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治疗再成热点!人类离治愈糖尿病还有多远?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5喜欢:5

作者/星空下的卤煮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韭菜

近日,颇有未来科技感的干细胞治疗概念又迎来热点。

4月30日,来自上海长征医院和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团队在学术期刊Cell Discovery发表了一篇关于应用干细胞技术在体外再造胰岛组织的文章。这是全球首例利用干细胞实现自体再生胰岛移植,成功治愈糖尿病的病例报道,可以说是一次重大突破。

糖尿病市场有多广阔自不必多说,这次的实验无疑为糖尿病患者摆脱胰岛素依赖,提高生活质量带来了更多的思路和方法。资本市场同样反响强烈,不但像$中源协和(SH600645)$$南京新百(SH600682)$ 这样布局干细胞储存业务的上市公司股价受到提振,像$济民医疗(SH603222)$四环生物(000518)、冠昊生物(300238)、戴维医疗(300314)等概念股也纷纷录得大涨

济民医疗股价走势图 来源:笔者整理

不过就像这K线图所展现的,这次爆炒的排头兵济民医疗在拿了几个涨停后又吃了几个跌停,股价戏剧性地几乎回到启动前。这也和干细胞治疗目前的情形多少有些相似:虽现曙光,但其实兜兜转转并未离原点太远。

一、人类的终极梦想

我们知道,干细胞是一类具有无限的或者永生的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所谓干细胞疗法,就是像3D打印人体一样,用具备全能分化优势的干细胞去重建人体失能器官。所以干细胞领域几可称为当今生物医药里的“显学”,寄托着人类关于永生的终极梦想。

干细胞疗法简单示意图 来源:网络

遗憾的是,从1968年首例应用造血干细胞的骨髓移植手术以来,干细胞治疗走过了将近六十年的风风雨雨,却还没从骨髓移植之外找到第二个稳定成熟的应用场景。人类在代谢性疾病、恶性肿瘤等方面对干细胞治疗给予的厚望一直无处安放,这个领域虽然偶有新闻,但整体更像是个遥不可及的梦,远不如PD-1那样的明星药能令资本和产业着迷。

不过近些年这个局面有所改观,干细胞疗法的应用领域起码在临床实验阶段已经从最传统的血液病扩展到了更多难治性疾病,比如文首提到的糖尿病,还有阿尔茨海默(AD)等疾病。随着更多疗法的获批以及临床实验的不断深入,这些领域的潜力终于有望得到释放。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Sullivan)的调研数据,国内细胞治疗市场空间将从2021年的13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584亿元,CAGR高达53%。

二、糖尿病领域现曙光

糖尿病是干细胞治疗推进较快,趋势较明朗的一个领域。理论上来说,可以把干细胞诱导分化为可以分泌胰岛素的β样细胞,重塑胰岛细胞功能,达到临床治愈糖尿病的目的。2021年美国药企福泰制药就通过胰岛β细胞移植的方法恢复了一名I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从此正式点燃了糖尿病患者摆脱对胰岛素终身依赖的希望。

今年中国这支研究团队的成果又更近了一步,将一位身患糖尿病25年的患者血液PBMC重新编为自体 iPSC 细胞,并且转变成内胚层干细胞,最终在体外再造了胰岛组织。该患者在接受自体再生胰岛移植治疗后,目前已经撤药持续33个月,看起来完全摆脱了对外源胰岛素的依赖。

患者E-islet制备、质量控制及其移植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的主要流程概述 来源:上海长征医院、中邮证券研究所

福泰制药的实验所不同的是,这次的患者罹患的是II型糖尿病。和I型相比,II型糖尿病患者比例可是占了90%以上,这是一个远比前者广阔的多的市场,所以这次中国研究团队的成果引起轰动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糖尿病治疗领域,如何恢复胰岛功能并稳定血糖水平一直是研究者和患者双方都心心念念的课题。间充质干细胞回输手段终于在临床实验阶段印证了可以在改善1/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代谢紊乱,恢复受损胰岛功能方面能发挥的作用。

三、上市公司相关业务多止于概念

行业方面,干细胞产业早已被列入“十四五”规划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这两份国家战略级别的纲领性文件中,顶层设计可谓铺好了路。

在A股市场,也有一些布局了干细胞业务的上市公司,首先是中源协和及南京新百这A股唯二的2家持有造血干细胞库牌照的上市公司。不过单单是储存业务的话,其实市场空间并不大,业务收入稳定甚至萎缩,中源协和的相关收入常年徘徊在5亿元以内(2023年4.23亿元)。

中源协和分产品主营业务收入构成 来源:公司年报

更具想象力的还是在干细胞治疗领域。

中源协和就在向细胞免疫治疗延伸,旗下武汉光谷中源药业的一款人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已经收到《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并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给药,参股的北京三有利关于“人牙髓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来治疗慢性牙周炎的实验也在去年获准开展。

虽然国内干细胞治疗的临床实验在不断推进,但似乎实际成果寥寥。股价坐山车的济民医疗在公告中披露,旗下博鳌国际医院一项为期3年的干细胞科研项目已经结束,相关科研成果没有在国内推进转化。其他概念股也纷纷公告表示,各项环境和经营情况并无重大变化。

四、商业化之路仍存痛点

当然,一项颠覆性的新治疗手段想从一个成功孤例走向广泛应用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从这次的糖尿病研究来看,目前取得的成果是基于116周的观察,对于慢性病而言在时间维度上仍然存在局限性。细胞回输体内后能持续运作多久,会不会凋亡,何时凋亡?很多问题都还没有答案,实现商业化还远未成熟。

所以说,我们当然认可干细胞治疗在各项难治疾病上可能存在的巨大潜力,但站在研究成果纷纷折戟的这个当口,个别项目的积极表现并不足以颠覆干细胞领域的长期落寞。这场持续了几个交易日的“狂欢”,也终究是梦一场。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干细胞疗法# #糖尿病# #细胞免疫治疗#

全部讨论

做了这手术也要吃排异药的。激光眼镜技术那么成熟也没看见眼镜店倒闭

西医的理论内科治疗的理论依据,来自于有限的观测,人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维持人体平衡,并且这两者的协调一致一定可以使人健康。
在这个理论之下,通过激素干预体液的分泌的西医药帝国得以建立,一大堆病名也有此而来,比如什么神经炎,什么腺炎,不能概括的通通归于细菌病毒感染,经过长久时间发现无法蒙人就归为一类系统性疾病。
这里有一个巨大的问题,激素类药物都是啥?学过初中生物的都知道,毫不客气的说,是毒品,因为它的成瘾性,但毒品只有海洛因这一类法定毒品,没有被规定的就不是。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体液和神经调节是主宰人的健康全部吗?这个理论只是这个想象罢了。
对于蛊,毒和药,大家需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蛊:吃了之后,身体状态越来越差,以至于身亡;毒:吃过很爽,有成瘾性;药:吃过之后,身体越来越好,没有成瘾性。

05-19 20:16

30万的费用,老人能活几年,吃药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