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0
中国大捷,日本求和”,这几个字对熟知1894年甲午战争始末的中国人来说,简直是荒诞不经,觉得只有被爱国主义侵染了脑回路引起高烧的人,才会迸发出这样的狂想。
但我说的这一切并非是凭空捏造,甚至在今天视为奇耻大辱的《马关条约》签订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还有相当多的大清子民仍然觉得这场战争的结局是“日本久战不支,被迫求和”

你说以往打不过西方列强就算了,毕竟当时有几个国家能打得过西方。可现在连日本这个千年小老弟都没打过,这如何面对天下子民,如何对得起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税收?

当年可是朝廷口口声声说洋务好,有了洋务大家有能用上捌分钱的电,有了洋务大家就有肉吃,有了洋务大清就能崛起!对吧?朝廷花了大钱组装起的亚洲第一、世界第七的舰队,就这么垮了?还是垮在日本这个小老弟身上,这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
如果让老百姓知道朝廷已经无能到这个份上了,保不准又会来一次太平天国,所以!必须要瞒着!不只是要瞒着!还必须说王师所到之处,倭寇无不投降纳叛!

于是乎在慈禧老佛爷的号召下,大清朝廷空前强大的媒体部门开足马力运营了起来……

环顾1894年的大清帝国,报纸上刊登的全是“日本节节败退”和“中朝军队凯歌高奏”的新闻;描绘西方各国大使陪同李鸿章与日本议和情景的图片更是被制成彩绘版画,张贴在千家万户的墙壁上,用以烘托“大捷”的喜庆气氛。

“所战皆捷”“连拔数城”“乘胜追击”“倭酋授首”“凯歌高奏”,这些词恐怕是1894年中日开战后在中国舆论媒体上出现最多的词语,如果将这些词连成一片,就构成了一幅120年前中国人眼中的中日战争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