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指医药温度垫底,卫星资产要合理配置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叮咚叮咚,知行黑板报准时抵达,请查收。

A股又是横盘震荡的一周,中证全指从上周三到本周二,仅小幅上涨了 0.2%。这也导致最新的全市场温度跟上周相比,没有发生变化,仍旧是 28°。全市场温度在这个位置已经徘徊了许久,一直在等待市场下一步的走向。

尽管全市场指数整体变化不大,但行业指数方面的分化很明显。如果让你猜测一下,过去一周哪个行业涨幅最大?是不是很容易猜到答案呢?没错,过去一周表现最好的行业就是房地产,申万房地产指数上涨了将近 12%。

原因也很简单,上周监管出台了号称史诗级利好的房地产政策,包括明确取消全国层面房贷利率政策下限、下调房贷首付款比例和公积金贷款利率、拟设立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等等。很多政策的发布超出了市场预期,于是房地产相关个股出现了大幅上涨。不过,接下来房地产板块如何演绎,还是要看整个行业在下行周期里的表现,不是简单出政策就能扭转的。

说完过去一周表现最好的行业,再来看过去一周表现最差的行业。下图展示了具体指数最新的温度,从温度对比就能看出来,过去一周表现最差的行业就是医药。

全指医药过去一周下跌了 2.95%,最新的温度只有 3°。全指医药在上面所有指数里,温度垫底,印象中是第一次。虽然春节前市场大跌时,全指医药最低温度到过 0°,但好几个指数也都是 0°,不存在谁比谁差的情况。这次算是全指医药自己表现不如其他指数,排名垫底的。

虽然中证养老也是 3°,但熟悉它的朋友应该了解,中证养老属于等权指数,每次调整成分股时,就会自降温度,中证养老属于从 0° 慢慢涨上来的,实际上,中证养老今年业绩基本持平,表现要好于全指医药

说回到医药,截止到本周二,全指医药今年以来下跌了 8.42%,在中证全指一级行业指数里表现最差。全指医药里,大盘股整体表现会更差,尤其是一些公募基金经理喜欢的一些医药股,今年业绩惨不忍睹。不说具体个股,我们来看300医药的表现就能有所了解。300医药是从沪深300里选择医药行业个股编制而成,它今年下跌了 11.39%,跌幅大于从全市场医药行业选股的全指医药。

上面这张图是全指医药近 5 年的行情走势和温度走势对比图。不论是指数本身,还是指数温度,都经历了大涨大跌的周期性的变化,现在处于底部阶段。喝酒吃药是上一轮的热点,也是公募基金的抱团品种,在这几年经历了外部环境、行业政策、企业盈利下滑、估值回归、资金卖出等一系列的利空因素,导致底部之后还有底部。

行业周期波动的不确定性更大,这也是我们一直强调的,对于大多数普通投资者,行业主题类产品,更适合作为卫星资产少量配置。因为它除了依赖国家经济增长这个大船外,还需要依赖行业自身的发展格局。我们上面提到的房地产行业,也是一样的道理。可以少量分散配置,但一旦重仓,就需要对行业有更深的理解能力。

说完市场情况,我们来说一下$长钱账户(TIAA001001)$这周我们看到,长钱账户仍旧没有进行调整,大家继续耐心持有就好。

本周股市较为平淡,市场方面有两个信息需要大家简单关注一下。

一个是最近市场上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因为触碰监管红线,而遭到风险提示(ST)。在今年四月中旬,新「国九条」发布,其中对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提出了新的意见。4 月 30 日,沪深交易所修订发布了「股票上市规则」,将各类型的退市标准进行了细化、修改。

监管制度推出后,A股市场被实施风险警示的上市公司数量激增。wind 数据显示,从五月初到现在,就有 57 家上市公司遭遇监管处罚,密集将证券简称冠以「ST」标识。如果从新「国九条」发布之后开始算的话,有将近 100 家被风险警示。这种局面还是第一次看到。

值得关注的是,被「ST」的上市公司里,有一些的控股股东还是地方国资委。国资背景的上市公司被实施 ST,也颠覆了投资者的传统预期。市场上开始梳理可能被 ST 的上市公司的名单,资金选择加速出逃 ST 板块。

被风险警示的上市公司,都给出了相应的违规理由,大多都涉及财务困难、经营问题、监管审查等,一旦被「ST」,短期大概率会出现下跌。

在这些被「ST」的个股里,有一些是公募基金的持仓,多数是指数基金、量化基金,也有一些主动基金的身影。我们来介绍指数基金的处理方式。指数基金主要跟踪指数表现,当指数持仓的成分股里,出现被风险警示的情况时,指数会进行临时调整。

上面是中证指数公司对于风险警示股票的处理方式,会按照约定时间,每月进行调整,将这类股票从指数中剔除。指数进行了剔除,指数基金也会进行调整。主动基金虽然没有明确约定不能投资 ST 股票,但一般来说,基金公司内部合规也会进行约束。所以一旦有股票被 ST,之前持有的机构投资者也好、个股投资者也好,或主动或被动,大多采取卖出操作,股价持续下跌也是可以想见的事情。

严格退市标准,对一些质量很差的公司进行应退尽退,长期来说,是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整体质量的。对于指数基金来说,本身就是利用指数优胜劣汰的特点进行投资,对持有劣质股票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需要承受的,同时卖出它们也是合理的操作。

另一个需要大家关注的信息是,最近一个月,随着恒生科技、恒生互联网科技等指数的快速反弹,相关的 ETF 份额出现了下降,很多人进行了卖出操作

上面这张图,蓝线代表了恒生科技指数的走势,多种颜色形成的面积图代表了市场上所有恒生科技ETF的基金份额变化情况。它们二者之间的对比,还是蛮有意思的,代表了市场上不同投资者的买卖行为。

由于恒生科技 ETF 产品成立时间较晚,没有赶上中概股 2019、2020 年上涨幅度最大的时候。如果 2019 年初就有这类产品的话,一直到 2021 年 2 月 17 日高点位置,该类产品涨幅有 200% 以上,那是中概股的高光时刻。2021 年 2 月中旬开始,恒生科技一路下跌。2021 年 5 月中下旬,相应的 ETF 产品才成立。

随着指数一路下跌,我们能看到,恒生科技ETF的份额逐渐增加,越跌越买的特征很明显。跌的最惨的时候是 2022 年 10 月底,就是上图里蓝色线的最低点。到那个时候,恒生科技已经从高点跌去了 74%。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基金份额出现了一波快速增长。这意味着,持续大幅下跌之后,之前持有的人被深度套牢不愿意卖出,而越来越多的人觉得此时具有很高的性价比,抄底资金大量买入。

之后,恒生科技迎来了一波小幅反弹。这个时候,市场资金力量发生了变化。随着指数上涨,奔着高性价比去的资金开始观望,毕竟之前经历过更低的价格,此时不再买入。而此时选择卖出的资金多了起来,也许是在最低位置抄底的人,选择趁着反弹卖出,也许是之前由于亏损不愿意卖出,随着指数上涨,选择止损或者回本就卖。我们能看到,随着卖出力量的强大,ETF 份额有所降低。

之后类似的情况又再次发生,包括最近这次。市场是随时变化的,人心也会随之发生改变。恒生科技ETF的情况只是一个案例,想必类似的场景在其他投资品种上也会上演。不知道你在不同情况发生时,会作何选择呢?选择的依据又是什么呢?

我们下周见~

本文所载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应独立作出判断。本文所涉基金及/或基金投顾组合相关数据来源于基金销售机构及/或基金投顾机构公开披露信息。有知有行提示您,基金及基金投顾组合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为其他客户创造的收益并不构成业绩表现的保证。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来源并取得有知有行的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