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会的一些前瞻与思考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4

进入到三中全会之前的预热期,大量与经济和改革相关的词汇开始涌现。

独角兽,创业,周其仁等词汇时隔多年重回高层视野,

固本培元,颗粒归仓等很多传统词汇也被赋予了时代的新意义,

这几天,赶在大会召开前,政事堂蹭个热度,用几篇文章,跟大家聊一聊这场举世瞩目的三中全会。

改革开放以来,我党的大会制度逐步趋于稳定。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一般每五年举行一次,大会闭幕期间,党的中央委员全会,五年内一般举行七次。

一中全会通常在党代会闭幕后立即召开,讨论和选举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

二中全会通常在新一届的两会前召开,讨论和推荐全国人大、政协、国家机构的领导人选。

三中全会通常是在新一届班子到位后,就接下来五年的经济改革发展做出重大决策,通过关于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相关《决定》。

因此,三中全会也成为了外界对新一届班子政策主张的风向标和执政理念的主轴线,未来五至十年,中国的改革路线,基本都会在三中全会的决定框架之内。

为了这场经济改革大会,全球的主要经济体,都在积极配合调整时间。

从耶伦、布林肯,到朔尔茨、吕特、马克龙、冯德莱恩、普京,再到尹锡悦、岸田、阿尔巴尼斯,只要跟中国有着深厚经贸往来的国家,都排着队进行会晤,就怕被甩下车。

同时,中国大力度对多国宣布单方面签证免签,给了中国人民老朋友马斯克一个重新当鲶鱼的机会。

结束了(对外)开放为主线的五月,进入到(对内)改革为主线的六月,一系列的会议预热也开始了。

6月3日,国资委扩大会议,出台“限金令”,中央企业原则上不得新设、收购、新参股各类金融机构。

6月4日,全国政协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协商议政。丁副总理作报告,话题聚焦财税改革、土地改革。

6月7日,国常会,研究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听取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考虑的汇报。

6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化企业制度,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

6月15日,《求是》杂志发表总书记重要文章《开创我国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详细论述了什么事高质量发展。

6月17日,中央军委政治工作会议在陕西延安召开。

6月19日,陆家嘴论坛上,新一届金融管理部门的领导集体亮相,各自规划未来的改革蓝图。

6月24日,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讲话,指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6月25日,在大连达沃斯论坛上,总理提出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国将始终把握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大方向。

06月27日,在中央财政收支审计报告中,国务院提出建议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

6月27日,政治局会议,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审议中央军委的两份报告。

按照以往的惯例,三中的改革基本围绕着经济制度、市场体系、对外开放、政府职能、财税体系、城乡关系、国防军工等几大领域。

从6月的预热会议来看,基本都覆盖了。

改革的本质,是用一套新的高效公平机制,取代另一套陈旧的机制,

梳理了6月的重要会议后,政事堂隐约看到了两条三中全会的主线,

一个是将资本从旧的金融机构空转中挪走,用新机制注入到科技创新体系当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这个追求的是效率。

另一个是由新构建的财税体系来取代旧的金融系统,进行再分配,维护共同富裕,这个追求的是公平。

很巧合的是,随着上个月全国科技大会的召开,二十大以来新设立的三个委员会,中央金融委员会、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中央科技委员会的主任,终于赶在三中全会前全部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