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品牌出走,欧洲建厂暂缓,蜂巢能源“行路难”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2

近日,据多家外媒报道,蜂巢能源已暂停在德国东部勃兰登堡州劳赫哈默(Lauchhammer)建设一座电池工厂的计划,理由是“当前汽车市场高度波动”,以及一个“重大”客户项目的推迟。

此外,蜂巢能源在德国萨尔州的电池工厂计划也面临一再推迟的困境。蜂巢能源难,动力电池厂商更难。

内忧外患

受国家补贴取消影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降温,动力电池厂商普遍面临订单压力。2024年以来国内动力电池厂商开工率普遍低迷。隆众资讯锂电池分析师路天丽表示,据摸排,近几个月电池厂开工率平均只有三到四成。去库存成为了行业的主流。

下游不景气的环境下,蜂巢能源暂缓建厂似乎有迹可循。今年4月,蜂巢能源加快了出海步伐,将建造多达五家电池工厂,公司正在欧洲东部、北部和西部寻找建造工厂的合适地点,其中最大的规模将达到年产能20GWh。

蜂巢能源欧洲负责人Kai-Uwe Wollenhaupt表示,公司的目标是到2030年底在欧洲的产能至少达到50GWh。

不仅如此,蜂巢能源此前与几家欧洲汽车制造商就电池供应协议进行谈判

显然,蜂巢能源的发展进入胶着期。先是一个重要客户项目被取消,据悉该客户为宝马集团。但蜂巢能源在去年10月才刚刚成为宝马集团的动力电池供应商。

此外,蜂巢能源的大客户长城汽车不久前才确认关闭欧洲总部。大客户接二连三出现问题,蜂巢能源在欧洲的地位岌岌可危。蜂巢能源成立于2018年,其脱胎于长城汽车的动力电池部门,由长城汽车出资10亿元注册成立。

下游订单流失是原因之一,但暂缓欧洲建厂却不得不怀疑蜂巢能源欧洲谈判失败。内忧外患下,蜂巢能源的出海之路暂陷僵局。

市场艰难

事实上,蜂巢能源在欧洲已布局多年。早在2020年11月,蜂巢能源就已经在德国萨尔州建设第一工厂;2021年底,蜂巢能源与巴斯夫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致力于电池材料及其回收利用;2022年9月,蜂巢能源在德国勃兰登堡州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建设面向欧洲市场的电芯工厂。这是当时蜂巢能源第二家海外工厂,也是首个电芯工厂。

但出海容易,建厂难。在欧洲建厂,需要考虑诸多因素。首先便是政策

据蜂巢能源披露的信息,工厂建设暂停是由于其面临国际惩罚性关税的威胁,以及长期且不均的补贴分配造成的市场扭曲。欧盟关于撤销内燃机禁令的讨论,也是重要影响因素。

去年3月,欧盟理事会批准一项法规,决定从2035年起禁售新内燃机汽车。但德国表示反对,围绕“内燃机禁令”的讨论由此展开。内燃机车以内燃机作为原动力,主要以柴油、汽油等作为燃料。之后德国和欧盟达成协议,使用碳中性燃料的新内燃机车有望在2035年后继续销售。

近期来,欧洲又增加了对动力电池的要求。4月29日欧盟公布的动力电池碳足迹计算草案,这份草案是2023年8月正式生效的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规》(或称《新电池法》)下一份关于碳足迹计算的操作细则。

根据《新电池法》,自2027年起,动力电池出口到欧洲,必须持有符合要求的“电池护照”,这个数字身份证包含电池的制造商、材料成分、碳足迹、供应链等信息,其中最先成为“拦路虎”的是产品碳足迹信息,动力电池企业最早需要从2025年7月率先公布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数值。这对于相关企业来说,不仅需要开展供应链环节碳足迹梳理盘查的工作,并且在核算出最终的碳足迹数据后很可能对中国厂商的产品不利。

其次,欧洲建厂还需考虑一些附加条件。根据相关媒体报道,阻挠蜂巢项目建设的原因包括消防、交通规划、噪音以及环保问题等,在其他的报道中,甚至动物保护法也成为了该项目无法推进的原因之一。

据悉,蜂巢能源在德国萨尔州目前拟定的厂址位于三级水域保护区内,因此污染物排放细节将成为被讨论和审议的重要环节。

战略失衡

事实上,蜂巢能源订单流失不是一朝一夕,公司已陷入亏损数年

作为动力电池赛道的独角兽,蜂巢能源曾经与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龙头企业站在同一梯队,近些年业绩增长更是堪称迅猛。招股书显示,从2019年至2022年,4年间蜂巢能源的营收分别为9.292亿元、17.365亿元、44.737亿元、99.704亿元。

可随着营收上涨的还有其亏损能力。4年间,蜂巢能源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6亿元、-7.01亿元、-11.54亿元、-22.56亿元,累计亏损约44.365亿元。也即是说,营收翻倍式增长的同时,蜂巢能源维持着翻倍式亏损。

这也从侧面显示出蜂巢能源造血能力不足。据悉,2022年,蜂巢能源的订单全靠母公司长城汽车支持。此前在IPO时,有质疑声称,去掉长城汽车的关联,蜂巢能源是否具备上市资格?

技术层面,蜂巢能源有磷酸铁锂、NMx无钴、NCMA四元、NCM三元、固态电池等。可以看出,蜂巢能源想走一条差异化道路,但是结果却并不友好。2021年及此前,蜂巢能源对外销售的无钴电池产品皆为样品,均未实现装机。2022 年,非样品无钴电池收入也仅有1.07亿元,收益迟迟未见成效。

高强度的研发叠加盈利难得现实困境,蜂巢能源的裁员潮轰轰烈烈。2月27日,蜂巢能源总经理杨红新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为了应对行业形势变化,产能过剩,价格内卷,竞争激烈的情形,刀刃向内,从1月起已启动了深度变革:

1.对上游的孵化业务瘦身,对产业布局进行收缩,未来聚焦在发展主业。

2.加大实施末位和绩差人员淘汰,优化绩效考核机制和调整薪酬体系,以此激发组织和人员活力;

3.强化科学排产,持续通过精益生产做到减人增效。

在行业趋势下,没有长城汽车输血、且没有独立能力的蜂巢能源露出颓势似乎是必然的。据悉,动力电池企业中,蜂巢能源的裁员率最高。

虽然欧洲生产基地布局遇阻,但蜂巢能源在东南亚地区的建厂计划仍在正常推进。今年2月,蜂巢能源位于泰国的电池工厂正式投产,将搭载于长城汽车和合众旗下多款新能源车型在泰国上市。

不得不注意,国际上对动力电池市场的把控会越来越严格,5月17日,针对美国提高锂电池关税政策。尽管一些厂商表示影响有限,但不得不正视,动力电池厂商出海难的问题。唯一的解法,便是专注技术,只有技术走在行业前列,才能走得更远

有深度的人

点点点,赞和在看都在这儿!

全部讨论

06-11 01:28

极高的合规成本,对于国内陷入价格战厮杀的厂商而言,可能会严重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