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会明确!关于新能源、碳中和、电力市场改革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7月21日,中国政府网发布《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文件)全文。二十届三中全会有关能源改革的重点任务都在这份纲领性文件中有明确体现

另外结合在6月进入全国人大审议程序的《能源法(草案)》和二十大报告等文件,我们能感知到能源领域,即将迎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时间表:2024-2029

文件在第一个部分首先提出:

到二〇二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

这为能源等领域改革划定出5年期限——从现在开始到2029年都是改革年

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内容,国资国企改革的重点任务明确。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近日解读三中全会精神时表示,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国资委此前指出,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正深入实施。国务院国资委党委明确提出,围绕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改革,进一步加大市场化整合重组力度。加大新能源等领域专业化整合力度,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居民电价、气价:进一步市场化?

在第二部分中,文件提到:

推进能源等领域价格改革,优化居民电价、气价制度。

电和燃气事关民生福祉,近期来各地出现的居民电费、燃气费涨价现象引发社会热议。

从电力、燃气市场目前运行情况看,中国电力市场正处于“计划电市场电并轨的特殊格局(居民用户不进入电力市场进行交易,通过政府调节价格,工商业和大工业用户电价逐步实行市场化定价);中国天然气价格体系依然处于气源和用户两个价格双轨制

中国的电价和气价均处于国际较低水平。

根据Global Petrol Prices统计,截至2023年底,中国居民电价平均为0.531元/每千瓦时,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58.6%;中国工业电价为0.616元/每千瓦时,是全球平均水平的57.2%

据CEIC统计,2024年3月中国36个主要城市工业用天然气价格为3.57元/立方米,民用天然气价格为2.74元/立方米。地方政府出于保供稳价目的,给予了财政支出补贴

分区域看,东部和中部地区电价高于西部地区电价;东中西部地区燃气费用依次递减。分领域看,民用均低于工商业。

市场化是能源价格改革的重要方向,文件也提到了:

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电价机制现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原则,推行电价改革,从基于基准电价的计划定价转向市场定价。同时,燃气价格机制也在逐步趋向市场化,将上游气源价和下游销售价的定价权逐渐交还给市场

垄断环节改革将突破

在第二部分中,文件还提到:

推进能源等行业自然垄断环节独立运营和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健全监管体制机制。

近年来,随着国资国企改革的不断推进,能源领域的改革不断深化。2023年11月,中央深改委会议通过了《关于健全自然垄断环节监管体制机制的实施意见》,明确要对自然垄断环节开展垄断性业务和竞争性业务的范围进行监管,防止利用垄断优势向上下游竞争性环节延伸。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电力、油气等改革,健全自然垄断环节监管体制机制。

有业内人士分析,自然垄断行业的改革,应该是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垄断环节与竞争性领域的分离,二是竞争性领域的市场化改革

对于能源行业,中间的管网和运输环节具有自然垄断属性,要防止重复建设和无序管理;而“两头”要引入竞争机制,特别要对民营企业开放。

例如在油气领域,国家能源局年初印发的《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深化油气体制改革,推进基础设施高质量公平开放,加强对管道上下载开口工作的指导和约束,加快管网互联互通,支持引导省级管网以市场化方式融入国家管网。

文件中也提到:

完善流通体制,加快发展物联网,健全一体衔接的流通规则和标准,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优化油气管网运行调度机制。

聚焦碳中和

此前,党的二十大报告聚焦碳中和,指明要“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为中国实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指明了方向。本次新发布的文件再度聚焦碳中和,内容不仅篇幅大,并且集中:

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实施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优化政府绿色采购政策,完善绿色税制。完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健全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健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机制。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完善新能源消纳调控政策措施。完善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体系。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健全碳市场交易制度、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制度,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提出,202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2.5%左右、3.9%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降低3.5%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8.9%左右;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0%左右。中国将尽最大努力完成“十四五”节能降碳约束性指标。

与此同时,中国促进用能方式转型升级。例如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开市,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2024年1月,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

新能源是碳中和的重要手段之一,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已提出,要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这份文件不仅在碳中和部分,也在新质生产力部分谈及新能源:

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完善推动新一代新能源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引导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企业用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经过十年发展,中国新能源产业竞争优势显著,例如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等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建成单机容量世界最大的白鹤滩水电站;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多次刷新世界纪录,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分别下降60%80%(国家能源局2024年信息)。

今年6月,《能源法(草案)》已进入全国人大审议程序,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稳步建设,能源领域自然垄断环节监管制度更加健全,绿色电力证书、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等政策机制深入实施。展望未来,中国将继续深入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以能源安全保障为首要任务,加快构建多元能源供给体系。

决定原文↓

有深度的人

点点点,赞和在看都在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