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亿人挨饿!谁是“粮食危机”背后的真正黑手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近期全球粮食危机的问题被大家广泛关注。

那全球粮食问题到底严重不严重呢?答案是肯定的。

农业分析机构Gro intelligence发出警告,全球小麦存量“目前只够消费十周”。

世界银行预测,2022年全球食品和粮食在去年上涨了31%的基础上,还将上涨22.9%。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警告称,人类或将面临二战后最大的粮食危机,约有17亿人将面临贫困和饥饿,也就是说每10个人中有至少两个人吃不饱饭。

粮食危机更是连锁引发了伊朗、吉尔吉斯斯坦等多个国家新出现暴乱。

         

谁造成了粮食危机?

所谓粮食危机,就是两个原因,一个是粮食变少了,一个是粮食变贵了。

粮食变少了——买不到粮食;

粮食变贵了——买不起粮食。

那粮食变少了吗?答案是并没有!

实际上,全球谷物产量近年一直还是保持着增长的趋势,并大致维持着总体产量和需求之间的平衡。   

国际谷物理事会(IGC)预测,全球谷物(去年7月到今年6月间收获的)的产量仍将达到创纪录的22.81亿吨。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全球粮食的供给没有出现明显的断崖式下跌。

但是我们看看粮食价格,却是疯狂上涨,变更创造了历史新高。

这背后其实不是产量问题,而是供给和需求的分配失衡。

第一、俄乌冲突等因素带来的粮食分配失衡

粮食危机的爆发,俄乌冲突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导火索。

俄罗斯和乌克兰是世界第三大和第四大粮食出口国。尤其是在小麦方面,这两个国家合计出口的小麦占全球市场的25.6%,是名副其实的全球粮仓。

而俄罗斯小麦主要销往土耳其、埃及等,乌克兰小麦则主要销往埃及、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等。所以,如果更准确一点,应该是西亚北非的大粮仓。

西亚北非地区的环境承载力薄弱,但是人口却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快速上升,导致粮食长期依赖进口。东欧地区则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广阔,有着足以影响国际粮价的粮食出口国。

两者之间形成了牢固的经贸关系,东欧成为了西亚北非的大粮仓。然而,冲突导致黑海沿岸港口遭到了毁坏或者关停,这些港口承载了乌克兰85%的粮食出口。同时也为了保证本国民众的粮食安全,乌政府还对小麦、燕麦、小米、荞麦等主要作物的出口进行了限制。

这就使得西亚北非的穷人们被推到了挨饿的边缘。

除了俄乌冲突造成的贸易障碍,打破全球粮食原有的供给格局。

同时,由于对于全球粮食危机的担忧,很多国家主动限制粮食出口。据相关统计,截至2022年5月中旬,全球实施粮食出口禁令的国家共有20个,包括俄罗斯、阿尔及利亚、印度、印尼、伊朗、土耳其、乌克兰、塞尔维亚、突尼斯、科威特、阿根廷、埃及、哈萨克斯坦等。

这就更加剧了粮食的供给失衡。

当然,粮食减产的预期也加深了各国对危机的担忧,促成了现在一系列的限制贸易和涨价预期。

不久前,乌克兰发出警告,因战争冲突影响,其粮食产量今年恐大幅下降50%。

气候问题也会成为今年粮食减产的重要原因。

例如世界第二大小麦生产国印度,今年遭遇122年来的极端高温天气而影响粮食供应。这也是为什么印度突然宣布限制粮食出口。

美国农业部在其5月份发布的“世界农产品供需预测”(WASDE)报告中估计,受干旱天气影响,尽管播种面积略有增加,但2022年冬小麦收成将同比下降8%。

第二,能源价格的上涨的连锁反应

能源对于粮食价格的影响非常深。过去30年的全球粮食价格几乎与能源价格的走势完全一致。

能源价格之所以能够影响粮食价格,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就是推高粮食的生产成本。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上涨,使得粮食生产中化肥、农药和汽柴油等农资价格都跟着上涨。

其次,就是粮食和能源的互补性。当能源价格上涨到一定程度,粮食就会被拿来作为能源。

专家认为,当石油价格超过60美元/桶时,包括生物乙醇在内的生物燃料就已经开始变得有利可图。如今WTI美国原油和布伦特原油价格已经飙升至115美元/桶,这个套利空间不是一半的大。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美国、巴西、欧盟用于生产乙醇和生物柴油等生物燃料的粮食高达3亿吨,尤其是玉米,美国玉米用作生物乙醇和燃料的比重已接近三分之一。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啥全球粮食产量稳定的情况下却出现了缺粮的情况,粮食都拿去生产能源了。

就在4月份,美国再一次宣布为了遏制不断飙涨的油价,将采取紧急措施进一步扩大生物燃料产量。

全球粮食危机背后的国家魅影

说实话,在这场全球粮食危机背后,或者是说这么多次粮食危机的背后,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个国家的影子——美国。

美国在这次粮食危机发生后,一直在甩锅。

首先,拜登在新闻发布会上称“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导致的粮食短缺是真实的”。

此后,这口锅又毫无疑问地被甩给了我们。不久前,美国多家媒体报道称,“中国囤了全球一半的玉米和小麦,是全球粮食价格飞涨的罪魁祸首。”

可是在积极甩锅的背后,美国自己才是那个关键因素。

1、美联储的持续方式推高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更是导致多国通胀率飙升。例如,黎巴嫩、土耳其等国通胀率畸高,同时他们也都是这次粮食危机主要波及的国家。

上图为全球部分国家通胀率  数据来源:tradingeconomics

2、美国的粮食巨头的那双“黑手”推动。

和很多大宗商品一样,粮食行业也被寡头所垄断。美国ADM、美国邦吉(Bunge)、美国嘉吉(Cargill)和法国路易达孚(LouisDreyfus),人们习惯把这四家称作"ABCD"四大粮商。

这四大巨头中有3家都来自美国。他们控制着全世界80%的粮食交易量。从上游原料、到中游生产加工、再到下游市场的供应,他们都有着控制权以及粮食的定价权,从而左右着全球70多亿人的日常生活。

就在大家受困于“粮食危机”的时候,2021年四大粮商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净收入分别增长53%、80%、64%、47.7%。

基辛格有过一句名言:“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国家,控制了粮食就控制了人类”。美国ADM公司就是这句话最有力的践行者。

美国ADM就是前面我们提到的,把“粮食”直接变成“能源”的“生物燃料”技术最大的推动者。

从上世纪70年代,ADM就开始游说美国政府加大对生物燃料的补贴。到2008年前后,美国玉米产量的三分之一都被用作了生产生物燃料。成为推高全球粮价的重要帮凶。

2022年初,ADM更是报告,由于生物燃料需求上升和乙醇利润率强劲,其相关部门的营业利润增长了近14%。

另一个巨头嘉吉,则被华尔街称为“大宗商品交易的高盛”,是全球粮食期货疯狂涨价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如果说背后没有推波助澜,实在让人难以相信。

其实20世纪以来,全球历经的多次粮价暴涨和粮食危机中,几乎都能美国的身影。

1972年-1974年:

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石油价格暴涨造成主要粮食出口国出口减少,当时粮价涨幅最高曾达到153%。第一次石油危机的爆发与第四次中东战争密不可分,这背后美国是深度介入其中的。

2000年-2004年:

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和伊拉克战争,再次引发粮食危机。2000年初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当时美联储连续13次降息,大规模的量化宽松量化宽松推高了粮价。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造成了航运暂停和能源价格上涨。

是不是觉得这与当前的局势非常相似——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开启了粮价第一波上涨,随后伊拉克战争爆发推动粮价的第二轮飙升。

踩在全球亿万人民的温饱上赚钱,这似乎一直是部分美国企业的致富良方。

所以,请不要再贼喊捉贼了!

参考资料:

1.华尔街见闻《粮食危机幕后的真正黑手》

2.玉渊谭天《粮食危机究竟因何成为世界热闹》

3.正商参阅《世界粮食的四大巨头:简称为“ABCD”,控制着全球80%的粮食交易量》

$中粮科技(SZ000930)$ $中粮资本(SZ002423)$ $北大荒(SH600598)$ 

#粮食涨价概念股# #粮食危机# #粮食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