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坤的“冰与火”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5喜欢:12

欢迎朋友们🤝🤝,我是阿攀哥🌹☕️

张坤从2012-9-28开始担任“易方达中小盘”基金经理,在基金报告中的一些记录值得我们学习,特别是对投资的理解,非常有深度,一度被誉为A股公募基金经理中最像巴菲特的人。

从2020年初至今,短短4年时间,我们经历过股市一轮完整的“牛熊”,这也是张坤的“冰与火”。

2020年1季报

2020年一季度,A股市场呈现一定分化,沪深300指数下跌10.02%,上证指数下跌9.83%,而创业板指数上涨4.10%。

一季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球流行,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冲击,也对上市公司的经营造成了负面影响。

各国政府积极应对,中国政府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

股票市场方面,市场在一季度分化较为明显,农林牧渔、医药、计算机、通信等行业表现较好,而石油石化、家电、非银金融、煤炭等行业表现相对落后。

一季度,本基金股票仓位基本保持稳定,并对结构进行了调整,降低了对家电等行业的配置,增加了对食品饮料等行业的配置。

个股方面,我们依然长期持有商业模式出色、行业格局清晰、竞争力强的优质公司,希望陪伴并分享这些优秀公司的经营成果。

对于疫情,从海外经验来看,类似甚至更严重的情形发生过多次,但无一例外都是阶段性的,我们认为本次疫情也不会例外,很大概率在一年后对中国经济和上市公司的影响将会完全消除。

从DCF估值来看,只要公司不因为疫情破产,疫情对公司的影响就仅限于一年的自由现金流,非常有限。

这样的短期利空对长期投资者来说提供了很好的介入机会。

我们认为,优秀的企业不会因为疫情改变其发展的路径,仍将一轮一轮创出股价的新高。

2020年2季报

2020年二季度,A股市场普遍上涨,沪深300指数上涨12.96%,上证指数上涨8.52%,创业板指数上涨30.25%。

二季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国内基本被控制住,生产和生活逐步恢复,但疫情在不少其他国家的流行加剧,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冲击,也对企业的经营造成了负面影响。

各国政府积极应对,中国政府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股票市场方面,市场在二季度分化较为明显,医药、食品饮料、电子等行业表现较好,而石油石化、建筑、纺织服装等行业表现相对落后。

操作方面,本基金在二季度股票仓位基本保持稳定,并对结构进行了调整。降低了家电等行业的配置,增加了食品饮料等行业的配置。

个股方面,我们依然长期持有商业模式出色、行业格局清晰,竞争力强的优质公司。

中国经济正在面临转型,从欧美的经验来看,当经济增速变慢时,行业的竞争格局通常是改善的,资本开支会更加谨慎,企业的资产周转率和资本回报率通常也会上升,企业家的预期通常也会更加理性,优秀企业通常会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特别是处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信息的传递速度越来越快,头部企业相比于过往获得竞争优势的时间、速度和强度是更强的。

在这个时代,我们有望见证一批各行业的优秀企业持续的成长。

我们希望能够选出其中的一些,陪伴并分享这些优秀公司的经营成果。

2020年3季报

2020年三季度,A股市场震荡上涨,沪深300指数上涨10.17%,上证指数上涨7.82%,创业板指数上涨5.60%。

三季度,国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基本被控制住,生产和生活基本恢复正常。但全球仍有一些国家疫情情况较为严重,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冲击,也对企业的经营造成了负面影响。

为积极应对影响,中国政府保持了较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

股票市场方面,市场在三季度分化较为明显,休闲服务、国防军工、电气设备、汽车等行业表现较好,而通信、商业贸易、计算机等行业表现相对落后。

操作方面,本基金在三季度股票仓位基本保持稳定,并对结构进行了调整,降低了医药等行业的配置,增加了食品饮料等行业的配置。

个股方面,我们依然长期持有商业模式出色、行业格局清晰、竞争力强的优质公司。

疫情对国内经济活动的影响已经接近尾声。

回顾这8个多月,疫情加速了很多行业本身的发展趋势,将原本可能需要2-3年的发展进程缩短到了几个月内,例如电商、本地服务线上化、在线教育等。

此外,绝大多数行业的企业都面临了一次压力测试,全方位检验了企业过往的积累和内功。

大部分行业实现了优胜劣汰,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信息的传递速度越来越快,头部企业相比于过往获得竞争优势的速度是更快的,程度是更强的。

我们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前景是乐观的,相信会有一批优质的企业不断长大、稳住并且长寿。

我们将坚持深度研究,选择生意模式优秀(生意本身能够产生充沛的自由现金流,并且明智地进行分配)和企业竞争力突出(同行中具备显著领先的地位,相比上下游有较强的议价能力)的高质量企业,长期陪伴这些优秀公司成长并分享其经营成果。

2020年4季报

2020年四季度,A股市场震荡上涨,沪深300指数上涨13.60%,上证指数上涨7.92%,而创业板指数上涨15.21%。

四季度,国内各地虽有偶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案例,但生产和生活基本恢复正常。全球来看,仍有一些国家疫情流行加剧,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冲击,也对企业的经营造成了负面影响。

各国政府积极应对,保持了较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

股票市场在四季度分化较为明显,中信一级行业中有色金属、电力设备及新能源食品饮料、汽车等行业表现较好,而综合金融、传媒、商贸零售、通信等行业表现相对落后。

操作方面,本基金在四季度股票仓位基本保持稳定,并对结构进行了调整,降低了汽车等行业的配置,增加了食品饮料等行业的配置。

个股方面,我们依然长期持有商业模式出色、行业格局清晰、竞争力强的优质公司。

回首今年的股票市场,经历了乐观(1月预期经济强劲)、悲观(2月初国内突发疫情)、乐观(3月初预期流动性宽松)、悲观(3月底海外疫情爆发)、乐观(4月后预期流动性宽松和经济恢复)跌宕起伏的变化。

回顾过去,在每个时间点市场演绎得都很有逻辑,然而站在当时看未来,却感觉无比模糊。回顾过去,并不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判断未来的市场走势或者风格,而是再次提醒自己并不具备这个能力。

我们认为,投资是在纷繁的因素中找到少数重要且自己能把握的因素,利用大数定律,不断积累收益。

诸如宏观经济、市场走势、市场风格、行业轮动,这些因素显然是重要的,但坦率地说,这并不在我的能力圈内。

我们认为自己具有的能力是,通过深入的研究,寻找少数我们能理解的优秀企业,如果这些企业具有好的商业模式、显著的竞争力和议价能力、广阔的行业空间以及对股东友好的资本再分配能力,使我们能够大概率判断5-10年后公司产生的自由现金流将显著超越目前的水平,作为股东自然能分享到公司成长的收益。

然而,收益的分布不是均匀的,“市场先生”的短期情绪也不稳定,对某个公司会在一个阶段冷落,一个阶段又富有热情,然而长期来看,“市场先生”能基本准确的反映一个企业的价值。

我们认为,不论宏观环境如何变化,优质企业通常具备良好的应对能力,以本次疫情为例,不少优质企业都应对得当,通过提升市占率对冲疫情对行业的负面冲击。

最后,我们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前景是乐观的,相信会有一批优质的企业不断长大、稳住并且长寿。

我们将坚持深度研究,希望能选出一些高质量企业,长期陪伴并分享这些优秀公司的经营成果。

2021年1季报

2021年一季度,A股市场震荡下跌,沪深300指数下跌3.13%,上证指数下跌0.90%,创业板指数下跌7.00%。

年初虽有偶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案例,但国内的生产和生活基本恢复正常。

全球来看,随着疫苗的接种,各国的疫情整体没有再次加剧,企业的经营活动也开始缓慢恢复。

各国政府积极应对,保持了较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

股票市场方面,一季度分化较为明显,钢铁、银行、公用事业、轻工等行业表现较好,而国防军工、通信、非银金融等行业表现相对落后。

本基金在一季度股票仓位基本保持稳定,并对结构进行了调整。

行业方面,降低了交运、汽车等行业的配置,增加了计算机、医药等行业的配置。

个股方面,我们依然长期持有商业模式出色、行业格局清晰、竞争力强的优质公司。

我们着眼于企业内在价值和长期表现优中选优,力求组合中企业内在价值的总和长期看近似于一条逐步增长的曲线。

那样的话,相当于企业的价值每天都以很小的幅度提升。但实际上,股价的波动幅度远超于此。

原因在于,第一,不同投资者会对企业价值积累的速度甚至方向产生分歧,比如企业遇到经营困难时,有投资人认为是短期困难能够克服,而有投资者认为是长期衰落的开始;

第二,不同投资者的机会成本不同,因此对未来收益率的要求不同,当预期20%收益率的投资者认为股价太高收益率不够时,预期10%收益率的投资者或许认为股价仍然是有吸引力的;

第三,情绪会放大影响。而市场的魅力在于,一旦价格远离了企业的内在价值,迟早会激发出负反馈机制,产生对冲的买卖力量,把价格重新拉回企业的内在价值线,甚至经常会阶段性拉过头,股价就在周而复始中波动运行。

判断周期性的顶部和底部几乎是不可能的,而相对可行的是,不断审视我们组合中的公司长期创造自由现金流的能力有没有受损,如果没有,只要内在价值能够稳步提升,股价运行中枢提升就是迟早的事情。

如果不了解这条内在价值提升曲线的形状和斜率,就很容易用股价曲线来替代内在价值曲线作为指示指标。

而股价的波动是剧烈的,有时一天都能达到20%,如果心中没有企业内在价值的“锚”,投资就很容易陷入追涨杀跌中。

长期来看,我们认为股票市场类似幅度的波动在未来仍会不断出现,而且事先难以预测。

但只要企业的内在价值提升,这样的波动就终归是波动,不会造成本金的永久性损失。

而作为管理人,我们唯有通过每天不断的研究和积累,不断提高判断企业长期创造自由现金流能力的准确率。

2021年2季报

2021年二季度,A股市场震荡上涨,沪深300指数上涨3.48%,上证指数上涨4.34%,而创业板指数大幅上涨26.05%。

二季度,虽然偶有疫情,但国内的企业经营活动和居民生活基本恢复正常,同时货币政策保持宽松。

全球来看,随着疫苗的接种,各国的企业经营活动也开始缓慢恢复。

A股市场方面,二季度分化较为明显,新能源、汽车、电子、医药等行业表现较好,而农林牧渔、房地产、家电等行业表现相对落后。

本基金在二季度股票仓位有所下降,并对结构进行了调整,降低了食品饮料等行业的配置,增加了计算机等行业的配置。

个股方面,我们依然长期持有商业模式出色、行业格局清晰、竞争力强的优质公司。

疫情后,随着全球流动性的放松,全球股市都有了显著上涨。

对于一些市场公认长期有成长空间行业(科技、医药、消费、新能源)中的优质公司,除了业绩增长的驱动,估值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面对越来越高的市盈率水平,对企业的估值方法也越来越多采用远期(如2025年甚至2030年)市值贴现回当年,似乎只有这样,投资者才能获得一个可以接受的回报率水平。

无疑,这样的环境对投资人判断正确率的要求是很高的。

我们发现,对于一些公司,在各种假设都兑现的情况下,可能未来5年能赚取贴现率或者比贴现率略高的收益率水平,但是一旦错误,可能就要面临30%甚至50%的股价下跌。

在一个流动性宽裕、资本焦虑地寻找高回报率领域的环境下,未来几年,不少行业面临的竞争程度恐怕比过去5年更为激烈。

回首自己以往的判断,发现有不少错误。

我认为,对于未来5年行业竞争格局的判断难度恐怕只增不减。综合来看,如果正确,可能只获得一个平庸的回报率,但一旦错误,却面临不小的损失。在这样的赔率分布下,对于投资来说显然是高难度动作。

在这种情况下,要么在热门行业进行深入研究,试图获得更高的概率确信度,要么在不那么拥挤的行业,稍微牺牲一些概率,承担多一点不确定性,获得更佳的赔率回报。

我经常这样审视组合,如果股市暂停,5年后恢复交易,每个企业能带来多少的预期复合收益率,从目前的判断来看,未来几年预期回报率下降可能是难以避免的。

2021年3季报

2021年三季度,A股市场震荡下跌,沪深300指数下跌6.85%,上证指数下跌0.64%,创业板指数下跌6.69%。香港市场同样下跌,恒生指数下跌14.75%,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下跌18.17%。

三季度,在供给收缩的背景下,不少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明显。同时,随着地产销售转弱,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

股票市场方面,三季度分化明显,煤炭、有色、钢铁、电力等行业表现较好,而纺织服装、家电、食品饮料、医药、消费者服务等行业表现相对落后。

本基金在三季度完成了基金合同的修改,并对持仓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增加了食品饮料、互联网、银行等行业的配置,降低了医药、计算机、家电等行业的配置。

个股方面,我们仍然持有商业模式出色、行业格局清晰、竞争力强的优质公司。

我们认为,企业的生意模式、护城河和行业前景共同决定了企业的定价能力,而定价能力是投资获得高回报的最持久的决定因素之一。

在较短的时间内,股票通常由其他因素驱动,比如宏观经济或突发新闻,这使得投资有定价能力的高质量公司在短期看通常显得乏味,因此,投资这些高质量公司伴随的低风险只能在较长的时期才能被观察到。

受到市场对未来几个季度经济和企业盈利下行,以及对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忧,一些长期经营优秀的上市公司最近股价下跌明显。

我们认为,这轮下跌后,这批优质公司的估值已经基本合理。

如果做一个组合,我们对其整体的生意模式、护城河和行业前景是有信心的,这些公司未来3-5年有望实现一个较高确信度的盈利复合成长。

虽然我们不知道是否会有阶段性的低估(类似2018年底),但我们认为由于起点估值没有泡沫,并且优质股权总体仍是稀缺的,因此从未来3-5年来看,可以对这些公司股票的复合收益率更加乐观一些。

2021年4季报

2021年四季度,A股市场震荡上涨,沪深300指数上涨1.52%,上证综指上涨2.01%,创业板指数上涨2.40%。香港市场震荡下跌,恒生指数下跌4.79%,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下跌5.62%。

四季度,随着地产销售转弱,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流动性开始逐步放松。

股票市场方面,四季度分化明显,传媒、国防军工、通信、轻工制造、电子等行业表现较好,而煤炭、钢铁、石油石化等行业表现相对落后。

本基金在四季度略微提升了股票仓位,并对结构进行了调整,增加了科技、消费等行业的配置,降低了金融、医药等行业的配置。

个股方面,我们仍然持有商业模式出色、行业格局清晰、竞争力强的优质公司。

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并且中国经济和企业本身就蕴含着相当大的潜力,因此我们认为,目前经济遇到的下行压力只是阶段性的,我们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前景依然保持乐观,坚信中国的经济实力终将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有一批优质公司能够为客户创造价值,提升整个社会的效率和生产力,同时具有持续为股东创造自由现金流的能力。

2021年,这些企业中的一些股价表现落后于市场,但是我们始终认为“要做好投资,更重要的是盯着赛场,而不是盯着记分牌”。

我们将仔细审视组合中企业的基本面,选择竞争力突出、长期逻辑确定性高的企业长期持有。

我们认为,经过了2021年的估值消化后,一部分的优质企业估值已经具有吸引力,在3-5年的维度内,企业的业绩增长大概率会投射到其市值的增长中。

2022年1季报

2022年一季度,A股市场震荡下跌,沪深300指数下跌14.53%,上证指数下跌10.65%,创业板指数下跌19.96%。香港市场同样下跌,恒生指数下跌5.99%,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下跌8.63%。

一季度,随着地产销售转弱,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流动性开始逐步放松。

股票市场方面,一季度分化明显,煤炭、地产、银行等行业表现较好,而电子、军工、汽车等行业表现相对落后。

本基金在一季度股票仓位基本稳定,并对结构进行了调整,增加了医药、科技等行业的配置,降低了金融等行业的配置。

个股方面,我们仍然持有商业模式出色、行业格局清晰、竞争力强的优质公司。

一季度,本基金净值出现了较明显的下跌,这让不少持有人感到了焦虑,我也有同样的感受。我想,焦虑可能不仅来自于已经实现的下跌,更来自对未来继续下跌的担忧。

毕竟大脑天生就会感知趋势,即使其并不存在。如果某个股票连续上涨了三天,人们就会自动预感第四天上涨,如果第四天这只股票真的上涨了,多巴胺就会释放,人们就会有满足感。

而且,预期好事和坏事的感觉,往往要比实际经历它们更为强烈。当想象可能发生的痛苦事情时,那种感觉丝毫不亚于真正的痛苦。

在经历了上百万年的自然选择后,我们的大脑形成了最有利于生存的特点,但其中某些特性却是对投资不利的,

例如,相比于大脑中最原始的部分——感觉和情绪系统(杏仁核和脑岛等)的强大力量,理性分析的部分(大脑皮层)要弱小许多。

在处理信息时,感觉系统往往会第一时间接管,我们需要耗费相当的能量和时间才能用理性分析系统接管过来。

这就使人们在面对难题时,有时会不自主的将它替换为另一个较为简单的问题。

当人们被问及“这只股票是否会继续上涨?,感觉系统会“诱骗”他们回答一个截然不同的问题“这只股票是不是一直在上涨?,而投资者往往很难意识到这一点。

我们无法改变大脑的这些特性,毕竟是靠着这些特性,才活过了生存条件残酷的原始社会。我想,坦然接受这些特性可能是保持心态平和的前提,然后才能避免投资受到这些特性的伤害。

当股票下跌时,我们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和克制力,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问自己几个问题:

1.我的恐惧,是来自于股价下跌,还是来自于基本面发生了负面变化?

2.最初的投资理由不存在了吗?

3.股价更低了,作为长期的净买入者,我不应该更高兴才对吗?

要判断某个事物的真伪,最可靠的方法是证明其错误性(证伪)。

这样的思维方式可以有效的抑制感觉系统,因为感觉系统擅长的是处理“是什么”这样的生动事实,而面对“不是什么”或“为什么”这样的抽象概念时,我们的理性分析系统就会被强行调用起来。

巴菲特曾提到,对于一个投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性情(Temperament),我理解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控制情绪和保持理性的能力。

格雷厄姆曾经说过,大部分投资者失败的原因在于,过于在意股市当前的运行情况,对于这样的投资者而言,股票干脆没有市场报价可能会更好一些。

因为这样的话,他就不会因为他人的错误判断而遭受精神折磨了。

人类的反射系统过分关注变化,以至于它很难注意到保持恒定的事物。

而股票价格就像天气,永远都在变化且捉摸不定、难以把握,而企业价值就像气候,始终在缓慢而有规律的变化。

尽管在短期内,抓住我们眼球、决定环境的似乎是天气,但就长期而言,真正决定一个地区环境的还是气候。

我们认为,尽管短期市场面临不少的困难,但这也为长期投资者提供了相当有吸引力的价格。

我们相信,企业每天不断累积的自由现金流将反映到其价值的积累中,而不断增长的企业价值终将投射到其市值增长中。

2022年2季报

2022年二季度,A股市场震荡上涨,沪深300指数上涨6.21%,上证综指上涨4.50%,创业板指数上涨5.68%。香港市场表现震荡,恒生指数下跌0.62%,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涨1.87%。

二季度,随着疫情在各地反复,生产和消费活动受到影响,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流动性开始逐步放松。

股票市场方面,二季度分化明显,汽车、新能源、食品饮料、煤炭等行业表现较好,而房地产、计算机、传媒等行业表现相对落后。

本基金在二季度股票仓位基本稳定,并对结构进行了调整,增加了医药等行业的配置,降低了科技等行业的配置。

个股方面,我们仍然持有商业模式出色、行业格局清晰、竞争力强的优质公司。

2022年二季度,市场经历了疫情反复造成的对国内经济的悲观,紧接着疫情受到一定控制,积极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又在两个月内反转了预期,市场又变得相当乐观。

与此同时,市场又对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从担忧通胀逐渐演变为担忧经济陷入衰退。

在一季度末,估计很少有投资者能准确的判断出这种预期的大落和大起,站在三季度初,再次正确预判中国和美国经济和股市的表现可能也是相当困难的任务。

常来说,投资者倾向于要么过于看重风险,要么完全忽视风险,很难有中间地带。

另外,近因效应也非常突出,投资者往往过于相信通过几次连续观察得到的结果,通过零散的证据就拼凑出一个饱满的形象,并且在头脑中创建出了本来不存在的模式。

在对未来进行预判时,网络媒体栩栩如生的报道、生动的画面感、连续的发生以及自身过多的关注,都更容易引起判断偏差。

并且当我们过于关注某件事时,我们会对记忆中的原因进行搜索,当发现有回归效应时,就会激活因果关系解释,但事实上这未必能站得住脚。

虽然判断未来很难,但做投资实质就是在对一个个企业的未来做出判断。

我们希望在做判断时更多回归常识或者事物的基础概率,

例如,这家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未来是否被客户持续需要且增长?

外来者模仿这家企业的业务是否足够困难(不论是通过品牌、技术、网络效应等各种方式)?

生意模式能否产生充足的自由现金流(不依赖外部资本就能持续增长)?

是否具有良好的企业治理并对股东友好(良好的成本费用管控、低估时积极回购、高标准的再投资等)?

对于科技企业,是否有足够的资源和机制吸引并留住全球最顶尖的人才

我们认为,过去几十年美国市场持续跑赢欧洲、日韩等发达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美国企业整体上在这些方面做的比欧洲、日韩企业更好。

我们认为,上述这些因素一方面对企业的发展前景十分重要,另一方面在5-10年内发生变化的可能性较小(但并非为0,因此需要时常做评估)。

与之对应,一部分市场因素(例如短期经济波动、行业短期供求失衡等)对于短期市场的影响十分显著,但在长周期内并不重要,当这些因素不利时,就为长期投资者买入优秀公司提供了更好的赔率。

2022年3季报

2022年三季度,A股市场震荡下跌,沪深300指数下跌15.16%,上证指数下跌11.01%,创业板指数下跌18.56%。香港市场同样下跌,恒生指数下跌21.21%,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下跌22.86%。

三季度,房地产行业的销售出现下滑,并且随着疫情在各地反复,生产和消费活动受到影响,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

流动性方面,总体保持比较宽松的状态。汇率方面,随着美国的不断加息,包括人民币在内的其他各国货币都面临一定的贬值压力。

股票市场方面,三季度分化明显,煤炭、石油石化、交运、地产等行业表现相对较好,而电力设备、建材、汽车等行业表现相对落后。

本基金在三季度股票仓位基本稳定,并对结构进行了调整,增加了医药等行业的配置,降低了消费等行业的配置。

个股方面,我们仍然持有商业模式出色、行业格局清晰,竞争力强的优质公司。

三季度,市场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担忧:各地疫情的反复、地产销售的下滑、人民币汇率的贬值等等,似乎每个因素都会对企业的近期经营业绩产生负面的影响。

然而,对于中远期(比如三五年后)企业的经营情况,投资者似乎不太关心。

事实上,从现金流折现角度,企业的最大部分价值通常来自远期的永续部分。

长期来看,国人的勤奋和智慧毋庸多言,只要走出疫情的阴霾,市场经济充分发挥作用,各行各业都会产生优秀企业家领导的优秀企业,助力中国经济的崛起。

然而,对于股票投资者来说,即使是以企业价值作为投资的标准,但记分牌却仍是股票价格。

人类需要即时满足的心理特性决定了短期的股价变动是最影响投资者心态的。

格雷厄姆曾说过,大部分投资者失败的原因在于,过于在意股市的短期运行情况。

对于这样的投资者而言,或许股票没有每天实时报价可能会更好一些,因为这样的话,就不会因为其他人的错误判断而遭受精神折磨了。

事实上,投资者如果以买房的心态来投资股票,包括细致的基本面分析(大量调研楼盘)、重仓买入(投入大量资金)、长期持有(不因为短期房价波动而进行交易),可能效果会好得多。

在理性的世界中,股票交易量是不会很高的,但在实际世界中,股票投资者却经常对短暂且无关紧要的日常信息做出反应。

但实际上,市场先生是来服务投资者的,而不是来指导投资者的。

现阶段,市场先生提供了对长期投资者有吸引力的出价。

2022年4季报

2022年四季度,A股市场震荡上涨,沪深300指数上涨1.75%,上证指数上涨2.14%,创业板指数上涨2.53%。

香港市场同样上涨,恒生指数上涨14.86%,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涨13.37%。

疫情方面,2022年12月7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全国的防疫措施有了较大的优化调整。

2022年12月26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从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这也意味着近三年按照“乙类甲管”措施的结束,生活也有望逐步恢复到疫情前的状态。

房地产方面,销售继续出现一定下滑,但随着11月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政策托底和支持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的信号非常明显。

政策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亮明态度,毫不含糊的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提振了市场和企业家的信心。

股票市场方面,四季度行业表现分化明显,社会服务、计算机、传媒等行业表现较好,而煤炭、石油石化、电力设备等行业表现相对落后。

本基金在四季度股票仓位基本稳定,并对结构进行了调整,增加了科技等行业的配置,降低了消费等行业的配置。

个股方面,我们仍然持有商业模式出色、行业格局清晰、竞争力强的优质公司。

市场在10月份经历了一轮快速下跌,紧接着就进行了一轮快速的反弹,在这个过程中,市场先生的“狂躁性”展露无疑。

在未来,市场先生再次出现间歇性的情绪不稳定也几乎是必然的。

投资者在面对市场的动荡起落时,内心难免受到煎熬,也会迷茫不安,对此,我谈一点个人看法。

首先,一个投资人用什么样理论去看市场,就会有什么样的投资行为模式

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关注的是企业内在价值和价格,评估企业的内在价值,寻找价格低于内在价值的机会,并不在意近期股价的走势;对于趋势投资者来说,关注的是趋势的开始和终结,至于交易对象的内在价值则不在关心之列。

面对同样一个市场,投资者用不同的理论和时间尺度,有完全不同的投资策略,都是合理的。

第二,任何投资体系都有其局限性。任何体系都只能解释市场在某些时间维度的运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无能为力的。

如果结合两种投资体系是否会更好呢?事实上,这就像一个人左眼带着近视镜,右眼带着远视镜看世界一样,两只眼睛看到的东西完全不同,甚至可能是冲突的,感觉会更加诡异。

因此,在选择任何一种投资体系时,意味着接受它的优点同时,也只能同时接受它的缺点。

第三,选择任何一种投资体系,不在于了解它的熟悉程度,而在于对这种理念是否真的相信,是否能够一如既往的坚持。

只有通过不断经历逆风期,才能逐步摸索到什么是哪些缺陷是自己心甘情愿承受的。

我认为,一个投资者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清晰的了解自己投资方法的局限性,放弃完美,保持淡定的心境,能够从容的执行自己的投资策略,不因市场的短期波动喜或悲。

从概率上说,某一次机会的错过,或者某一笔投资的亏损,这都是投资体系固有的一部分,不必对此过于烦恼,坦然接受自己所选择的体系的缺陷。

投资者在市场中注定是孤独的,需要时刻保持一种克制而理性的心理状态,不需要大量的行动,而是极大的耐心,坚持投资原则,等到机会时全力出击,然后就是耐心的等待。

我们内心真正相信的投资体系有助于我们平静的度过市场的动荡期,从而不至于被情绪接管投资操作。

展望未来,随着新冠病毒回归乙类传染病管理,疫情防控对于经济的影响程度将大幅降低;

地产行业经过了2022年销售的下滑后,销量与行业长期可持续销量的差距得以缩小,并且相关政策也有望避免地产行业过快下滑引发的系统性风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直接回应了市场的担忧,提振了市场的信心。

我们认为,相比2022年,这三个方面的宏观风险因素在2023年都得到了相当的改观,这也为我们自下而上选择优质公司提供了更加平稳的环境。

此外,我们认为不少优质企业的内在价值在2022年有了一定幅度的提升,但股票价格却有所下跌,这种价值和价格的反向运动为长期投资者提供了更好的赔率。

2023年1季报

2023年一季度,A股市场震荡上涨,沪深300指数上涨4.63%,上证指数上涨5.94%,创业板指数上涨2.25%。香港市场同样上涨,恒生指数上涨3.13%,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涨3.94%。

自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近三年按照甲类传染病的防控宣告结束,生活开始逐步恢复到疫情前的状态,出行和线下消费恢复较快。

房地产方面,政策支持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的效果逐步显现,房地产销售呈现一定的企稳态势。

政策方面,三月份“两会”成功召开,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要毫不含糊的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环境,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提振了市场和企业家的信心。

股票市场方面,一季度分化明显,计算机、传媒、通信等行业表现较好,而房地产、商贸零售、银行等行业表现相对落后。

本基金在一季度股票仓位基本稳定,对结构进行了调整,增加了医药等行业的配置,降低了金融等行业的配置。

个股方面,我们仍然持有商业模式出色、行业格局清晰、竞争力强的优质公司。

基本面价值投资很吸引人的一点是,投资者可以用很长一段时间来充分观察公司的发展,等到它们用事实证明自己的成功和巨大的成长潜力之后,再买入也不迟。

基本面价值投资的优势之一在于可积累性。

具体来说,积累体现在对基本面分析方法的理解和对具体行业和企业的洞察,所有这些都使投资者未来更可能做出对具体投资标的内在价值的准确判断。

如果只是针对某一次投资,积累的重要性可能并不显著。

但如果将投资贯穿一生,并将长期复合回报作为终级目标,可积累性就是这一目标的最重要保障,选择一条可积累的“很长的坡”并在坡上“滚雪球”是很重要的。

我们会参考全球产业升级的经验,持续做深入的研究积累,争取构建一个全面而尽量准确的坐标系,希望能正确评估企业的竞争力并跨行业选出好的公司。

识别出好公司是如此重要,因为好公司不是好股票的唯一情形就是估值过高,在其他情形下,好公司都会给投资者带来长期可观的回报。

研究方面,阅读企业的定期报告并对财务数据进行系统整理和分析,是理解企业基本面的核心手段之一。

在定期报告中,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都会反映在财务数据中,定量的数据可以用来检验并修正调研中对企业形成的定性感知。

如果能对一家公司过去和当前的财务状况了如指掌,就更有可能正确评判这家公司的未来价值。

罗杰斯曾说过,你要阅读一切。如果你对一家公司感兴趣,那就看看它的年报,你就会超过华尔街98%的人。

如果你阅读了年报中的附注,你就会超过华尔街的所有人。

几乎任何成功的公司都经历过短期的经营业绩和股价的震荡,经历过市场先生态度的冷暖,但它们成功的模式往往没有变化,

通过深入的研究并抓住这些关键的因素,是能够一路坚持下来的重要因素,也通常意味着长期可观的收益。

2023年2季报

2023年二季度,A股市场震荡下跌,沪深300指数下跌5.15%,上证指数下跌2.16%,创业板指数下跌7.69%。香港市场同样下跌,恒生指数下跌7.27%,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下跌7.81%。

二季度以来,市场对经济复苏的力度进行了一些下修,居民消费的意愿并不强劲,超额储蓄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地产销售和投资仍有一定的压力。

此外,市场对长期经济增长受地缘政治的影响程度仍有一定担忧。

货币政策方面,6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均下调了10个基点。

股票市场方面,二季度分化明显,通信、传媒、公用事业等行业表现较好,而商贸零售、食品饮料、建筑材料等行业表现相对落后。

本基金在二季度股票仓位基本稳定,并对结构进行了调整,增加了消费等行业的配置,降低了科技等行业的配置。

个股方面,我们仍然持有商业模式出色、行业格局清晰、竞争力强的优质公司。

最近三年,组合的市值虽有上下波动,但总体并没有增长。

这三年期间,将持仓公司作为一个组合,估算其内在价值的复合增速在15%左右,而且总体保持了和三年前类似的竞争力和护城河深度。

然而内在价值的增长为什么没有转化为市值的增长?

分析原因,我们认为最主要是在2020年中,市场先生对公司前景大多持乐观的态度,给出了一个较高的估值,而2023年中,市场先生对公司前景大多持悲观的态度,给出了一个很低的估值。

估值的下移抵消了内在价值的增长。虽然,我们在当时预计到估值会有一定回归,但如此的幅度是没有预料到的。

一方面,市场对地缘政治、经济内生增速等方面的担忧不断加剧,另一方面,相比三年前市场在定价中对生意模式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视,目前市场在定价中对这些因素的权重降低了很多,而是更加关注边际变化。

但我们认为,长期来看,目前不少优质公司的估值已经很有吸引力,即使产业资本将其私有化也是算的过账的。

而且,股票的实际风险水平和很多投资者感知的风险水平经常是相反的。

从方法论来说,我们坚信,在任何市场和任何时代,优质的企业始终是稀缺的。

不考虑博弈估值带来的收益(这更多是零和博弈),股东收益的天花板就是上市公司的ROE水平。

在残酷的商业竞争中,新进入的资本终将使绝大部分企业的资本回报回归平庸。

因此,具有护城河并能持续创造超额回报的优质企业才是股东收益的最可靠来源。我们会坚持原有投资框架,并不断精进自身的研究水平。

展望未来,按照国家的远景目标,我国在2035年的人均GDP目标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这也是我们构建组合的一个重要基本假设,我们认为组合中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增速会超越GDP的增速,并且这些公司有较强的业务壁垒和护城河,能够将收入增长转化为利润和自由现金流的增长。

如果投资者认为中等发达国家的目标依然能实现,目前遇到的困难和悲观可能只是前进路上的小波折。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对组合未来的内在价值增长依旧有信心,而且悲观的市场预期已经反映在了低估值中。

我们预计未来组合内在价值增长有望至少投射为类似幅度的市值增长,除此之外,投资者还将获得一个未来股票回归合理估值的期权。

2023年3季报

2023年三季度,A股市场震荡下跌,沪深300指数下跌3.98%,上证指数下跌2.86%,创业板指数下跌9.53%。香港市场同样下跌,恒生指数下跌5.85%,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下跌4.30%。

三季度以来,市场对经济复苏的力度进行了下修,居民消费的意愿并不强劲,地产销售和投资仍有一定的压力。

政策方面,随着7月24日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一系列政策陆续出台。

8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调了10个基点。

8月25日,住建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政策,推动落实购买首套房贷款“认房不用认贷”政策。

8月28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布,证券交易印花税实施减半征收。

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政策,将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统一为不低于20%,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统一为不低于30%,首套住房利率政策下限仍为不低于LPR减20个基点,二套住房利率政策下限调整为不低于LPR加20个基点,存量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借款人可提出申请,由金融机构新发放贷款置换存量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

9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随着一系列政策的陆续出台,经济有望在未来企稳。

股票市场方面,三季度分化明显,非银金融、煤炭、石油石化等行业表现较好,而电力设备、传媒、计算机等行业表现相对落后。

本基金在三季度股票仓位基本稳定,并调整了科技和消费等行业的配置结构。

个股方面,我们仍然持有商业模式出色、行业格局清晰、竞争力强的优质公司。

对基本面投资者来说,往往会花非常多的精力用于分析和判断企业未来的净利润水平,但净利润并不是终极意义的回报,到股东的回报还欠缺两步转化,一是净利润到自由现金流,二是自由现金流到股东的口袋。

对于第一步来说,间接法下的现金流量表是一个直观的展现,净利润是企业为投资者创造回报的起点和最重要的因素,但不是最终状态,此外,跨周期的资本支出强度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对于第二步来说,转化不顺畅的情况更加常见。

不少公司显示出良好的净资产回报率,但实际上它们把很大部分的留存收益投在了一些回报平庸、甚至很差的项目上。

它们在核心业务方面年复一年的辉煌表现,掩盖了其他方面资产配置的失败。

对于基本面投资者来说,不仅要关注企业的赚钱能力,同时也要关注企业审慎投资的品质,缺乏审慎态度的投资已经成为损毁股东价值的最大杀手之一。

上市公司内部会议上,CEO通常会要求子公司高管们给出一个详细的分析,说明为什么要将收益保留在子公司内部进行再投资,而不是派发给母公司。

但轮到CEO本人,却很少向上市公司的股东作类似的分析。

和挥霍类似,囤积现金也同样会造成股东价值的损毁,虽然损毁的程度没有那么严重,但性质是相同的。

对于喜欢囤积现金的企业,企业每延迟一年向股东支付回报,就意味着股东会损失大约相当于贴现率水平的收益,这将使企业的内在价值远远低于基于DCF(现金流折现)估值的结论。

而且通常情况下,如果公司拥有大量现金,管理层就容易产生巨大的投资冲动。

在企业拥有大量现金时,那些能够抑制住内心的狂热,坚持和冷静地执行审慎投资原则的管理层少之又少。

因此,对于基本面投资者而言,企业对待投资的态度和能力,是评估其内在价值时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此外,部分上市公司在发行新股融资时往往缺乏审慎,以发行股份收购为例,用发行新股的方式进行收购,通常被称为“买家去买卖家”,而实质上是“买家卖出自己的一部分去买卖家”。

对于一个具备高回报能力的优质公司来说,考虑复利,卖出优质公司股权的一定比例从长期来看往往代价是巨大的,除非收购的卖家质量非常高,大部分情况下,发行新股收购往往会付出比现金收购高得多的成本。

我们也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采用回购股份并注销的方式。

股份回购的一个好处在于,通过股份回购,管理层清楚的表明,他们关心提升股东财富,而不是忽视股东只顾拓展企业的版图,以至于做出无益于股东利益甚至损害股东利益的事。

相比一家只顾扩展版图的管理层掌控的公司,投资者应给那些被证明关心股东利益的管理层掌控的公司出更高的价格。

在目前优质公司估值普遍很有吸引力的状态下,我们认为回购对长期股东的价值增厚是显著大于同等金额的分红的。

我们也期待看到,越来越多优质公司的总股数能够随着时间推移不断下降,这相当于长期投资者可以随着时间推移不断缓慢增持其在优质公司的股权比例。

2023年4季报

2023年四季度,A股市场震荡下跌,沪深300指数下跌7.00%,上证指数下跌4.36%,创业板指数下跌5.62%。香港市场同样下跌,恒生指数下跌4.28%,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下跌6.18%。

四季度以来,市场对经济复苏的力度进行了下修,地产销售和投资仍有一定的压力,居民消费的意愿并不强劲,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月和11月同比为负。

股票市场方面,四季度分化明显,煤炭、电子、农林牧渔等行业表现较好,而美容护理、房地产、建筑材料等行业表现相对落后。

本基金在四季度股票仓位基本稳定,并调整了消费和医药等行业的配置结构。

个股方面,我们仍然持有商业模式出色、行业格局清晰、竞争力强的优质公司。

经过四季度的下跌后,组合中部分优质公司的股东回报(分红+回购注销)水平已经接近或超过了一些传统意义上的高分红公司,这在一定程度上暗含着市场或许不再认可这些公司的长期成长性,甚至预期一些公司会成为“价值陷阱”。

然而,我们认为这些企业的竞争壁垒依然坚固,只要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能够逐年上升,中国能够成功迈入中等发达国家,那么这些公司的长期成长性依然具备。

由此,目前市场对这些优质公司的定价就类似一个“可转债”,投资者在获得票息回报的同时获得了成长性期权。

另外,从自由现金流回报角度来审视,组合整体的自由现金流回报(自由现金流/市值)也几乎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因此,从各个估值维度考量,一批优质企业的低估值都已经反映了相当悲观的预期。

回顾过去几年,投资者在买入高资本回报的优质企业时大多需要付出一定的估值溢价,隐含的假设是这些优质企业的长期成长性往往更为确定,其估值溢价会在整个投资周期中摊销,从而将投资优质企业的回报摊薄到和普通公司类似的水平。

对这类公司的投资者来说,通常相信优质公司回归永续低增长前的成长期更长,并且长久期的投资者由于其估值溢价摊销的周期更长,往往比短久期的投资者更倾向支付估值溢价。

目前的状况是,我们发现全球很多国家的优质企业仍然维持着相比普通公司更高的估值溢价,但国内优质企业的估值溢价已收敛到很低水平,甚至对一些公司来说已经完全消失,投资者从过去相信优质企业中长期高确定性的增长到几乎不再相信,甚至对一些公司的定价反映出“价值陷阱”的预期。

我们认为,长期很多因素值得仔细考量,但此时投资优质企业已经不再需要“企盼伟大的结果”,只是“相信普通的结果”即可。

强烈申明

本文仅我个人投资记录,文中任何操作或看法,均可能充满我个人的偏见和错误。文中提及的任何个股或基金,都有腰斩的风险。请坚持独立思考,万万不可依赖我的判断或行为作出买卖决策,切记切记!

#雪球星计划#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投资炼金季
$贵州茅台(SH600519)$ $腾讯控股(00700)$ $五粮液(SZ000858)$

全部讨论

01-30 21:59

谢谢阿攀哥分享。
另外阿攀哥我貌似在李利威股权架构群中看到你了

但只要企业的内在价值提升,这样的波动就终归是波动,不会造成本金的永久性损失

01-30 22:18

张坤