管理。同时还要提高医生和医护人员的数量和素质,我一会儿会讲到医护供应缺口的问题。

另外我们还有一个迅速增长变化的医药市场,以及公司结构的变化,我们不光是一个通用药,现在也进入到了原创药的开发。然后就是慢病,看平均的预期寿命,中国最后人生的10%中至少有一个慢病,所以88%的死亡都是和慢性病相关,这个慢病管理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然后看医疗机构,中国有100万的医疗机构,数量不少,但非常不均衡,从这个版本中可以看到确实有迫切的需要去投资医疗机构,但同时我们又意识到私营医疗机构数量并不少,私营医疗机构的数量比公营的机构还要多,但是它们只占每年看病量的25%。

公营机构就更加的不均衡了,2582家三级医院他们占了整个23%的就诊量。所以说要抓住医疗机构的价值就得解决三个问题。第一个是资源错配的问题,为什么要投资于一个机构最大的连锁,你只是几千个医院,所以你要解决资源错配的问题,从整体上来解决资源更加平均分配,实现这一点还要解决第二个问题,第二个就是基层医疗的能力还需要提高,很多人不愿意到基层工作、社区医院看病,就算有一些疾病是特别适合在基层医疗处理,但是目前很多人对它的看法还是觉得不如三级医院。

第三,我们需要建立一个集中的数据,现在数据非常的分散,没有办法知道该如何管理,在管理疾病的时候在哪个层级提供服务,这个数据是不足的。所以很多人问我们,平安除了保险和平安好医生,我会和他讲智慧医疗。对我们来说要提供良好的服务,给我们的消费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不能够只是提供保险,不能够只是提供各种简单的诊疗服务,我们必须要和所有的线下机构合作,因为关键在于他们是在线下提供医疗诊疗,我们最后一部分给他分享怎么能通过智慧医疗抓住这方面的机会。

    第三部分最重要的就是患者本身,刚才特别提到一些数据,可以看到目前在中国有10亿的亚健康人群我们不知道亚健康这个词是否合适,因为我们提到的不仅仅是只是病人,亚健康代表中国的很多患者他们很多时候能看到亚健康这个词,包括在我们的医疗行业,他们提到了慢性病患者的人群,他们都会被认为是亚健康人群,他们必须要对他们的健康进行更好的管理。

所以很多的人他们其实都是属于亚健康人群,现在中国有4亿慢病患者。还有400万的重疾癌症患者,有2.5亿以上65岁以上的老人,这些都是目前我们在患者群体可以看到的最需要的更好的医疗解决方案的人群。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看一下他们遇到了什么样的痛点。不仅是提到要不断的拓展机构的能力,更重要的一点是要帮助他们降低非准时间,而且给他们合理的服务定价,而且让人们看得起病。这些数字有60%所病药的用药比例,而且有60%的药物都是属于非必要性的用药,这属于医疗过度,也是很多机构遇到的问题,这就是我同事会给大家分享平安好医生是怎么做的,我们七年前开始了这段历程,但我们现在要两个角度更多的为患者服务。首先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小病,更多的要关注重疾。第二部分就是要不断的加强健康的管理,用更加主动的方法管理亚健康人群。

    第四部分就是医生,包括医护团队。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在中国有380万的医疗工作者,对于中国这样14亿人口国家来说这个数量非常有限,特别是在全科医生方面,一般全科医生针对于专科医生的比例是3:7,在其他国家是3:7,在中国是1:7,在中国缺少70万全科医生。

第二,我们的护理人员以及放射科的一些医生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千万缺口,一般在其他国家是一个医生4个护士,但是在中国是1:1的比例,所以对我们来说至少在中国是有差不多1000万左右护理人员的缺口这个问题必须要解决。但是如果仅仅医护人员的数量不足还能带来更多的问题,大部分的医疗人员他们的工作压力很大,他们的薪水业有限,就造成了医疗水平的欠佳。

我们可以看到有70%的医生每周的工作时间超过50个小时。在不同的独立的研究当中可以看到目前在医疗水平上有5%基层医疗机构的规范医疗率低于50%,这些基层医疗机构包括社区、社康中心,所以稍候大家可以在平安的介绍中更多的看到如何使用科技来不断的提升医疗人员的从业水平,因为我们不可能一夜之间就能够将医疗人员的缺口补上。这更多是长期的策略,但是技术可以帮助我们不断的提升我们的医生以及包括护理人员的医疗水平。

    第五部分是我们的核心业务。就是所谓的支付方。到底谁为这些医疗费用来进行买单呢?在中国50%的医疗费用是政府来提供的。和其他国家相比,可能中国的情况是比较好的,但是我们看一下,现在还是面临三大问题,第一个问题,在社保医保的角度来说,医保收支的增速不匹配,2019年医保收入增长10%。但是在2019年医保支出增长12%,所以收支增速不匹配。

我们看一下商保方面,这就是我们给大家分享的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和其他的成熟的发达市场来说,在其他的国家大部分的商保包括患者能接触到相关的医疗服务,并且享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但在中国我们可以看到商保的支出仅仅占到中国医疗费用的6%。而且我们也没有办法去保证到底医疗服务给到患者的时候是什么水平,什么样的质量,这也就是为什么给大家介绍生态圈的原因。

更重要的一点在于患者自费支出的部分,特别是对于中国普通患者的自费支出,已经占到了很重要的比例,基本是占到他们可支配收入的10%,对很多的居民来说10%的可支配收入都是纳入到了他们自我掏腰包的医疗费用。我相信今后将会不断的增长。10%和其他国家相比也是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其实在美国的医疗费用非常贵,美国的消费者他自费部分只占到7%的个人可支配收入。

我来自新加坡,我的同事来负责平安好医生新加坡市场,他现在是我们团队中的一员,新加坡整个医疗服务比较亲民,基本上占到了可支配收入的7%左右,所以10%在中国很高,和其他国家相比也很高,而且也会不断提升,这就是为什么稍候给大家探讨一下在支付方式上我们不再简单以商保的身份出现。其实大部分鸿沟的所在就是不断的要去提升商保来解决这个问题。要不是由企业支付或者是个人商保支付,但是商保费用并不会一夜之间就提升上去,这样的机会,这样的发展市场我们必须要不断的和社保“握手”,和真正的市场当中其他的医疗机构合作,能形成支付服务,这也是为什么会形成平安的健康。

    我们之前就形成了平安的医保科技,平安医保科技是几年前就开始发力的重点,我们希望能够和政府共同携手,看一下如何更好的管理社保医保,为它设定更好的标准,同时搭建不同的模型,能够让我们的医保社保和我们的商保共同协助,能真正帮助到患者,覆盖更多的病种。

    这就是目前看到的相关方,在中国整个的医疗市场达到6万亿的水平,所以我们希望能真正先了解痛点再抓住价值,我们不能仅仅选几个价值说。政府方面出台的有利政策支持这也创造了一个非常良好的环境,这里有三大原因。

能够真正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首先就是新冠疫情之后其实鼓励政府出台了更多的针对于行业的支持举措。

在过去两年多中只有两个省能提供在线社保的支付,以及包括社保的报销,但今年这个数量增加到了10个省份,而且这个数字会不断的扩大,稍候会和大家探讨平安好医生是如何抓住这个机会的。

    第二,政府也在不断的推广资源以及解决需求方的错配问题。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是怎么做的,能真正帮助我们的资源以及需求匹配,同时带来价值,能为社会带来更多的有效性。

第三点就是从保险角度,也就是我们核心业务的角度。在过去3个月中,政府出台了更多有力的政策,整个健康管理成本占保费的上线从10%提高到了20%,这是我们所谓的从金融价值的角度来说,不断的提高我们好健康的管理,同时促进患者的健康管理,我们应该要从这个角度更多的发力提供有质量的服务。

    第二部分我想和大家共同探讨的是整个平安生态系统当中,为什么我们需要12个不同的实体来解决在整个医疗生态系统中的几大相关方的痛点,我们选择了医疗健康,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消费者支出和GDP角度,医疗健康和基本的金融发展是息息相关,所以我们所提到的医疗也是我们花了更多的时间,我个人也在上面投资了很多的心血进入这个行业。

对我们来说这并不是全新的话题了,这可能是我们第一次做医疗健康领域投资开放日的活动。             

但平安在医疗健康领域已经有了20多年的经验,而且我们已经走过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第一个阶段20年前,我们刚刚进军保险行业,大家如果了解这个行业就知道,我们当时就对这个行业达到了更高水平在健康方面的保护。进入到第二阶段大概是8年前2012年开始。那个时候我们做的不仅仅是保险,我们进入到了第二步整合的过程中,也就是进入到了医疗服务行业中,在那里我们建立了一些不同的方法。

包括平安的领航基金、平安创投,同时我们进行了大量在技术方面的投资,特别是在过去10多年之前,同时我们建立了平安好医生、平安医保科技,它们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

进入到第三阶段大概是3年前开始,我们开始进行更多的技术方面的投资,稍候给大家共同分享我们在医疗生态方面进行的投资。不管我们在医疗机构中要怎么做,我们必须要有患者,要有医疗机构,而且要打通支付方的工作,如果没有办法能更好的控制服务的质量和服务的水平的话,我们350万的医生能做什么,这就是为什么在过去几年中我们不断的去精进,不断的优化,在思考如何使用技术,能真正的进入到机构中,能和政府携手,和医疗机构携手,这样就能真正在投资情况下赋能我们的医生,为他们进行更多的医技的精进。

  这是平安平台以下的12个成员单位。我们的患者、支付方、医疗机构,这是利益相关方。还有两个部分没有太多提到,一个是政府端,政府端可以更多的接触到这些信息,从技术角度来说能带来不同的主张。我们来共同探讨一下三大战略协同效应,第一个叫做横向打通。为什么我们要横向打通,要抓住价值,我们必须要做到用户、支付方、服务方的打通,不能只关注其中一方。第二个协同战略效应就是纵向打通。从服务政府到技术赋能,而且这样的纵向打通策略也是智慧医疗当中非常重要的支柱,可能横向的打通是需要大量的资本投资,而纵向打不通就是个比较大的问题。

    第三个就是医疗是金融服务的核心,一会儿我讲一下有了医疗服务这个可能以前没有公开讲过,是第一次给大家分享数字。实际上能帮助我们获客,帮助我们增加获客,他们的支付比例,以及客户的保留,从医疗服务帮助金融业务上获客和留客。第一个是横向打通,大家从病人提供方、支付方,从病人开始讲,如果只有医生,这个并不够。我们讲了这么多互联网的网上医疗,只有3%的会诊和病人看诊疗是在网上进行,在美国远程医疗也是比中国起步早得多,在美国的比例还不到5%,虽然在新冠疫情期间比例有大幅增加,但是比例大概30%,其实30%都可以在网上进行,我们医疗专家说,这个治疗过程中我们应该看一下哪一部分,应该有30%在网上进行,但现实中就算只有3%-4%,还是只能提供其中一小部分,还是要看一个服务的全链条,一个整合的线下网络,不能只是说所有线上用户都上线上,然后线上又说你要到线下,所以只有平安好医生是不够的,不能只光线上,最大的门户网站、流量入口是不够,因为我们只能提供一部分服务,其他的服务还是要线下网络提供,这就到了第二部分。

如果我们必须要进入线下的话,包括其他国家的投资者就说,你为什么不做一个保险公司,你就和一些医院建立合作关系不就好了,其实我们都有,我们有其他保险公司,国内也有保险公司这样做,但这样做没什么用,这个和美国不一样,或者和其他国家不一样。商保占了很大的医院支出。商保只有5%,不同的疾病该怎么治疗,它的成本多少,有100万家医院有一半都是私营医院,关键不是投资建更多的医院,关键是找到一个办法能通过我们的智慧医疗真的和其他的医疗网络,特别是一些公立医院联手。

    另外是支付方,不光是解决了病人和医疗机构,还要支付,这个就要和社保、医保50%的医疗成本来自医保,不会一下子消失,在未来10年仍然是很大的一部分,这一块也是我们要抓的协同效应。也是为什么和其他的医疗保险公司不一样的,我们选择了横向打通以及纵向打通,和整个病人医院和支付方来进行打通,在过去10年一在走这个方面。第三个层次的协同是要提供一个纵向打通,我们现在市场上有两个极端,一种版本要么大量投资来收购一个医院,建一个医院,但是要花太多的时间,资本密集型的方法不是我们想看的。

另外一个极端是你可以和他简单的合作就行了,比如说我的保险比例太低了,我绝对控制不了你这个医院的运作。我们要决定走自己的道路,我们要想办法能够和特别的公立医疗机构来合作。这样通过我们的技术平台,虽然我没有持有他们的股权,但我可以控制他们用多少服务比例,多少成本比例来完成医疗的动作。政府和技术在这里就有很重要的作用,这两部分以前我们没有公开讲过,虽然我们一直在发力,政府是个重要因素,因为这是公立机构,必须要服从政府的指令,所以我们必须要借助政府的力量。

其实政府方面是非常有动力好好用的我们技术,用我们的能力去发展公立医院的,我们已经进入到90个城市了,现在有2万的医疗机构,很多都是顶级的医院,也包括一些社区基层医院。利用技术力量来帮助他们解决人员短缺、资源、品质的问题。纵向打通很重要,科技公司也会做。比如说通过一些竞争。我们在媒体上说得不多,我们觉得这不是做一些小的名声的问题,我们关键是核心的问题,一定要把核心的价值打开,对我们来说这是个长达10年的策略。

    第三个策略。很多投资者包括在场的投资者也是我们平安集团的投资者,为什么平安要做这一点呢,大家听了我一番话可能觉得医疗生态系统潜力巨大,但它也非常复杂。它是一个保险业务很核心的相关部分,在过去3-4年当中。35%的新客户都是来自于5.6亿的生态圈的用户,在15%-20%这种新客户其实是特别来自生态圈的客群,这是我第一次向大家公开数字。大家可以看到医疗生态圈在五大生态圈中就是保险业务核心部分,60%的金融服务两亿的金融服务顾客当中,他们都需要某一种医疗产品和服务。相当于1.26亿的金融客户,同时平均有3.1项的金融产品。平均的金融客户只有2点几个产品,半年报,全年报可以看到,但60%同时持有医疗服务,平均的产品数量是3.1,AUM是1万,其他的平均金融客户他们只有5600。

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对我们来说很重要,医疗服务不光是帮助我们获得新的金融客户,同时它是很重要的因素来保留客户,增加客户在我们这里的消费比例。正因为如此,这个和其他的一些外国保险公司的做法不一样,我们不光只是和各种医疗服务合作,把它买下来。我们训练自己来做,对我们来说这是个长期的战略。这不是我要把我的保险产品打入到网上的门户网站,然后卖点保险产品,卖点保单。我们希望保险产品和医疗产品整合在一起,我们不想说只是一种保险保障,我们更多的希望是一种不同的场景中提供我们的服务是有温度的医疗和保险产品,不只是冷冰冰的。所以我们说这是我们整个策略的核心点。

    第三部分,我们有哪些成就呢。我们对外宣传得不多,我们为什么不讲呢?给大家分享一下这方面的成绩,我们已经是一个很重大的医疗企业了,要认清这一点是不容易,五年前我们说我们要成为一个科技公司大家不相信,但今天我们说我们作为一个医疗公司大家也不相信。我们有3.4亿的平安好医生注册用户,虽然只是我们医疗生态圈的一部分,但是它确实已经有3点几亿的用户和我们有业务往来,而且我们是中国最大的医疗门户,也是最大的纵向行业。

从医疗提供方,通过平安好医生和智慧医疗这样的一些子单位,我们有1800名自建医疗团队的医生。我们还和上万名的国内签约专家,而且通过我们的智慧医疗也覆盖了2万家的医疗机构,将近45万名的医生,这个数字可不少,占全国医生数量的14%-15%。

    在支付方这一端我们有2亿顾客,其中有6500万的顾客他们与我们保险和人寿有关,我们是中国第一大的健康险公司,我们进入了全国200多城市的社保子系统。而且我们大概三年多以前,在政府这一端是非常快速的有所进展,特别是在新冠疫情以来,政府这方面也感兴趣了,刚刚讲到中国政府在公共医疗支出是上万亿,但在这方面还要增加更多的资源投入建设新的医疗设施,不光是实现健康中国2030,更多的是新冠疫情给我们暴露了更多的不足,需要弥补不足,需要升级,所以我们在13个省20多个城市协助政府。我们的科技不光只是用在一些漂亮的竞赛,我们的竞赛赢得挺多的,今年应该有6个全球医疗的AI大赛,我们全球是第一名,我们40多个出版期刊发布。

医疗AI是很难进入医学期刊的,我们也进去了,我们有非常重大的数字可以看到,我们已经成为了中国很重要的医疗服务机构了。我们差异在哪里呢,如果和传统的保险公司相比,我们重大的差异点在哪,我们不只是为了想多卖保单。我们看到很多传统的保险公司是不会投资这块的,他们也没有去投资,但我们在过去12年持续的在投资。我们另外一个差异点是健康IT互联网的一家公司,我们不只是希望能够卖更多的非处方药,我们希望在面向整个生态圈的时候和线下合作,这可能非常难。这是我们整体策略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们说怎么样帮助政府管医生、管病人,而且我们提供的服务宽度和广度一会儿讲一下,不光是在线上提供医疗服务我们现在只占了3%的线上比例。线下这部分怎么样能够无缝整合,在支付端这一方,病人自费的比例是10%,在美国还要高,比新加坡还要高,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要发挥商保的潜力必须要和社保来合作。另外我们的技术这一端接下来谢国彤会给大家分享我们有5大数据库,如何把它转化为核心的差异化的竞争力,能面向整个生态圈,这是我们坚持去做的,所以为什么做AI技术,其实我们的AI打败了医院的全科医生,我们的AI在竞赛当中比人类医生还要好。我们确实在这里做了很大的投资,利用AI引擎,不光是竞赛,实际上看3万多种疾病的覆盖,有10多年的数据积累,来建立起AI引擎。

    最后我总结一下,我想和大家共同分享一下演讲中的要点。首先,中国的健康医疗市场本身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市场规模,大家都知道它的市场功能很大,但它是高度复杂的市场,要抓住市场中的机会并不是像平常摘葡萄那样简单。我们要真正要深入各个医疗社团中的五大利益相关方,能清楚了解他们的痛点在哪里,同时真正抓住这个价值才能够抓住这个市场中的机会。第二,有了如此复杂的工作,这不是我们所谓的三年计划或者是三年策略及平安做医疗健康已经有超过20年的时间,稍候大家会更多的看到我们12个子公司,我们是如何能真正的用高度的深度、广度以及包括纵向发展,来真正为医疗健康行业助力,而且这也是在长期、中期才能看到实际效果。第三点就是我们所提到的平安好医生。稍候我的同事将给大家分享平安好医生是如何采取更加新的策略能够真正的关注到互联网健康2.0时代的机会,同时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在智慧健康领域当中的整合做到更高的水平。

感谢 @雪球调研团  组织。 #雪球调研团走进中国平安#   

全部讨论

2020-09-25 11:53

2021-06-09 23:08

收下慢慢看

2020-09-25 13:40

陈心颖能力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